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新农村建设规划

--县新农村建设规划

ID:22921033

大小:90.00 KB

页数:19页

时间:2018-11-01

--县新农村建设规划_第1页
--县新农村建设规划_第2页
--县新农村建设规划_第3页
--县新农村建设规划_第4页
--县新农村建设规划_第5页
资源描述:

《--县新农村建设规划》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县新农村建设规划第一章概述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为动员和组织全县人民,凝聚各方面力量,齐心协力,团结奋斗,完成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各项任务,特制定《#县XX—2020年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一、规划依据**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的依据是:1、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2、**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H五规划;3、#县县情__包括基础设施现状、产业布局、资源分布特点及优势等。二、林概况林*位于四川省中部,东接林*,东北连**县,西北与**县接壤,西与**交界,南与林市为邻,幅员面积1289.00平方公里,全县辖20个镇,323个村,41个

2、居民委员会,4969个农业社,188793户,总人U743330人,其中农业人U609000人,是全国大型商品粮、优质瘦肉型猪、山羊、蚕茧、优质水果等农业商品生产基地县;也是省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县之O(一)地形地貌**地处荣威穹窿中部,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境内最高峰海拔902米,最低处海拔300米,地貌类型为低山区和丘陵区。其中:低山区面积为78平方公里,Jzj■全县总面积60.9%,丘陵区面积为04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39.1%。(二)气候特征**属亚热带季风暖湿区,具有温暖湿润,四季分明,冬暖春早,夏热秋凉,夏秋多雨,无霜期长,日照偏少,干旱频率大等特点。年均降水量100

3、3.毫米,年均气温17.8°C,平均日照时数1069.8小时,全年积温6006.°C。(三)水资源全县境内无大江大河,主要河流有四条:①**河,县内全长131公里,流域面积838平方公里,流经**市为釜溪河,在林县汇入沱江,在**汇入长江;②林河,县内长48.3公里,流域面积200平方公里,流经***汇入崐江,在**汇入长江;③林河,县内长39公里,流域面积100平方公里,流经#五皇洞汇入旭水,在**处汇入长江;④**河,县内长9公里,流域面积29平方公里,流经**汇入沱江,在**汇入长江。全县水资源总量47072万立方米,人均水资源量为634立方米,仅为全省人均值的1/4,

4、属贫水区。(四)土地资源全县土地幅员面积128900公顷,耕地面积3280公顷,占幅员面积的2.28%,其中田面积181公顷,土面积16729公顷,人均耕地0.0公顷。全县土壤母质由两个界三个系六个统七个组的岩石风化而成,土壤共划分为四个土类,十八个土属,七十三个土种,一百二十一个变种。丘陵区主要以灰棕紫泥土为主;低山区土壤主要以黄壤、冷沙黄泥为主,其次是矿子黄泥土及少量的老冲积黄泥土等。(五)森林资源全县自然环境多样,生态系统复杂,生物资源十分丰富,种类繁多。全县现有林业用地41096公顷,其中有林地38124公顷,森林覆盖率为29.6%。现有成片林木皆分布在西北低山区,以

5、乔木林为主,面积22200公顷,东南丘陵区森林稀少,多呈散生分布,且以经济林为主。全县乔木树种主要有马尾松、湿地松、墨两哥柏木、大头茶等,其中马尾松和湿地松占80%左右;灌木种类主要有蔷薇、黄荆、马桑、柃木等;地被植物主要有蕨类、禾草等。全县有野生动物234种,其中鸟类6种,爬行类11种,两栖类7种,龟类6种。(六)社会经济全县共辖20个镇,总人口74.33万人。其中:农业人口60.9万人,总劳动力32.万余人。XX年,全县实现国内生产总值63.46亿元,一、二、三产业比重为18:7:2,实现财政收入6.34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096元。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意义及基础条(一

6、)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历史任务当前,我县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到2020年要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时间紧迫,任务繁重,责任重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和难点在农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举措和根本途径。有利于解决农村长期积累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突破发展的瓶颈制约和体制障碍,加快现代农业建设,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全面进步。有利于启动农村市场,扩大内需,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有利于贯彻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提高占人口绝大多数农民的生活质量,创造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环

7、境。有利于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落实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实现社会公平、共同富裕,从根本上改变城乡二元结构,促进城乡协调发展。有利于全面推进农村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保持经济社会平衡发展,促进农村全面繁荣。(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从根本上破解“三农”问题的战略决策当前,我县“三农”工作还存在着一些突山的矛盾和问题,主要是:农民实际收入水平低,持续增收难度较大。农村社会保障水平较低,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还处于初级阶段,难以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公共服务需求。公共财政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