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2095028
大小:30.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0-27
《从孔子的循循善诱中追探教师应具备的素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从孔子的循循善诱中追探教师应具备的素养从孔子的循循善诱中追探教师应具备的素养从孔子的循循善诱中追探教师应具备的素养从孔子的循循善诱中追探教师应具备的素养从孔子的循循善诱中追探教师应具备的素养中国论文联盟编辑。【摘要】孔子的循循然善诱人,体现了教学的艺术之境。循循是有步骤、有顺序、由浅入深的状貌,它体现的是教育的智慧。循循善诱不仅需要教师知识渊博和具有教育机智,同时也体现了一种深层的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以及师生之间心理沟通和心理相容等等。【关键词】循循善诱;平等民主;心理沟通在课程改革的第五个年头
2、,温家宝总理多次倡导启发式教学,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深深思索。启发式教学源自孔夫子,已有定论。启发式教学之所以历久而弥新,是因为符合认知规律。孔子是我国古代启发式教学的首创者,也是世界教育史上启发式教学的创始人。孔子认为,学习知识是学生独立思考的过程,因此孔子是注入式教学最早的反对者,也是最坚决的反对者。孔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这里包含着三层意思:一是学生“心求通而未得”的时候,也就是学生有了求知欲并遇到思维障碍时,老师才予开导;二是学生“口欲言而未能”时,也就是学生有
3、了表达的欲望,并不懂得如何表达,老师才予提示;三是学生要能举一反三,运用知识,把学到的知识具体化,老师再教学新知识。 一、教师实行启发式教学的应具备的能力分析一是要循循善诱。在这一教学方法中,孔子最主要的方法是“能近取譬”和“举善而教不能”。“能近取譬”就是通过旁征博引,由远及近,由浅入深,使人易于理解,乃至引人入胜。“举善而教不能”则类似于我们今天的树标兵、典型示范,以诱导学生,引导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两种方法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正如颜渊所说“夫子循循善诱,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比如,子
4、路问孔子什么是君子,孔子根据子路的性格特点,先后答以“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使子路逐步认识到君子的全面内涵,首先是“修身敬业”,其次是“使统治者安乐”,然后是“使老百姓安乐”。循循善诱,绝不是刻板教条,现代教学理论中的“利用学生最近发展区”,也是循循善诱。二是要培养质疑能力。《论语》中记载:“吾有知乎?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扣其两端不竭焉”就是说孔子在遇到有人问他问题时,他并不立即表示自己知道得很多,马上能说出一大套,而是首先从问题的疑难出发,让问者把自己的意
5、见说出,然后就问题正反方面加以反诘,弄清问题的性质和内容,最后让问者觉得必然有一个合理的答案,从而很自然地引出结论。这种富有启发性的谈话,便于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钻研能力,这对培养人才非常有效。孔子在谈到自己的教学时说,“不曰‘如之何,如之何’者,吾未如之也已矣”意思是对一个遇事不问怎么样的人,他也不知怎么办了。可见,有问题意识是很重要的。 三是要要引导学生深入学习和思考。在这一教学环节中,孔子着重了对学生启发的背景和时机。孔子一贯支持学生积极思考,并认为求学应该有追求真理、渴望未知的执著精
6、神。启发也要看学生探索未知到了什么状态,不要随意启发。孔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朱熹老先生对“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作了注解:愤者求心通而未得,愤则以用力于思,故可启以开其意;悱者口欲言而未能,即已得其大意而未能发表,故可发以达其辞。根据朱熹注解大意,我们可以看出孔子对启发学生的技巧达到的极高的水平,令我们赞叹不已。孔子的“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是指当学生对某一问题还没有一定的基础或要求时,就不宜启发,因为这时学生的基础知识和经验还不足,坚持启发就会有不良
7、的效果发生。总之,教师在启发学生时要照顾到学生理解能力的大小、学习知识的自觉性和积极程度。 启发是有条件的,就事论事,照本宣科,是谈不上启发性的。只有当教师对教材有深刻、独到的见解,并对自己要讲的一切都烂熟于心,确信无疑,“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他在课堂上才拥有可供发挥能动性的自由度,真正做到游刃有余、指点有方、循循善诱,从而使课堂教学散发出磁性和魅力。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启发。启发的最高境界是以灵性启迪悟性。富有灵气的教师善于激疑布惑,诱导学生向着未知领域探幽发微,把学
8、生带进“山穷水尽疑无路”的困境,然后或抛砖引玉,或画龙点睛,或点拨指示,或目示点头,或取喻明理,使学生对问题心神领会,如入幽微之境,突见柳暗花明,豁然开朗。 1.教师要具备广博的知识。广博者,知识广阔博大也。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说:“教师所知道的东西,就应当比他在课堂上要讲的东西多十倍,以便能够应付自如地掌握教材,到了课堂上,能从大量的事实中选出最重要的来讲。”“在你的科学知识的海洋里,你所教给学生的教科书里的那点基础知识,应当是沧海一粟”。的确,教师不仅应该是他那一门学科领域的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