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2305287
大小:54.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0-28
《“伪探究题”产生的原因及解决办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伪探究题”产生的原因及解决办法何源黄玉慧郝倩文学类文本阅读是高考语文考查学生探究能力的主阵地,然而近3年来却一直存在“伪探究题”的情况2012—2014年文学类文本阅读中共有43道探究题,其中“伪探究题”20道,占46.5%),不能真正地考查学生的探究能力。为什么会产生“伪探究题”呢?解决的办法是什么?这些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以近3年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探究题为研究对象来探讨上述问题。一、“伪探究题”产生的原因《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课程标准实验版)》明确指出:“探究能力是指对某些问题进行探讨,有见解、有发现、有创新,是在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的基础上发展
2、了的能力层级。”考试大纲对文学类文本阅读探究能力的具体要求是,能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探讨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根据探究能力的内涵,我们可以知道,“真探究题”是能够真正考查学生能否对该问题提出自己独到见解、创新观点的题目。而“伪探究题”则与之相反,是不能真正考查学生能否对该问题提出自己独到见解、创新观点的题目,只具探究之名,不具探究之实。我们对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中的20道“伪探究题”[2012年浙江卷第15题、江苏卷第14题、湖北卷第19题、安徽卷第14题第(1)题,2013年全国新课标I卷第11题第(
3、4)题、全国新课标II卷第11题第(4)题、北京卷第20题、山东卷第六题第(一)题第22题、湖南卷第16题、安徽卷第14题、福建卷第15题、江苏卷第14题,2014年全国新课标I卷第1l题第(4)题、全国大纲卷第14题、重庆卷第18题、湖北卷第19题、安徽卷第14题、福建卷第15题、江苏卷第15题、上海卷第12题]进行梳理后,发现这20道题有一个共性,都是针对文本本身内部的问题在发问。这样的问题并不一定就不具有可探究性,决定其是否具有可探究性的根本因素是文本本身是否具有多元解读的空间。如果文本本身在相关问题上具有多元解读的空间,那么针对文本本身设置的问题也就具有可探究性
4、,能够真正地考查学生的探究能力。假如命题人让学生探究小说《项链》的主旨是什么,那这就是一道“真探究题”,因为《项链》的主旨存在多元解渎的空间,学生可以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和创新的观点。而这20道题所依据的文本本身在相关问题上并不存在多元解读的空间。如2013年北京卷的探究题:有评论者曾用“一切景语皆情语”来概括本文带给读者的艺术感受。请谈谈你对“一切景语皆情语”的理解,并结合本文进行具体阐述。命题人实际上是认可了评论者的看法,认为文本体现了“一切景语皆情语”的艺术特点,然后让学生结合文本阐述对“一切景语皆情语”的理解一表面上看,这道题是想考查学生“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
5、创意的解读”的探究能力。可是由于文本在这个问题上并不存在多元解读的空间,所以学生的答案如出一辙,没有独到性和创新性可言。这样一来,“谈谈你的理解”的考查探究能力的命题意图就落空了。下面即是学生千篇一律的理解:学生1:我认为“一切景语皆情语”是因为融情于景,将所表达的情感寄托于景物之中,因而景物也有了性格情感,从而传递给读者,使人感同身受……学生2:我对这句话的理解是:所有看到的景象皆源于内心深处的情感,客观景物带上了的主观色彩,从而带给读者独特的艺术感受。国学大师王国维云:“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也。”说的便是这个道理……学生3:我认为,作家在赏景之时内心是充盈着情
6、感的,而一旦这情感与景物想通,便会在绘景之时不经意地把景物赋予他内心的情感,景物便有情了……二、“伪探究题”的解决办法通过考察近3年的23道“真探究题”(2012年全国新课标卷第11题第(4)题、天津卷第20题、四川卷第17题、辽宁卷第11题第(4)题、江西卷第18题、湖南卷第18题、北京卷第19题、安徽卷第14题第(2)题,2013年天津卷第20题、山东卷第六题第(二)题第22题、重庆卷第17、18题、辽宁卷第11题第(4)题、浙江卷第15题、四川卷第18题,2014年全国新课标II卷第11题第(4)题、天津卷第19题、湖南卷第18题、安徽卷第13题、四川卷第18题、
7、北京卷第21题、山东卷第22题、辽宁卷第11题第(4)题],我们发现针对“伪探究题”可以有两个解决办法。第一,如果针对文本本身的问题发问,那么文本在相关问题上要具有多元解读的空间。如2012年的全国新课标卷、四川卷、北京卷、安徽卷,2013年的天津卷、重庆卷(第18题)、辽宁卷,2014年的全国新课标II卷、天津卷、安徽卷。探究能力的内涵实际上对命题人所设置的某些问题提出了潜在的隐性要求,就是这些问题本身要具有可探究性。文本本身在相关问题上具有多元解读的空间,就成为命题人针对文本本身提出的问题具有可探究性的前提条件。只有这样,学生才可能提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