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2403860
大小:724.00 KB
页数:271页
时间:2018-10-29
《牟宗三:齐物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莊子〈齊物論〉講演錄牟宗三先生主講:牟宗三先生 出處:鵝湖雜誌319期~332期【說明】1987年2月至4月,牟宗三先生講授〈齊物論〉於香港新亞研究所。由其學生盧雪崑根據錄音帶整理記錄而成文。全文共分十五個講次,刊於鵝湖雜誌連載。今由盧雪崑女士據錄音整理,楊祖漢先生做最後的校訂。全文則詳載於鵝湖雜誌319期~332期(2002/01~2003/02)。第一講中國人以前講古典文獻是用老的方式講,我們現在講文獻需要用概念的方式講,要抓住每個概念,明確的了解它。譬如,你要超越地瞭解《道德經》頭章,把它的義理講出來,用老的講文獻的方法
2、表達不出來的。大體能表達一點,但很鬆的。老的講法是指點性的方式、啟發性的方式。你用這種方法講,現代人不懂的。依照〈齊物論〉、是非、善惡、美醜、一切比較性的、相對性的、價值性的判斷都要平齊。這是一個抽象的說法,中國人很少用抽象的詞語,而喜歡用具體的詞語。〈齊物論〉用的是具體的詞語。用現代人的詞語講,美醜是美學、善惡是道德、是非是知識論。籠統地說「是非」,不對著善惡講,那麼,這個「是非」就是知識上的。我們講「真、善、美」三個概念,這是一個綱領。「真」就是知識上的,講「是非」。中國人以前言「是非」,大體就著道德上的是非講,那個「是非
3、」是應當、不應當的問題。現在,道德上的是非以善惡來表示。是非、善惡、美醜,是相對性的價值的判斷,莊子在兩千多年前就會思考這個問題。莊子提出平齊是非、善惡、美醜,但直至現在還是不能平齊。那麼,我們不採取莊子的平齊的方法,我們在人類理性的範圍內怎樣能找出一定的比較性的真理呢?莊子在〈齊物論〉這篇文章裡採取一種超越的智慧的立場來平齊,凌空地把世間的種種爭吵化掉,化掉相對的爭辯。智慧需要凌虛的態度,超越就是凌虛。以超越的智慧看,是非、善惡、美醜都沒有一定的道理,這不是採取內在的立場。「凌虛」是我們生活上體會的用語,專門的詞語就是“tr
4、anscendental”(超越的)。「超越的」就從這個地方瞭解,就是凌空一點。智慧與知識不同,智慧就是凌虛。莊子採用凌虛的智慧立場平齊是非、善惡,這種態度高一層,而且是智慧的,不是一套一套的概念系統。概念系統是知識。莊子採取的是一種凌虛的智慧的態度,現代人並不採取這種態度,乃是採用內在的(immanent)一套theoreticalsystem,持著這種態度來辯。「內在的」(immanent)對著「超越的」講。「內在」就是內在於系統裡面;「超越的」就是凌空的,不落在世間的某種立場。譬如說,你站在基督教的立場,我站在佛教的立場
5、,我就與你爭辯,這種態度叫做內在的理論性的系統的立場,莊子不採取這種立場,乃是採用超越的凌空智慧的立場。照莊子看,凡是系統都是固執的,你所固執的那些系統都沒有甚麼價值。現代人採用內在的系統的思辯,基督教、佛教、儒家、墨家、……,乃是一套套內在的系統性的原則,現代人大體不能瞭解莊子的態度,莊子這種態度很高,他不是內在的系統性爭辯,他是用超越的智慧來看,來觀照。這很難瞭解的。我們暫時撇開莊子的立場,站在系統性的爭辯的立場來看,我們怎麼樣找出一定的道理呢?有沒有一定的道理呢?假定沒有一定的,那就是現代人主張的,只有各人的偏見。但是,
6、世間的道理確實是有一定的。假如道德是偏見的話,自由世界與極權世界的爭辯就沒有道理。站在內在的系統性的論辯的立場講也可以講出一定的道理來,不過要慢慢來,不能採取莊子那種態度。哲學家的思辨不是凌空的一句話所能表示的。講學問是內在的系統性的原則。康德的純粹理性批判就是採取內在的系統性立場講出一定的道理來。這要真正負責任的哲學家才行。不要亂發議論。所以,學問還是可以講,講學問就是要站在內在的系統性的爭辯的立場講出一定的道理來。要不然我們講學問幹甚麼呢?能講學問才能講教育。假定說沒有一定的道理,每一個人都是發表自己的偏見。那麼,教育的目
7、的是甚麼呢?難道教育是教人以偏見嗎?這話不通嘛。尼采、盧梭、沙特這一類思想家可以出精彩,嚴格講不能算是哲學家,只能說是思想家。康德站在系統性的立場講出一定的道理,他把人類理性牽涉到每一個範圍仔細地衡量。人類理性牽涉到的最大範圍就是真、美、善。真就是知識;善就是道德;美就是美學的問題。道德就牽涉到宗教。人類理性所牽涉到的就不過這三個範圍。儘管社會上千變萬化,還是離不開真、美、善的問題。那麼,真、美、善當然不是偏見。真、美、善的問題可以出現偏見,有偏見就可以討論,通過討論得到一定的道理。一步一步的,到最後達致一定的道理,雖然你還是
8、可以不相信。我們這個時代就是最容易起爭辯的時代,相對價值論盛行,是非、善惡、美醜都在爭辯中。你要想討論這些問題,兩種態度都需要,既需要內在的理論性的系統的態度,也需要莊子這種凌虛的智慧的立場。因為理論系統也要靠有一種見識,識見就是智慧。理論性系統的爭辯要靠有識見,有識見才能見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