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2944807
大小:57.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11-02
《简论消费社会的符号盛宴、情欲想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简论消费社会的符号盛宴、情欲想象消费社会的符号盛宴、情欲想象论文导读:本论文是一篇关于消费社会的符号盛宴、情欲想象的优秀论文范文,对正在写有关于自己的论文的写有一定的参考和指导作用,消费社会的到来以物的丰盛、符号的琳琅满目为主要特征,符号正在区分我们的生活。品牌成为身份认同的重要标记,成为区分社会阶层的外部象征。如今,品牌已凌驾于商品之上,构成商品生产、营销和消费的重要内容。品牌是跟作用、快感等欲望紧密相联的那一部分,是去除商品的使用价值之外属于符号价值的部分。这一部分被美化为文化,譬如流行于男性世界的烟酒文化、车文化以及女性世界的化妆品
2、文化。对品牌的想象成为消费社会的主要想象,归根结底,这种想象曲径通幽地通向情欲,“它们把男性和女性,尤其是女性,变成性对象。它们遮蔽了真正的人,隐匿了自然的美,阻断了时间的历程,混淆了人生的阶段,在我们是谁、能够怎样、应该怎样这些理由上注入了虚假的价值观。”[1]在20世纪文学中曾因为革命的外衣闪闪发光,革命加爱情一度成为革命文学的主流叙事模式;市场经济条件下,这种模式被情欲加消费的叙事模式悄悄地取代了。 从这个作用上,《兄弟》是个有典型作用的文本。2005年,《兄弟》(上)出版之后,余华频频亮相媒体宣传新作;2006年,《兄弟》(下)
3、[2]出版,余华接着继续新一轮的自我宣传。这是自余华创作以来篇幅最大的长篇,里边隐藏着他的一个宏大的构想:试图将市场的权力与政治权力进行对比。在文革的“社会现实主义”中尚存的“兄弟”感情被“市场现实主义”无情地摧毁了。但是,在叙事过程中,自身的主体性也受到消费社会符码的召唤,符号生产者残酷地嘲笑作用创造者,“市场现实主义”的诱惑同样俘虏了创作主体。 在我看来,《兄弟》可以说是《许三观卖血记》与《活着》的和,它可以分解为许三观卖血的“卖”加上福贵身边上演的“死”,甚至连去上海治病的细节(《许三观卖血记》里是许一乐,而《兄弟》里是李光头的妈
4、妈)也如出一辙。福贵目睹了5位亲人(父母、妻子和孩子)的死亡,李光头亲历了三位(养父、母亲、“兄弟”宋钢),他根本没来得及拥有那么多亲人,他本人是在生父淹死后才出生,他早早因失恋而绝育,所以“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彻底地从“社会关系的总和”中解放出来。人的本质的孤独可谓余华自早期《现实一种》等作延续下来的主题,由于叙述时代背景发生了变化,《兄弟》的叙事面貌与《活着》和《许三观卖血记》截然不同。精简节制的叙事演变成重复罗嗦的话语繁殖,下部由无数惊悚的新闻、小道消息作为主要故事情节连缀而成。一旦脱离了“文革”这个暴力想象的故乡进入目迷五色的当下
5、,余华这位先锋作家的第一小提琴手同样曲不成调,他被消费时代的洪流挟持了,版税主题曲使他主动以消费叙事参与这个时代的大合唱。 作为身体的隐喻,血深深地与权力和市场相纠葛:血既可与革命相关、也可与市场相关。许三观的卖血内含被迫和无奈,而李光头兜售自己偷看林红屁股的经验意图非常主动。偷窥经验并非传统作用上的商品,它不具备任何使用价值,但李光头断裂的讲述方式激起了大家强烈的窥私欲望,他以悬念出卖毫无实质内容的偷看美女屁股的经验,使之获得交换价值,制造出不请他吃面、不听他讲述就落伍的感觉、就不配当男人的假象。李光头从自己的偷窥中本能地掌握了男人的
6、情欲想象,并无师自通地把握了当今时尚的生产方式,他的讲述提供娱乐,它勾起了欲望,以致许多人为了满足窥私癖付出了三鲜面的代价,而当时是个物质匮乏的时代,三鲜面是稀罕品,价格是阳春面的几倍。可见,14岁的李光头已经善于制造悬念和诱惑,“诱惑就是从话语中抽出作用并将作用从真理中转移出来。”[3]在诱惑中,能指与所指、使用价值与价格的那种深层的对应关系断裂了。《兄弟》的作用在于余华敏锐地感觉到叙述时代的变化,文本有意强化消费时代符号的价值,这也预示着即将来临的叙述行为的转变。 时光转回改革开放初期,高晓声笔下的陈奂生只能卖油绳,虽然他回到乡下后
7、,也将5元钱一夜的住宾馆的新鲜经验转化为谈资,但是他的谈资只是转变乡民对他的歧视,未曾获得任何可见的交换价值;在余华笔下,许三观以卖血换取了自己的妻子,建立自己的家庭,换取了孩子们的留城居住权乃至生命……;而年纪轻轻的李光头卖的不过是自己不合法的偷窥经验,可谓“空手套白狼”,他得到的是自己心愿的不断满足:饥饿年代他饱吃了56碗三鲜面换来了壮实的身体,他换得了小推车送母亲去乡下扫墓,他的变通让人嫉妒。陈奂生是活在一个传统的农业文明时代,他的生活模式是自给自足,他不过是赚自己的劳动所得,他的卖油绳完全符合马克思的商品理论——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价
8、格。许三观活在一个转折时代,他窥见了农业时代的末路和商业社会的降临,他用血换取进入城市的门票。最后一笔意味深长,他老了,卖血医院也不肯要了,于是号啕大哭,消费时代到底将他拒之门外。真正活在消费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