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谈消费社会与自恋主义

简谈消费社会与自恋主义

ID:22953831

大小:72.50 KB

页数:21页

时间:2018-11-02

简谈消费社会与自恋主义_第1页
简谈消费社会与自恋主义_第2页
简谈消费社会与自恋主义_第3页
简谈消费社会与自恋主义_第4页
简谈消费社会与自恋主义_第5页
资源描述:

《简谈消费社会与自恋主义》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简谈消费社会与自恋主义消费社会与自恋主义论文导读:本论文是一篇关于消费社会与自恋主义的优秀论文范文,对正在写有关于消费论文的写有一定的参考和指导作用,论文费社会呈现出与早期资本主义社会截然不同的特征:一方面,消费活动推动了个体化;另一方面,资本主义早期勤勉与节俭的禁欲主义式新教伦理,被提倡享乐和即刻满足任何需求的消费伦理所取代。消费伦理与“个体化”的共谋,将个人主义推向了它的极端形式——追求享乐主义并高度关注自我的自恋主义文化。自恋主义所爆发的理由及其导致的后果对公共及私人领域双方均已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  关键

2、词:自恋主义;消费社会;克利斯多夫·拉什;大卫·理斯曼;“他人导向型”人格  02575833(2013)09006210  简介:朱伟珏,同济大学社会学系教授(上海200092)  从结构与制度层面关注现代人的存活境遇,揭示现代性引发的人的主体性缺失,以及由此伴随而来的种种人的异化现象是社会理论经久不衰的核心课题。从古典时期开始,社会学家们就达成了这样的共识,即人的特质、需求和动机在很大程度上是社会发展的产物(吉登斯语)。为此,马克思的“异化”理论、涂尔干的“失范”概念、韦伯的“理性的牢笼”、齐美尔的“文化悲剧

3、”等,分别从不同侧面对现代性导致的、普遍存在的人的主体性缺失现象进行了深入探讨。这些理论为从社会结构层面研究人的特质、意识以及精神结构提供了可能性,也为我们深刻理解资本主义制度下现代人精神异化现象提供了重要启迪。  本文试图从社会学角度探讨消费社会对个体的深刻影响,并将重点放在考察身处消费时代现代人的性格特征研究,及其揭示有别于资本主义早期“人的异化”特征的、产生于消费资本主义社会的新的异化现象。如同自人类社会形成以来,生产活动始终存在一样,消费也贯穿于人类历史变迁的所有时期。但尽管如此,不同社会依然呈现出不同的

4、消费特征。费瑟斯通(Featherstone,M.)指出,在西方,存在两种不同的消费文化。在一些社会中,为了维护并再生产稳定的身份系统,商品的自由交换与供应受到了明显限制。而在另一些社会中,商品的自由交换与供应表面不受任何限制,在这样的社会中,品味、独特的判断力、知识和文化资本便显得尤为重要①。前者存在于欧洲前现代后期,后者则出现于以二战后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发达社会。人们通常将这一社会称之为大众消费社会。  收稿日期:20130509  *本文系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布迪厄文化消费理论研究”(项目批准号:2

5、008JG008BSH904)的阶段性成果。  ①MikeFeatherstone,ConsumerCultureandPostmodernism,SAGEPublicationsLtd;2ndedition,2007,p.17.大众消费社会的来临,与工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20世纪中叶,以福特制为代表的大规模生产体系,使得商品价格不断走低。价格的下降,刺激了中产阶级的消费欲望,使消费需求大幅上升。旺盛的需求加速了资本积累,而资本的累积进一步推进了生产的机械化和合理化,商品以更快的速度被大量生产了

6、出来……最终导致生产过剩,商品泛滥,大众消费社会就此诞生。在大众消费时代,消费而非工作构成了人们生活的核心。鲍曼(ZygmuntBauman)曾经讲过,生产是集体的努力,而消费是完全个人、独立且最终是孤独的活动。不存在“集体消费”。消费者即使在消费过程中聚集在一起,但实际的消费活动还是保留了完全单独、个人经验的体验。グマンド?バウマン(ZygmuntBauman):『新しい貧困――労働、消費主義、ニュープア』,伊藤茂訳,東京,青木社2008年版,第620页。简言之,消费加速了个体化进程。  伴随着消费社会的来临,

7、出现了一种与推崇勤勉及禁欲主义的新教伦理截然不同的消费伦理,它推崇享乐主义价值观,提倡必须立刻满足任何需求。消费伦理和个体化进程的加速共同催生了一种享乐主义的个人主义文化——自恋主义。不过,尽管消费伦理推崇享乐并尽量满足个体的欲求,但其目的并非为了制造一种非理性的欲望文化。相反,它深深根植于消费“目标”及其合理性,旨在展现主体新型的、“理性”的社会化。一方面,消费革命及其享乐主义伦理加速了社会的原子化、渐渐掏空了根植于个体深层意识的社会信仰,并导致个体的非社会化。另一方面,通过大众媒介以及消费逻辑,个体又被重新社

8、会化了。只不过这是一种去压抑的、旨在多变的社会化。最终,个体虽然摆脱了罪恶感,却由于必须独自面对瞬息万变的世界而陷入焦虑与彷徨之中,体验到深深的冷漠与幻灭感[法]吉尔·利波维茨基:《空虚时代——论当代个人主义》,方仁杰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3页。。  一、“他人导向型”人格  在很大程度上,消费社会研究或消费文化研究就是对身处消费时代个体的研究。在这方面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