《能源服务doc》word版

《能源服务doc》word版

ID:23125943

大小:105.50 KB

页数:18页

时间:2018-11-04

《能源服务doc》word版_第1页
《能源服务doc》word版_第2页
《能源服务doc》word版_第3页
《能源服务doc》word版_第4页
《能源服务doc》word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能源服务doc》word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能源服务能源服务的缘起       1、改善环境的迫切需要       世界能源消费以油气为主,1998年煤炭只占26.2%。而中国能源消费以煤炭为主,1998年煤炭占72.9%;1995年中国煤炭消费量占世界煤炭消费量的29%。1995年中国煤炭燃烧污染排放占总排放量的比重:SO2-90%,NOX-60%,CO2-85%。1998年中国发电用煤占全国煤炭消费量的42%;发电SO2排放量占全国排放量的40%;发电用煤灰分高,是烟尘一大污染源。作为一个CO2高排放国家,我国温室气体排放量占全球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比重,已由建国初

2、的1.4%上升到1997年的13%;而且在所有CO2高排放国家中,只有我国最有可能保持较高的经济增长速度进入21世纪,未来我国的能源消耗预计将有较大幅度的增长,这意味着未来我国将排放更多的温室气体,预计的年排放增长率为5%。环境压力加重。因此,我国从提高能效着手促进环保的工作对全球环境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长期以来受到我国政府有关部门和国际社团的高度关注和重视。       2、提高能效的迫切需要       我国人口占世界21%,能源消费量只占世界的10%,人均能源消耗只有发达国家的1/10,探明的能源储量也很有限,势将成为

3、国民经济的制约因素。尽管我国80年代和90年代初的节能工作曾经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显着成就,但由于我国特殊的历史原因和以煤炭为主要能源的资源条件,目前我国的能源利用效率水平仍然比国际先进水平要落后约10个百分点,国内主要用能产品的单位产品能耗比发达国家高出25%~90%,加权平均高出40%左右。我国现有工业体系从整体上看仍然相当落后,先进的工业装备和民用设施只占很小的比重。我国80年代迅速增长的工业装备和民用设施,除少数属于引进或国内开发的具有80年代国际技术水平外,多数仍然采用陈旧的工艺技术,其能源效率明显低于国际水平。特别

4、是由于国内经济高速增长带来的需求刺激,我国低技术、低效率、高能耗的生产能力和民用设施仍在迅速增长。因此,无论是从现状还是未来发展的角度分析,我国都存在巨大的能源节约潜力。仅就技术节能潜力而言,我国能源利用效率每提高1个百分点,即可导致产生130亿元的直接经济效益。根据"九五"节能规划,我国近期具备4亿吨标准煤的节能潜力。       3、节能体制改革的需要       1992~1994年,我国政府在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全球环境基金(GEF)和世界银行的支持下,完成了"中国温室气体(GHG)排放控制问题与对策研究"

5、。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工业部门、商业部门和民用领域存在大量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环境效益也很好的节能项目有待普遍实施。但随着我国经济体制面向市场的过渡和转换,中央节能主管部门的行政管理职能趋于弱化,政府提供的节能专项资金十分有限;现存的大多数地方节能中心原来长期根据行政指令运作,不能很快适应新的经济形势,缺乏节能技术和服务商业化经营的经验,其节能业务处于瘫痪状态;原来三位一体的行政节能体系逐步失去了活力和效力,而新的以市场为导向的节能投资和激励机制尚没有形成和建立。我国原有的行政节能体系逐渐暴露出其缺陷和不足,与新的以市场为

6、导向的经济体制不相适应。       4、突破节能发展瓶颈的需要       近年来我国节能工作的进展比较缓慢,节能工作的进一步推进面临节能信息、技术引入成本、风险责任、投资等方面的多种障碍,致使我国上述大量技术可行、经济合理、环境效益也很好的节能项目难以得到普遍实施。当前我国面临的节能市场障碍主要包括:       1)节能投资十分短缺。国有企业由于实行短期承包责任制,大多数企业领导从企业的短期经济效益考虑,把主要注意力放在扩大生产和增加产品的市场份额上,对节能工作不够重视;大多数节能项目的规模和经济效益在企业经营中并不占

7、有重要地位,加上我国目前的能源价格和税收向能源消费者提供扭曲的经济信号,以及企业目前普遍存在的资金紧缺,致使大多数企业对节能投资缺乏积极性,节能项目的融资十分困难,节能的投资障碍十分明显。       2)节能信息障碍。目前的节能信息收集和传播机制存在严重缺陷,不能为企业提供权威的、实用的综合节能信息,特别是缺乏有关节能项目的成本/效益的经济和财务分析方面的信息。金融部门、私人投资者等潜在的节能投资方对节能项目的可赢利性不甚了解,节能市场和节能资金市场存在严重的信息脱节。       3)节能技术引入的成本障碍和风险责任障碍

8、。企业希望采用新型节能技术时,往往不愿承担与技术引进相关的隐性成本。另一方面,企业自身对节能项目进行投资时,存在较大的技术和财务风险。       5、实施需求侧管理的需要       需求侧管理是一种资源。从世界发展趋势看,提高能效的重点正在向需求侧转移。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就开始进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