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农村经济发展与农民生活条件改善的矛盾

新时期农村经济发展与农民生活条件改善的矛盾

ID:22122229

大小:72.5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10-27

新时期农村经济发展与农民生活条件改善的矛盾_第1页
新时期农村经济发展与农民生活条件改善的矛盾_第2页
新时期农村经济发展与农民生活条件改善的矛盾_第3页
新时期农村经济发展与农民生活条件改善的矛盾_第4页
新时期农村经济发展与农民生活条件改善的矛盾_第5页
资源描述:

《新时期农村经济发展与农民生活条件改善的矛盾》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新时期农村经济发展与农民生活条件改善的矛盾内容提要:农业是国民经济的第一产业,是工业和其他产业的经济基础,实现农业现代化对于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村条件、促进农业发展,对于增强国民经济的基础实现全面的小康社会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随着全球化的推进,贫富差距逐渐拉大,持续贫困问题也未能找到良方解决,摆在我们面前的任务还很重。特别是当前我国农业的发展受诸多因素的严重制约,农民的生活境况并没有从跟上得到改善。“三农”问题仍然是困扰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难题,而政府在农业建设上的主导作用发挥得还不够,农户和政府的互动局面还没有形成。因此,在如何在发展经济的同时真正实现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

2、就成了带动农民与政府协调互动,促进农业现代化的关键。关键字:全球化贫富差距拉大农业现代化城市化“三农”问题分散供养经济结构调整“以人为本”上个世纪中后期以来的全球化的一个重要贡献是大幅降低了贫困人口数量,显著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贸易与自由市场在全球范围内的发展极大地推动了经济的发展,而经济发展是解决贫困问题最有力的武器。东亚过去60年的发展奇迹与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快速发展都证实了这一点,中国在过去的25年已经使4亿人口脱离了贫困。但是我们必须承认,贫富差距与持续贫困问题不仅仅都是因为没有把握经济全球化的机遇,这些问题往往都与国家的自身经济状况密切相关。加入WT0以后,中国经

3、济发展最显著的特征就是从农村社会向城市社会、从农业经济向城镇经济的转型,在今后10、30、50年后,城镇人口和就业劳动力的比例分别会提高为50%、70%,90°%。这一进程中,必将带来经济、社会和文化各方面的变迁。与此同时,土地的利用结构、利用方式或是使用者方面,也将会产生巨大的变化。这种种冲突,无论是农村集体土地与城市国有土地的冲突、城市开发用地与保障粮食的基本耕地,以及地方政府、开发商与农民之间的博弈,都将或已经伴随城市化、工业化的全过程。为了更好地实现我国的工业化的目标,同时也充分考虑到农业发展对其他行业进步的拉动作用,重视农业的现代化的实现己经成了重中之重。但是,当前

4、农业的发展受诸多因素的严重制约。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村条件、促进传统农业向产业化、标准化、信息化方向转变,都是实现农业现代化需要解决的问题。随着近几年的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城市化的进一步推进,城乡的收入差距进一步拉大。农民的生活境况令人担忧。从经济角度上来看,农业是一个弱质产业,无论从其国内产业间的比较利益上,还是从出口创汇的能力和效率上讲,农业都不是一个理想的支持和保护对象,但是,农业是一个特殊的产业,其产品也是一种特殊的产品。原因就在于:我们可以不要豪华的私人住宅,小轿车,也可以不消费高档的家用电器,但是我们没有一天能够缺少了对于食品的消费,而且这种消费在数量上

5、的需求呈典型的刚性特征。一、“三农问题”是当前经济工作中的重中之重近年以来,“三农问题”被提高到“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三农工作被强调为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于是,社会各界便纷纷热炒“三农问题”。而这个问题并不是近几年才被经济学界注意到的,十多年前就己经有了广泛的讨论和相关政策研究。1989-1991年出现了改革开放以来的首次农民收入连续3年增长速度为负数的情况。粮食不是歉收就是卖不出去,大量的农业用地被征用,或是兴建工厂,住宅,可用的农田越来越少,加之长期以来的大量施用化肥,导致的农业大规模减产,农民的生活景况堪忧。中国是个农业大国,“10亿人给1亿人搞饭吃”,如果这10亿人

6、连自己得温饱问题都解决不了了,那么社会就会动荡不安,经济发展更是无从谈起了。1985年农村政策部门提出的开通城乡的建议没有条件实行。1988年价格改革失利、通货膨胀发生,1989年搞“关停并转”导致城市“三角债”、经济下滑,在这样的红光变化影响下农民收入的增长速度开始连续3年下降,这是改革开放以后第一次出现的负增长现象。从90年代以来,随着农村问题不断烟花,有关部门的认识在不断的深化,也有好的研究思路和具体做法。由于1996年粮价继续提高、一再刺激粮食高产,因此,当年粮食产量提前4年实现了2000年的粮食产量目标。从当时的情况来看,以粮食为主的农业却是提高了,以粮为纲的感觉似

7、乎又回来了。但结果又如何呢?由于人口并没有随着粮食产量而增长上去,也就是说,消费并为增长上去。简单的说就是:有了2000年的粮食的产量,而没有2000年的人口,因出现过剩就是必然的了。1997年以后粮食果然积压,重现了1984年粮食大规模增产后出现的卖粮难的问题。所以,农民收入增长速度又连续下降,农业农村的矛盾重新开始凸现出来。1993年税收制度改革与粮食制度改革相结合的办法本来就是基层创造的,很有“中国特色”:在免除农民水费的同时,一亩地交一百斤粮。由于基本上防止了“跑冒滴漏”,把这些粮食折算成现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