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2972419
大小:48.50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8-11-02
《中考物理 声现象专题讲解》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第一讲 声现象一复习导航 1.主要概念和公式 (1)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声音可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传播,但是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一般不同,一般情况下,在固体中传播速度最快,液体中次之,空气中传播最慢,声速还与温度有关,即使在同一种介质中,在不同的温度条件下,声速也是不相同的.15℃时,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 (2)声音的三要素 响度表示声音的强弱,由声源振动的振幅决定;音调表示声音的高低,由声源振动的频率决定,声音的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音色由发声体的材料、结构决定,音色不同,声音的波形不同
2、. (3)噪声 噪声通常是指那些难听的、令人厌烦的声音,它的波形杂乱无章.从环保的角度看,凡是影响人们正常学习、工作和休息的声音,即“人们不需要的声音”,都属于噪声.例如,在休息时,即使是美妙的音乐也是噪声. 噪声轻则影响人的睡眠、休息、学习和工作,重则使人神经衰弱,甚至引起心脏病和高血压. 噪声的控制:控制噪声的声源(改变、减少或停止声源的振动);阻断噪声的传播(隔声、吸声如植树造林等);在人耳处减弱噪声(戴护耳器如耳罩、耳塞、头盔等). 2.基本物理方法 (1)科学推理法:课本在研究介质传播声音而设计的实验中,手机发出的声音开始通过空气传声效果好,空气
3、稀薄时传声效果差,推理到真空不能传播声音,这里的探究实验中合理应用了科学推理. (2)转换法:鼓面的振动同学们不容易观察到,实验中在鼓面上放些碎纸片,因此我们说因碎纸片在振动而推知鼓面在振动.这种将不容易直接观察的细微现象,通过某种方式转化成直观、形象的现象表现出来,这种转换思想也是常用的一种方法. 3.易错易混的问题 (1)认为振动都是人的肉眼能直接观察到的 不少同学只认识到明显的振动,即肉眼观察到的振动,如钢尺的振动、音叉的振动和音箱喇叭的振动等.说这些振动明显,其实是其振幅大,易于观察.但是也有很多振动,因为其振幅太小或时间短,不易被肉眼直接观察,如敲击
4、桌面时的振动、气球爆炸时的振动等,对这些振动可以根据其发出的声音的特点推断它的存在;朋友与你讲话交流,你并没有看到声带的振动,是因为你根本不可能看到声带的振动. (2)声音随声源停止振动而消失 用手按住音叉,音叉不振动了,声音没有了;用手按住锣面,锣面不振动了,声音也没有了.其实,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应理解为振动停止后,停止发出声波,而已传递出去的声波仍会在介质中传播.如人对着正前方的山崖(或高大的建筑物)喊一声,经过一段时间,还能听到被反射回来的声音;成语“余音绕梁”说的也是这个道理. (3)声音响度大,音调就高;音调高,响度也就大 在日常生活中,由于用字
5、表达不准确,“高”、“低”含义不是唯一的,有时指音调,有时指响度.例如,合唱时有人说“那么高的音,我唱不上去”,或“那么低的音我唱不出来”,这里的“高”、“低”指的是音调;而“引吭高歌”、“低声细语”里的“高”、“低”指的是响度.科学用语要求清楚明确、含义唯一.声音的“高”、“低”只用来描述音调,而音调由频率决定;声音的“大”、“小”只用来描述响度,而响度由振幅和距离发声体的远近决定.驴叫声和蚊子嗡嗡声相比较,驴叫声响度大,音调却低,而蚊子嗡嗡声响度小,音调却高. (5)有振动未必就一定有声音 不是所有的振动都会发出声音.主要原因有三点:一是有无声音是由人的听觉器
6、官——耳朵决定的,由于生理机制原因,人耳能听到的声波频率范围一般在20~20000Hz范围内,在此范围以外的声波——超声波和次声波,人耳是无法感觉得到的,也就是说听不到声音;二是声音靠介质传播,若在真空中振动铃,人耳是不会听到声音的;三是响度足以能引起人耳鼓膜的振动.以上分析换个角度说:人能听到声音需要同时满足四个条件,一是有声波到达人耳;二是人的听觉系统不出现故障;三是到达人耳的声波要达到一定的强度;四是声音的频率在某一范围内. 二考点聚集 1.命题趋势 近年来对声现象的考查主要集中在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怎样防治噪声、超声波(次声波)的应用、乐音的特征等
7、内容上,其中噪声污染、超声波及次声波是新课标考试的热点,值得关注. 在今后的中考中,考试的题目仍然会以基础性较强、难度不大的题目为主.环境保护等社会热点问题会集中体现在如何减弱(控制)、防治“噪声污染”等方面.如2006年江苏淮安的中考试题把城市高架道路的两侧设有透明板墙与防止噪声污染结合起来;实验探究题越来越受到命题专家的青睐,如2006年江苏南通第13题考查探究声音产生的条件而且把物理方法列入考试范围,比如控制变量法、实验观察法、转换法、推理法等;创新试题有所增加,创新思维和创新方法是人类进步的加速器,近两年来中考特别注重这一点,需要突破常规思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