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1961300
大小:50.14 KB
页数:29页
时间:2018-10-25
《自学考试00277行政管理学重点复习资料(最新整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行政管理学》总复习提纲第一章 概 述第一节 行政管理学的学科性质与研究对象1. 行政管理学中最基本、最核心的概念是:行政管理。(单选)2. 西方学术传统对“行政”的解释。·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所著《政治学》一书中,把当时城邦的职能划分为:议事、行政和审判三种职能。·洛克在《政府论》中,首次将政府(国家)权力分为:①立法权、②行政权、③外交权。(多选)·提出著名的“三权分立”或称“分权制衡”原则的是:孟德斯鸠。(单选)·与政治相对应的“行政”指的是:国家意志的执行。 (单选)·美国政治学家威尔逊、古德诺主张研究行政学的起点是:行政与政治分的分离。(单选)3. 简述行政管理的特点。(简答)(1)行政管理的主体是政府行政机关(2)行政管理的对象包括社会公共事务和政府内部事务(3)行政管理必须依法进行,是一种执行性活动· 一种管理活动是不是行政管理,首先应看其:管理主体。(单选)4. 行政管理学的学科性质是:多学科的综合应用科学。(单选)5. 行政管理学的研究对象包括:①行政机关对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②行政机关对其内部事务的管理。(多选)第二节 行政管理学的产生与发展 1. 行政管理学的产生。·最早使用“行政学”一词是:史坦因。(单选) ·“行政学”一词,最早是徳国学者史坦因提出来的,当时主要是指:行政法学。(单选)·行政管理学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学科,产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单选)·行政管理学的创始人是:威尔逊。《行政学研究》在世界范围内开创了行政管理学学术研究的先例(单选)怀特:第一次建立了较为系统的行政管理学理论的大学教科书《行政学导学》,把复杂的行政要素归纳为组织原理、人事行政、财务行政、行政法规四大部分。 2. 简述行政管理学产生的历史必然性。(简答)(1)从理论上看,西方行政管理学的产生既是西方政治学发展的一个必然结果,也是西方管理学兴起的理论产物。(2)从实践上看,行政学从政治学中分离出来,是行政实践从政治实践中分离的结果;同时,也是由于西方行政实践发展的需要。3. 西方行政管理学的发展。当代西方行政管理学的发展大致经过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9世纪末20世纪初至20世纪30年代。 1. 19世纪末至20世纪30年代,在行政管理学发展历史中具有代表性的理论学派主要有:①官僚制组织理论、②科学管理理论。(多选)·科学管理理论的创始人是:泰罗。(单选)· 美国学者泰罗提出的著名管理理论是:科学管理理论。 (单选)·法国法约尔是管理过程理论的创始人,提出著名理论:管理过程理论。(单选)·认为管理有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五大基本功能的是:法约尔。(单选)·“官僚制组织理论”的提出者是:韦伯。(单选) ·为传统行政组织理论奠定基础的是:官僚制理论。(单选)第二阶段:20世纪40年代至70年代。 1. 20世纪40年代至70年代,西方行政管理学中具有代表性的理论主要有:①行为科学学派②决策理论学派、③系统理论学派。(多选)2. 行为科学学派。·早期行政管理学研究的逻辑起点是:“经济人”假设。亚当斯密以“经济人”假设理论基础,提出“自私的动机,私有的企业,竞争的市场”的自由经济制度三要素(单选) ·梅奥的“霍桑实验”提出了:“社会人”的假设。进而建立了行为科学的管理学说:人不仅仅具有物质方面的需求,还有多方面的其他需求(单选)3. 决策理论学派。·“有限理性决策理论”的代表是:西蒙(单选) ·西蒙认为,整个行政管理过程的中心是:决策。(单选) ·开创了行政决策理论研究先河的是:西蒙的《行政行为》。(单选) ·林德布洛姆的决策理论被人们称为:渐进决策理论。(单选) ·综视决策理论的代表人是:埃佐尼。(单选) 4. 系统理论学派。·系统学派的代表理论有:①行政生态理论、②权变理论。(多选) ·“权变理论”的代表人物:卡斯特。(单选)第三阶段:20世纪80年代以后。1. 20世纪90年代以来,西方国家占主导地位的行政管理学理论有:①新公共管理理论②政府治理理论③后现代公共行政理论(多选)2. 新公共管理理论的主要内容:①反对低效和浪费,实行私有化;②将企业管理方法引入政府管理;③在行政管理中引入竞争机制;④在公共服务中坚持顾客导向:⑤政府应提供回应性服务。(多选)3. 后现代公共行政理论的核心概念是:公共能量场。(单选)4. 20世纪80年代以来,行政管理理论的共同特征是:崇尚市场力量、市场作用、市场机制。(单选)第三节 研究和学习行政管理学的方法与意义1. 研究和学习行政管理学的根本方法是:理论联系实际。(单选)2. 研究和学习行政管理学的具体方法是:①规范方法、②经验方法、③案例方法、④比较方法。(多选)·强调在研究过程中只注重对事实的描述,而回避事实背后的规律的研究方法是:经验方法。(单选)·主要注重个别事例特殊性研究的方法是:案例方法。(单选)·20世纪40年代以前,在行政管理学研究中占主导地位的方法是:规范方法(单选)第二章 行政环境第一节 行政环境的特点与类型。1. 行政环境的内涵:①行政环境是针对具体行政系统而存在的。②行政环境通过边界与行政系统相区分。③行政环境的关键属性在于能够对行政系统的存在、运行与发展产生影响。 ④行政环境因素既包括有形的事物,也包括无形的情势。(多选)2. 行政环境的基本属性有:①复杂性。②相关性与综合性。③层次性。④动态性。(多选)3. 行政环境的类型。(1)行政环境的基本类型有:①自然行政环境、②人造行政环境。(多选) ·人造行政环境即通常所说的:社会环境。(单选)·与行政系统的产生与发展过程关系最为密切、影响最为直接的行政环境是:社会环境。(单选)·根据各种因素的作用领域不同,人们通常把人造环境因素细分为:①经济环境、②政治环境、③文化环境。(多选)·能够对行政系统策略层次的存在与运行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的行政环境是:宏观行政环境。(单选)·对特定行政系统的战略性、长期性与全局性存在与运行产生根本性影响的各种环境因素集合,指的是:宏观行政环境。(单选)· 对行政行为的影响最真实、直接和实在的行政环境是:微观行政环境。(单选)4. 行政生态模式。·首先提出行政环境问题并予以研究的学者是:高斯。最早把行政问题与外部环境联系起来研究(单选)·真正使行政生态研究成为一门系统的行政学分支学科并使其在学术界占有一席之地的:雷格斯。(单选)5. 雷格斯《行政生态学》“融合-菱柱-衍射”三种行政模式,对各国社会环境进行分类的标准是社会分工与专业化发展程度。①农业社会——融合型行政模式。 ②过渡型社会(受限市场模式)—棱柱型行政模式。 ③工业社会—衍射型行政模式。·受限市场模式的提出者是雷格斯。(单选)·过渡型社会在社会结构上的主要特性有:①形式主义、②异质性。③重叠性。(多选)6. 简述过渡型社会行政行为的特性。(多选)(简答)(1)行政行为已出现专业化分工趋势,但又未能有效实现完全的真正的专业化分工。(2)专业化的行政机构已设立,但不能正常运作。 (3)正式建立起来的行政制度,形同虚设。第二节 经济环境及其对行政管理的影响。1. 行政系统的经济环境基本构成要素包括:①经济力量、②社会经济结构、③经济体制、④科技发展水平。(多选)·从根本上制约着行政规模,体制结构与运行方式等基本因素是:经济力量2. 经济力量 ·人类社会最基本的社会活动是:经济活动。(单选)·从根本上制约行政系统的规模、体制结构与运行方式等的经济因素是:经济力量。(单选)3. 社会经济结构对行政管理的影响。(简答)(1)社会经济结构实质上体现为一个社会的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属于经济基础,它必然对作为上层建筑主要成分之一的行政系统产生基本性影响和制约作用。(2)社会经济结构包括国有经济比重,国有经济比重高,行政职能就越广,政府干预社会经济生活的频率就越高。(3)社会经济结构还包括社会分工与专业化发展程度,一般来说,社会分工与专业化发展程度高,行政效率就越高。·雷格斯对各国社会环境进行分类的标准是:社会分工与专业化发展程度。(单选)4. 经济体制·经济体制的核心是:社会资源调配机制。(单选)·经济体制直接影响行政系统的:①职能范围、②运行力式、③运行手段。(多选)5. 科技发展水平·被邓小平称为“第一生产力”的是:科学技术。(单选)6. 我国现行经济环境。 ·“受限市场模式”的提出者是:雷格斯。(单选)·雷格斯认为过渡型社会的市场体制类型是:受限市场模式。(单选)·“受限市场模式”的特点是:价格的不可决。(单选)·“受限市场模式”在我国主要表现为:①价格双轨制。②全国市场的分割性。(多选)(简答)第三节 政治环境及其对行政管理的影响。1. 对行政系统影响最为明显最为重要的政治环境因素主要包括:①国家政权组织形式及运行状况、②政党制度、③社会团体发达程度、④社会流通性。(多选)2. 国家政权组织形式与实际运行状况。·直接决定行政系统在整个国家公共权力体系中地位的是:国家政权组织形式。(单选)·实行联邦制的国家是:美国。(单选)3. 简述政党组织影响行政系统的主要途径。(简答)(1)政党通过自身的利益表达与利益综合功能,为行政系统提供有关社会民众的政治要求,为行政系统的决策与管理活动提供依据。(2)政党运用自身所具有的政治社会化功能,在政府与社会之间建立起一座重要的桥梁,把行政系统的相关信息反馈给政策制定者和政策对象双方。 (3)通过成为执政党,使自己的政治主张通过政府得以实现。·政党制度及其对行政管理的影响:①是现实中的政党政治格局及其运行情况②是指经通由法律规定或实际行成的,有关政党的社会政治地位、作用,尤其是执政与参政的方式、方法与程序等方面的制度性规范体系。4. 社会团体与社会流通性的发达程度。·雷格斯认为,社会组织可以分为:①基于血缘关系而结成的自然团体、②以利益关系为纽带而结成的社会团体。(多选)·在现代社会里,对行政系统影响作用相对较大的团体是:社会团体。(单选)·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单选)5.我国现行政治环境的基本特点及其对行政管理的影响:1、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及其对行政管理的影响;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及其对行政管理的影响;3、迅猛成长的社会团体组织及其对行政管理的影响。第四节 文化环境及其对行政管理的影响。1. 行政系统的文化环境因素可以划分为:①行政价值文化、②行政功能文化、③行政运行文化、④行政公共关系文化。(多选)·行政公共关系文化又称为:政民关系观·行政功能文化有两种代表性的文化观念:①全能普化型行政功能文化②有限分工型行政功能文化•有限分工型行政功能文化内容有:1.政府只是社会分工中的一个部门,其功能是有限的2.政府各个部门只能行使特定的权力,承担特定的责任3.政府各个部门和行政人员分工明确,责任明确。2. 我国现行行政文化环境的基本特点。(简答)(1)管制型行政总体价值观向服务型行政总体价值观的转变。 (2)全能普化型行政功能文化向有限分工型行政功能文化的转变。(3)自律本位型行政运行文化向法律本位型行政运行文化的转变。(4)依附服从型行政公共关系文化向自主参与型行政公共关系文化的转变。 第三章 行政权力第一节 行政权力的产生及其来源。·行政权力最早萌芽于原始社会的管理权。(单选)1. 从权力特性看,权力可分为:①本原性权力、②从属性权力。(多选)2. 在现代社会,行政权力是一种:①公共性权力、②从属性权力、③政治性权力。(多选)3. 行政权力的基本特征(内涵)。·行政权力的主体是:国家行政机关。(单选)·行政权力的目的是:实现国家意志。(单选)·国家行政权力的直接目的是:行政效率。(单选)·行政权力的根本目标是:执行国家意志和实现公共利益。(单选) ·行政权力的重要基础是:国家强制力。(单选)·在行政权力的所有手段中,最有效的手段是:强制手段。(单选)4. 行政权力的产生。(1)行政权力起源于人类社会的:组织分工。(单选)5. 简述传统行政权力和现代行政权力的特征。(简答)(1)传统行政权力是与传统农业社会发展状况相适应的行政权力。特点 ①传统行政权力与宗法制度、血缘关系、宗教迷信交织在一起。②传统行政权力自主性不强。③传统行政权力缺乏法治。(2)现代行政权力是与现代工业社会相适应的行政权力。特点: ①现代行政权力自主性增强②现代行政权力的作用范围日益广泛和内部功能日趋分化 ③现代行政权力是一种法理型权力。·20世纪以后,世界范围内出现了一种被称为“行政国家”的现象,这是指:行政权力的急剧扩张。(单选)6. 行政权力的来源。·行政权力的根本来源是:人民群众。(单选) ·现代民主政治的核心是:主权在民。(单选)·行政权力的具体来源:①强制力。②诱导力。③组织制度。④信息。⑤个人因素。(多选)(简答)·一切权力的最原始、最直接的来源是:强制力。(单选)第二节 行政权力的特性及其价值取向。1. 行政权力的特征:①公共性。②执行性。③有限性。(多选)2. 简述行政权力的公共性(主要表现)。(简述)(1)行政权力的主体只能是公共机构,而不是个人或私人组织。(2)行政权力活动的领域是公共事务,不是私人领域。(3)行政权力的目的是为社会公共利益服务,而不是为私人利益服务。 ·行政权力合法性的基础是:公共性。(单选)·行政主体执行代表机关的意志所拥有的权力,因此行政权力实质上是一种:执行性权力。(单选)4.简述行政权力的有限性。(简答)(1)行政权力作用范围是有限的。 (2)行政权力行使的方式是有限的。 (3)行政权力是受监督和制约的。5. 现代民主国家对行政权力的监督主要途径:①以权力限制权力;②以权利限制权力。(多选)6. 行政权力的价值取向·行政权力的价值取向是:公共利益。不同时代,不同国家行政权力价值取向的共同性:公共利益面目出现(单选)·公共利益作为行政权力的价值取向,在行政权力的运作上主要体现在:①政权力出发点是基于公共利益考虑;②行政权力体现服务行政的精神;③行政权力运行过程中贯彻公平原则;④行政权力活动强调公开性和透明度。(多选)7. 行政权力与行政责任的关系。(简答)(1)行政权力的公共性,决定了行政责任也是一种公共责任。 (2)行政责任是一种基于行政职权关系而产生的责任。(3)行政责任是一种与行政权力相对等的责任。 ·正确处理行政权力与行政责任的基本原则是:权力与责任相称。(单选)第三节 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行政权力的关系。1. 国外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行政权力的关系的基本类型。·联邦制国家:美国、德国、澳大利亚、巴西、印度。 美国是联邦制国家的典型。·单一制国家:英国、法国、日本。英国是单一制国家的典型。·英国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的监控和指导的方式主要有:①立法控制。②行政控制。③财政控制。(多选)2. 西方发达国家地方分权化的主要原因。(多选)(简述) (1)地方分权是为了提高行政效率。(2)地方分权是为了适应现代经济的发展。 (3)地方分权是为了适应政治民主化的需要。·西方发达国家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行政权力关系的发展趋势1、以美国为代表的联邦国家,中英与地方关系经历了由分权到集权,再由集权到分权。2、单一制国家,开始向地方自治的准联邦制转变。3. 我国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权力关系。·在计划经济时期,我国中央政府的事权主要表现为:经济管理权。(单选)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央与地方的基本状态是:中央集权。(单选)4. 我国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行政权力关系改革的内容。(简答) (1)以宪法形式明确规定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分权范围。(2)实现中央与地方利益分配的合理化。(3)实行地方分权和基层自治。(4)健全和完善对地方权力的监督。第四章 行政职能第一节 行政职能的特点及其意义 1. 行政职能的特点:①执行性。②整体性。③多样性。④动态性。(多选)·相对于立法职能,行政职能具有明显的:执行性质。(单选) ·行政管理活动的实质和核心是:行政职能。(单选)·1929-1933年经济危机之后,西方各主要市场经济国家为弥补市场缺陷,都加强了政府的社会管理职能,主要表现在:1.加强社会保障职能2.加强环境资源保护职能3.加强教育科学文化管理职能。(多选)第二节 行政职能的发展。 1. 弱势政府时期。·弱势政府时期称为:“守夜人”政府时期。(单选)·弱势政府时期的基本主张是:管得最少的政府是最好的政府。(单选) ·亚当·斯密提出的“看不见的手”是指:市场机制。(单选) ·亚当·斯密的古典自由主义的理论基础是:“经济人”假设。(单选)弱势政府时期的行政职能特点:政府职能非常有限,政府很少对经济进行干预,其作用只限于为私人企业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维护市场秩序,提供有限的公共物品。积极意义:它适应了自由资本主义的需要,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消极意义:导致了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引起经济危机的爆发。2. 强势政府时期。·强势政府时期被称为:“积极干预”时期。政府是只“看得见的手”(单选)·根据亚当斯密的理论所谓“看不见的手”是指市场机制。(单选)·强势政府时期的特点:行政职能范围大大拓展。(单选)·在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上,凯恩斯主张:政府对经济生活的全面干预。(单选)·市场机制在配置资源方面有很强的外部性,这种外部性包括:外部经济和外部不经济。(单选)·强势政府时期行政职能方式的特点。(多选)(简答) (1)广泛使用法律手段(2)使用计划手段(3)制定产业政策(4)采取财政政策、金融政策等经济手段(5)采取直接的行动手段3. 有限政府时期。有限政府就是既强调政府对市场的必要监管,又强调政府对市场干预的有限性。·政府解决市场缺陷的唯一正确的途径是:进一步明晰产权。(单选)·有限政府时期行政职能的发展趋势。(简答) (1)通过非国有化,减少政府对企业的微观管理。 (2)政府放松规制,更好地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 (3)推进公共服务职能的社会化、市场化。·公共服务市场化和社会化主要采取的方式有:①政府业务合同出租②与私营企业建立的伙伴关系③公共服务社会化(多选)第三节 我国行政职能的转变1. 改革开放以前,我国的行政职能模式是:超强势政府。(单选)2. 我国改革开放前行政职能的特征:①集中计划管理。②微观直接管理。③片面强调政治职能。(多选)3. 我国改革开放前行政职能的主要弊端:(多选)(简答)(1)政府机构膨胀。 (2)资源配置效率低下。(3)企业和社会缺乏动力机制。 (4)容易产生腐败。4. 我国行政职能转变的必要性。(简答)(1)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要求。 (2)是迎接经济全球化挑战的需要。(3)是实现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 (4)是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的需要。 (5)是机构改革的动因和基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级政府的中心任务是:发展经济。(单选)·行政职能的载体是:行政机构。(单选)·行政机构改革的动因和基础(核心)是:转变行政职能。(单选)5. 我国行政职能转变的主要内容:①职能重心的转变。②职能方式的转变。③职能关系的转变。(多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行政职能的重心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单选) ·当前,我国政府的经济职能主要是:①宏观调控、②提供服务、③检查监督。(多选)6. 简述我国行政职能方式的转变。(简答)(1)由运用行政手段为主向运用经济手段为主,并将经济手段与法律手段、行政手段结合起来。(2)由微观管理、直接管理为主,转向宏观管理、间接管理为主。 (3)由重计划、排斥市场转向以市场为主,计划与市场相结合。 7. 简述我国行政职能关系的转变。(简答)(1)理顺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上级地方政府与下级地方政府之间的职能关系,并用法律形式固定下来。(2)理顺政企关系,实行政企分开。(3)理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市场机制能够解决的,就让市场去解决,政府只管市场做不好和做不了的事。(4)理顺政府与社会的关系。实行政社分开。 (5)理顺政府内部各职能部门的关系。· 标志着我国政府行政职能转变的成果已经为法律所确认,并在2004年7月1日开始实施的法律是:《行政许可法》。(单选)第五章 行政管理机构第一节 行政管理机构的特性与作用1. 行政管理机构的特性。①合法性。②主体性。③系统性。④权威性。⑤执行性和管理性。(多选)·在社会各种机关、组织中,规模最大,管理范围最广的一种组织类型是:行政管理机构。(单选)·行政管理机构存在的依据是:行政权力。(单选)·行政管理机构的首要特征:合法性。(单选) ·行政职能的主要载体:行政管理机构。(单选)第二节 行政管理机构的组成方式及其类型1. 世界几种不同类型的国家最高行政管理机构的组成方式。(1)实行内阁制的国家:意大利、奥地利、希腊、日本、以色列、印度、新加坡。主要代表是:英国。(单选)(多选)(2)实行总统制的国家:阿根廷、巴西、墨西哥、印尼、巴基斯坦、埃及、肯尼亚。主要代表是:美国。(单选)(多选)·美国的最高行政机构由:①总统、②总统办公机构、③政府各部门、④独立机构组成。(多选)(3)半总统制的国家:芬兰、冰岛、葡萄牙、俄罗斯。主要代表是:法国。(单选)(多选)(4)世界上唯一长期实行委员会制的国家:瑞士。(单选)(5)国务院制的国家:中国。(单选) ·我国的最高行政管理机构是:国务院。(单选)2. 行政管理机构的类型。· 根据行政管理机构的性质划分,行政管理机构可以分为:①领导机构②执行机构③监督机构④咨询机构⑤信息机构⑥派出机构(多选)·监督机构有:监察局、审计局我国行政监察机构有:监察部、监察部派出机构、地方行政监察机关(单选)·咨询机构:参谋机构、政府研究室、决策咨询委员会(单选)·信息机构有:统计局、档案局。(多选)· 辅助机构包括: ①协助领导工作而设的综合办事机 构:如××办公厅(室);②为处理某一领域工作而设的办公室,如:侨务办公室、台湾事务办公室。(多选)·派出机构:指行政管理机构依法在一定区域内设立的分支机构或代表机构。如:外交部在国外的使馆、领馆,还有公安派出所。(单选)第三节 行政管理机构的设置 1. 行政管理机构设置的基本原则。(多选)(简答)(1)适应性原则。 (2)协调性原则。 (3)权责相称原则。 (4)精干高效原则。 (5)法制性原则。·行政管理机构设置的最基本原则:适应性原则。(单选)2. 行政管理机构设置的程序。(简答)(1)提出行政管理机构设置的理由,并设计出初步方案。(2)对行政管理机构设置方案的评估和论证。 (3)对行政管理机构设置方案的批准。(4)对行政管理机构设置方案的落实与实施。3. 行政编制管理。(1)我国中央一级主管行政编制的机构是: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单选) (2)行政编制管理的内容:①职能管理。②机构管理。③人员编制管理。(多选)·行政编制管理的特点有:1.集中程度高2.综合性强3.是经常性和长期性工作(单选)·我国行政改革中的“三定”方案,通常是指:定职能、定机构、定人员编制(多选)(3)行政编制管理中最大量、最经常的工作是:人员编制管理。(单选)第四节 行政管理机构改革。1. 影响行政管理机构改革的外部因素:①经济体制转变②政治制度的转变和更迭③社会发展程度④国际环境的转变。(多选)2. 行政机构改革的基本目标。(简答)(1)按照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转变政府职能,实现政企分开。(2)按照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调整政府组织结构,实行精兵简政。 (3)按照权责一致的原则,调整政府部门的职责权限,明确划分部门之间的职能分工。 (4)按照依法治国、依法行政的要求,加强行政法制建设。3. 西方发达国家行政管理机构改革的主要内容(西方国家行政机构改革的共同趋势和特点)。(简答)(1)从“大政府”向“小政府”转变(2)行政机构内部的决策与执行职能及机构的分离。 (3)行政管理机构的分权化。(4)强化综合协调行政管理机构及其职能。 (5)行政管理机构设置的弹性化。4. 我国行政管理机构改革的基本经验。(简答)(1)坚持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改革的目标,把转变政府行政职能作为机构改革的关键。(2)坚持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把精兵简政和优化政府组织结构作为机构改革的重要任务。(3)坚持积极稳妥的方针,既审时度势,把握时机,坚定不移地迈出改革步伐,又充分考虑各方面可承受的程度,审慎地推进改革。(4)坚持机构改革与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相结合,制定配套的政策措施,妥善安排分流人员,优化干部队伍结构。(5)按照依法治国、依法行政的要求,加强行政体系的法制建设。第六章 行政管理事务第一节 行政管理事务的含义与类型1. 行政管理事务的内容:①政府内部行政管理事务,②政府所管理的全部社会公共事务。(多选)第二节 政府内部行政管理事务1. 政府内部行政管理事务:①人事行政管理、②财务行政管理、③后勤行政管理、④机关行政管理。(多选)2. 人事行政管理事务的内容:1.计划和组织2.使用和开发3.激励和监督4.制度建设与具体落实(多选)·人事行政管理最经常的职责和最大量的活动是对行政人员进行合理的:使用和开发。(单选)·西方国家的文官制度最早产生于:1870年的英国(单选)·从人事的行政管理的计划和组织功能看,着重于本单位的人才需求和人才选择之间的微观调节的工作属于基层人事行政管理·首次明确提出要建立国家公务员制度的会议是:中共十三大。(单选) ·我国公务员的分类制度是:职位分类为主、兼有品位分类:根据公务员个人条件和身份进行人事分类)(单选) ·公务员职位分类的依据(人事分类):①工作性质、②难易程度、③责任轻重、④职位所需资格条件。(多选)·公务员新陈代谢制度包括:考试录用制度、调任制度、辞职制度、辞退制度、退休制度。(多选)3. 财务行政管理。·财务行政理论创始人是:斯坦因。(单选) · 财务行政管理的主要内容:①预算管理。②会计管理。③审计管理。(多选)·政府的财政收支计划和调节经济的工具就是:预算。(单选)·预算管理的实质是一种:政治性的行政活动。(单选)·预算工作的中心环节是:预算执行。(单选)·国家预算的程序和内容包括:①预算编制、②预算执行、③决算管理。(多选)·审计管理在公共行政中的重要作用:①服务于宏观调控,②维护国家经济秩序,③促进廉政建设。(多选)4. 后勤行政管理。·解决与机关工作人员生活起居的管理活动称为:生活后勤管理。(单选) ·为机关工作人员提供力所能及的社会服务而从事的相关管理活动称为:服务后勤管理。(单选)·为机关的行政职能有效发挥提供保障的活动被称为:机关管理。(单选) ·会议管理的核心内容是:会议质量控制。(单选)·文件工作又被称为:公文处理。(单选)·在我国,现行的机关档案管理制度是:统一领导,分级管理。(单选) ·行政机关保密范围:①文电保密②会议保密③印信保密④通信保密⑤各类情况保密⑥高层领导活动保密等内容(多选)第三节 社会公共行政管理事务。1. 社会公共行政管理事务包括:①经济行政管理、②政治行政管理、③文化行政管理、④社会行政管理。(多选) ·政府对整个国民经济进行的全局性的和综合性的管理是:宏观经济行政管理。(单选)·宏观经济调控的内容:①总量调控,②结构调控,③规范性调控。(多选)·工商行政管理事务主要包括:办理企业登记注册,核发营业执照,办理城乡个体登记注册,管理经济广告、社会广告和文化广告。· 国有资产行政管理事务包括:①防止国有资产的流失, ②实现国有资产的有效运营。(多选)·政治行政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①国防行政管理、②司法行政管理、③公安行政管理、④外事行政管理。(多选)·文化行政管理的主要内容:①教育行政管理②科学技术行政管理、③文化与体育行政管理、④卫生行政管理。(多选)第四节社会行政管理。·社会行政管理的主要内容:①人口行政管理、②民政行政管理、③社会保障行政管理。(多选)·人口行政管理主要包括:①户籍管理、②居民身份证管理、③计划生育行政管理、④流动人口行政管理。(多选)·户籍管理的实质是:政府控制规划所辖人力资源。(单选)·民政行政管理的具体事务:婚姻登记、殡葬、收养、社会捐赠、社会救济、民间组织的登记、区划地名。(单选)·涉及面最为广泛的一项社会行政管理是:民政行政管理。(单选)·社会保障行政管理的内容:①制定社会保障法律与法规、②社会保障资金的管理、③社会保障对象的管理。(多选)· 社会保障行政管理的主体:只能是政府相关职能机构。(单选) 第七章 行政管理行为第一节 行政管理行为的含义与基本类型1. 最基本的行政管理行为包括:①行政组织行为、②行政领导行为、③行政沟通行为。(多选)2. 行政管理行为的主体是:行政管理者。(单选)第二节 行政组织行为1. 行政组织的组成要素:①行政职位、②行政人员、③行政体制、④精神要素。(多选)·行政组织最基本的构成要素是:行政职位。(单选) ·依据同一层次上的各个行政组织所受上级指挥和控制的数目,行政组织体制可分为:1.完整制2.分离制·分离制典型的国家是:美国(单选)·行政组织最活跃的因素是:行政人员。(单选)2. 行政组织行为的特点:①政治性、②法制性、③持续性、④系统相关性。(多选)3. 影响行政组织设计的因素。(简答)(1)行政组织的目标、职能与环境。 (2)行政组织的技术特征。(3)上述两者的匹配性。·行政组织生存的依据和合法性基础是:目标。4. 行政组织结构类型:①纵向直线结构、②横向职能结构、③直线—职能结构。 (1)我国行政组织的结构体系是:直线一职能结构。(单选)(2)在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管理层次与管理幅度:反比关系。(单选)管理层次和管理幅度的关系:1.一般来说,在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管理层次与管理幅度成反比关系。2.管理层次越多,则管理幅度越小,反之亦然。2.在设置行政组织机构时,管理层次的多少与管理幅度的大小应以提高行政效率为前提,适当控制管理幅度,减少管理层次。5. 行政组织体制的类型:·依据行政决策的人数来划分:首长制与委员会制。(多选) ·首长制的典型是:美国。(单选)·委员会制国家的典型是:瑞士。(单选)·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政务院实行:委员会制。(单选)·行政组织体制中,委员会制的缺点有:无人负责,权责不明,意见不统一,行动迟缓,行政效率低(多选)·我国的行政组织体制:行政首长负责制。(单选)6. 我国行政机关实行行政首长负责制的特点。(简答)我国行政机关实行行政首长负责制,既考虑到了首长制的优点,也吸收了委员会制的长处。(1)在体制设计上,行政首长不仅有权召集和主持本级行政组织的常务会议以及全体会议,而且在对有关问题做出决定时,是在充分展开集体讨论的基础上,最后由行政首长作决定。(2)在运行程序上,首先是民主,然后才是集中,所以行政首长负责制实质上是民主集中制的一种表现形式。·行政组织体制中首长制的优点是:1.权力集中,决策行动迅速2.责任明确,指挥灵敏,避免相互碰撞3.能减少不必要的摩擦与损耗,易于保密。7. 行政组织冲突。·行政组织冲突中最常见的冲突是:组织中个人之间的冲突。(单选) ·解决行政组织冲突的主要方式:①谈判、②调处、③服从权威。(多选) ·解决上下级行政组织冲突的常见方式是:服从权威。(单选)8. 行政组织的变革趋势。(1)行政组织结构的变革趋势。(简答)在横向结构上:一方面,是职能部门之间的地位由不平衡走向平衡。另一方面,是限制政府的权力,变无限政府为有限政府。在纵向层级上:行政组织结构有从尖塔型结构向扁平型结构发展趋势。 行政组织团队化也是近来行政组织发展的一种重要趋势。 (2)行政组织权力分配关系的变革趋势。一方面,在行政组织体制内部,既出现了横向分权趋势,又出现了纵向分权趋势。另一方面,行政组织部分权力向社会组织转移。第三节 行政领导行为1. 行政领导的特点:①统一性、②权威性、③服务性、④综合性。(多选) ·政府运行过程的核心部分:行政领导。(单选)2. 行政领导方式。按行政领导者运用行政权力的不同方式和程序划分 (1)专断式(权力一人手中) (2)民主式(与群众共同决策) (3)放任式(大部分权力下放给下级)(1)行政领导和被领导者以及群众互相沟通,共同参与决策的领导方式是:民主式行政领导方式。(单选)(2)我国的行政领导方式是:民主集中制式。(单选)3. 行政领导艺术(行政管理过程中如何正确的运用授权艺术)。(1)领导授权的原则:①权责统一原则②视能授权原则③信任与监督相统一的原则④单一隶属原则(多选)(简答)(2)领导授权的方式:①充分授权、②不充分授权。③ 弹性授权、④制约授权。(多选)(3)对于复杂的任务,或者下属能力、水平无法把握时,适宜采用的授权方式:弹性授权。(单选)第四节 行政沟通行为1. 行政沟通行为的特点:①交互性、②媒介性、③目的性。(多选)2. 按照沟通的方向,行政沟通的种类可以分为:①上行沟通、②下行沟通、③平行沟通。(多选)·行政沟通中最常见的沟通方式是:下行沟通。(单选)·行政沟通的物质基础是:行政信息(单选)3. 行政沟通的基本形态:①环式、②链式、③轮式、④Y式、⑤全通道式。(多选)4. 行政沟通的方式:①口头沟通、②文字沟通、③非语言沟通、④电子沟通。(多选)5. 属于非语言类沟通的有:旗语、服饰、标志、手势、肢体语言、语调。(多选)6. 行政信息的特征:①客观性、②时效性、③共享性、④政治性。(多选)7. 行政信息的公开化及其作用。(论述)行政信息公开,就是指政府将凡不属保密范围的行政信息依法向社会公开发布以使行政信息为社会所广泛知晓并得到充分利用的行政沟通行为。 行政信息公开化的作用:(1)行政信息公开化有助于促进民主行政的发展。 (2)行政信息公开化有利于人民的生活和工作。(3)行政信息公开化有利于防止行政权力的腐败。 (4)行政信息公开化有助于促进行政效率的提高。(5)行政信息公开化有助于我国政府更好地适应WTO的要求。 第八章 行政管理过程第一节 行政管理过程的含义与基本阶段1. 行政管理过程的基本阶段:①行政决策、②行政执行、③行政监督。(多选) ·行政管理活动作为一种有目的的活动的根本标志是:行政决策。(单选)2. 行政决策、行政执行和行政监督的关系:三者有机统一①行政决策是行政管理的起点。②行政决策是行政执行和行政监督的依据。③行政执行是行政决策得以成为客观现实的必要手段。④行政监督是确保行政执行不偏离行政决策目标的根本保证。(多选)第二节 行政决策 1. 行政决策的特点。(简答)(1)行政决策的主体是:行政机构或行政人员。(2)行政决策内容是:行政事务。包括:①政府的内部行政事务、②社会公共行政事务。(3)行政决策过程是一种行政权力的运用过程。 (4)行政决策的目标:追求公共利益的最大化。 ·行政决策的主体是:行政机构或行政人员。(单选)·在行政权力的行使和运用过程中,最基本的、也是首要的环节是:行政决策。(单选)·行政决策的准则应该是:实现公共利益的最大化。(单选)2. 行政决策的理论模式。·有代表性的主要行政决策理论模式有:①性决策模式、②有限理性决策模式(西蒙)、③渐进决策模式(林德布洛姆)、④混合扫描决策模式(又称为综视决策模式,埃佐尼)。(单选)(多选)·有限理性决策模式奉行的原则是:“满意准则”。(单选)3. 行政决策的基本程序。(简答) (1)信息的收集和处理。 (2)决策方案的设计。(3)决策方案的分析、论证与选择。 (4)决策方案的实施。4. 我国政府在行政决策程序上存在的问题。(论述)(1)在决策信息的收集和处理工作上,存在着信息不全和信息失真的问题。(2)在决策方案的设计上,存在“粗而不细”和专业化程度低的问题。(3)在决策方案的评估上,存在“论而不证”的问题。(4)决策方案的选择上,存在民主化程度低的问题。5. 完善我国行政决策程序的措施。(简答)(1)强化行政决策过程的信息工作。 (2)强化行政决策过程的咨询工作。 (3)强化行政决策的民主参与。 (4)强化行政决策的制度建设。第三节 行政执行1. 行政执行的主要环节。(多选)(简答)(1)计划。(2)动员。(3)指挥。(4)协调。(5)控制。·在行政活动未开始之前,对行政活动所作的一种预先安排的环节是:计划。(单选) ·行政执行工作的关键是:指挥。(单选)第四节 行政监督 1. 行政监督的特点。(简述)(1)行政监督的实质在于对行政权力运用的限制和对行政管理机构与人员的督促。(2)行政监督的对象是行政管理机构和行政管理人员及其行政管理活动。(3)行政监督的主体既包括行政机关内部的监督主体,也包括行政机关外部的监督主体 。(4)行政监督是一种依法实行的法定行为。2. 行政监督方式(或类型)。(1)最典型的事前监督是:听证会制度。(单选) (2)最典型的事后监督是:国政调查。(单选)(3)权力机关代表的质询活动是一种较为典型的:暂时监督。(单选)3. 行政监督系统。行政监督系统包括:外部监督系统、内部监督系统。 (1)行政系统的外部监督(权力机关)系统包括:①权力机关②政党③司法机关④公民及社会团体⑤新闻舆论(多选)·我国权力机关对行政系统的监督形式有: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单选)(多选)(2)行政系统的内部监督系统包括:①一般监督、②专门监督。(多选) (3)行政系统内部的一般监督包括:①上下级监督、②职能监督、③主管监督。(多选)(4)行政系统内部的专门监督包括:①行政监察、②审计监督。(多选) ·国家行政管理机构在日常工作中根据需要随时进行的监督称为:一般监督。(单选)·在一般监督的各种形式中,最基本、最主要的行政监督形式是:上下级监督(上级领导对下级人员的监督)。(单选)·财政部对其他职能部门的财政收支和财务活动进行的监督,属于:职能监督(在自己的职能范围内对其他部门进行监督,而不管有没有领导关系)。(单选)·省级卫生厅对市级卫生局的监督属于:主管监督(上级主管部门对下级工作部门的监督)。(单选)4. 我国的行政监察机关是:国家监察部。(单选)5. 我国行政处分的种类,包括: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和开除。(多选)6. 我国行政监察机关的职权:①检察权、②调查权、③建议权、④行政处理权。(多选)7. 我国审计机关的职权:①检查权。②调查权。③建议权。④通报权。⑤处理权。(多选)第九章 行政管理方法第一节 行政管理方法的特点与作用行政管理方法:是指行政管理领域中,行政组织及其行政人员,为开展行政工作和实现行政目标所采取的各种管理措施、手段、办法、技巧的总和。1. 行政管理方法主要有:①行政方法、②经济方法、③法律方法、④行为方法。(多选)2. 行政管理方法的特点:①实践性、②针对性、③系统性、④技术性。(多选) ·使行政管理思想变为现实状态的中间媒介是:行政管理方法。(单选)第二节 行政管理方法的基本内容 1. 行政方法(1)行政管理过程中运用最普遍的行政管理方法是:行政方法。(单选)(2)行政方法的主要特征:①强制性、②权威性、③层次性、④具体性、⑤无偿性。(多选) ·行政主体所发出的命令、规定、条例行政客体都必须执行,这是因为行政方法具有:强制性(基本特征)(单选)·行政指令实质上依靠的是:强制性权威。(单选)(3)运用行政方法应该遵循的原则是:①调查研究在先的原则、②坚持具体指导的原则、③思想政治工作领先的原则。(多选)2. 经济方法。(1)经济方法的特点:①利益性、②有偿性、③平等性、间接性。(多选) ·行政机关运用经济杠杆调节和影响管理对象,对被管理者加以引导和控制的管理方法称为:经济方法。(单选)·经济方法的核心是:物质利益。(单选)·可以挖掘人的潜能,激发人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的行政管理方法是:经济方法。(单选)(2)运用经济方法的原则:①适度原则、②与法治相结合的原则、③与思想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多选)3. 法律方法。(1)法律方法的特点:①权威性、②强制性、③规范性、④稳定性。(多选)·法律方法所依据的法律,其规范的对象和内容都是相对固定的,这体现了该方法的特点是:稳定性。(单选)·在行政管理中运用法律方法,首先必须要加强的是:法制教育。(单选) (2)运用法律方法的原则:①法制教育优先的原则、②法制面前人人平等原则、③法治与心治相结合的原则。(多选)4. 行为方法。(1)行为方法中最主要的是:行为激励方法。(单选)(2)行为激励的实质是:激发人的动力。(单选)(3)行为激励的方式:①目标激励、②奖励激励、③竞争激励、④反激励。(多选)·将优胜劣汰原则引进行政工作中,使行政工作具有某种集体化的自觉机制,这种激励方式属于:竞争激励。(单选) ·“破釜沉舟”、“背水一战”属于:反激励。(单选)第三节 电子政务与行政管理方法现代化 1. 电子政务的核心内容是:政务。即政府的两大职能——管理和服务,电子政务只是提高政府行政效率的手段。(单选) 2. 发达国家电子政务的重点是:服务。(单选)·电子政务将传统的金字塔式组织结构改变成:扁平化网络结构(单选)3. 20世纪90年代以后,电子政务迅猛发展的主要原因:①政府转型的背景、②因特网的发展、③电子商务的驱动、 ④全球化的竞争、⑤大公司的驱动、⑥领导人的政治意志。(多选)4. 电子政务对行政管理方法现代化的意义。(简述)(1)电子政务有助于改善现有行政管理方法的信息基础和信息通信手段。(2)电子政务有助于创立全新的行政管理方法和行政措施。(3)电子政务为全面实现行政管理的自动化、信息化提供了技术手段。第十章 行政管理规范第一节 行政管理规范的含义与类型1. 行政管理规范的两种基本类型:①行政法律规范、②行政道德规范。(多选) ·行政管理规范的实质是:约束与限制。(单选)2. 行政法律规范的特征:(简答)(1)制定主体的特定性。 (2)调整对象的特定性。(3)效力上的权威性、强制性与普遍适用性。(4)行政法律规范类型的多样性与效力等级上的层级性。 (5)行政法律规范的相对稳定性。·依法行政的核心和精髓在于法律规范的:规范性和约束性(单选)·行政法律规范的调整对象是:行政法律关系。(单选)·贯穿整个行政道德体系的各个层面又是行政道德体系灵魂的是:行政道德准则3. 行政道德规范的基本特征:①政治性、②自律性、③相对稳定性。(多选)·现代民主国家行政道德规范的最高道德准则:全心全意为民众服务。(单选)·行政道德规范区别于行政法律规范的最基本属性是:自律性。(单选)第二节 行政管理规范的内容构成与基本功能1. 行政法律规范的内容:①宪法、②法律、③行政法规与行政规章、④地方性法规、规章、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一切公共权力行为的最基本依据是:宪法。(单选)·在我国,制定行政法规的权力属于:国务院。(单选) ·在我国,行政规章制定权属于:国务院各部委。(单选)·在我国,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的制定权属于: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单选)2. 行政法律规范的基本功能:①规范与控制功能、②组织与调节功能、③改革与稳定功能。(多选)·行政法律规范最基本的功能是:规范与控制功能。(单选)3. 我国行政道德体系的最基本准则是:为人民服务。(单选) ·我国行政道德体系的基础和灵魂是:为人民服务。(单选)4. 我国行政道德具体规范的主要内容:①勤政②廉政③遵纪守法,依法行政④实事求是,科学行政⑤热情待人,协调行政(多选)行政职业道德的核心规范是:勤政。(单选)5. 行政道德规范的基本功能包括:①导向和约束功能、②自我调节功能、③示范与激励功能。(多选)第三节 依法行政与以德行政及其相互关系1. 依法行政的精髓在于法律规范的:规范性与约束性。(单选)2. 依法行政的基本内容。(多选)(简述)(1)行政管理意识的法制化(2)行政职权的法定化(3)行政编制的法定化(4)行政程序的法定化(5)行政责任的法定化。·行政机关的职能范围、权限大小与关系都要有法律规范的明确授予与规定,这是指:行政职权的法定化。(单选)2. 依法行政的作用与意义。(简答)(1)依法行政是现代国家民主,尤其是行政管理民主发展的前提与保证。 (2)依法行政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与保证。 (3)依法行政是控制行政权力膨胀趋势的必然选择。 (4)依法行政是推进与深化行政管理改革的有效途径。3. 依法行政和以德行政的区别。(多选)(论述题)(1)形成的理论依据不同。性恶论、性善论。(2)运行的手段与内容不同。行政法律规范、行政道德规范。 (3)运行机制的不同。国家强制力;自身情感与道德信念。(4).运行后果的表现形式及效果不同。强制性和机械性特征,个体性和自觉性特征。4. 依法行政与以德行政的相互联系。(简答)(1)对行政权力以及行政行为的规范性或约束性作用是依法行政与以德行政的共同精髓所在。 (2)实现责任行政是依法行政与以德行政的共同目标。(3)依法行政与以德行政具有一些共同的基本功能。如都具有对行政权力和行政行为的规范化、合法化、合理化功能。(4)依法行政是行政管理的基石,以德行政是依法行政的补充。·建立在“性恶论”伦理哲学基础上的行政管理原则与管理模式是:依法行政。(单选)·中国传统德治观的理论基础是:性善论。(单选) ·行政管理的基石是:依法行政。(单选)·在儒家思想中,德治的实质在于:维护封建王朝的统治(单选)以德行政的内容:1、行政机关和行政人员要以德修身;2、行政机关和行政人员要以德服众;3、 行政机关和行政人员要以德行政,行德政;4、建立与形成良好的社会道德环境。第十一章 行政绩效评估第一节 行政绩效评估的特点与作用1. 个人或组织开展的活动所取得的成就或产生的积极效果称为:绩效。(单选)·行政机关利用法律、政策等手段进行社会管理活动和自身管理活动所产生的工作成就以及积极效果称为:行政绩效。(单选)·以公共组织为对象的绩效评估始于美国(单选)2. 行政绩效评估的特点:①系统性、②层次性、③注重定量性、④多角度性、⑤公正性、⑥复杂性。(多选)3. 行政绩效评估的地位与作用。(简答)(1)行政绩效评估的责任落实作用。 (2)行政绩效评估的对比作用。 (3)绩效评估的计划辅助作用。 (4)绩效评估的监控支持作用。 (5)绩效评估的民主和教育作用。(6)绩效评估在吸引政治资源方面的作用。第二节 行政绩效评估的指标体系与评估程序。1. 行政组织根据一定的价值准则所设定的作为衡量行政绩效高低的一系列数据、标准的总和是:行政绩效评估的指标体系。(单选)·行政绩效评估活动的基础和核心是:确立评估的指标体系。(单选)2. 根据行政绩效的内容性质划分,行政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分为:①经济发展指标、②社会发展指标、③政治发展指标。(多选) ·一般来说,一国的行政经济绩效主要是指该国的:宏观经济发展水平。(单选)·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治绩效最经常表现为:制度安排和制度创新。(单选)·在整个行政绩效体系中发挥基础作用的是:经济发展。(单选) ·整个行政绩效体系的中枢与核心是(价值目标):政治发展。(单选)3. 根据评估的方法划分,行政绩效评估体系包括:①经济评估指标②效率评估指标③效益评估指标④公平评估指标(多选)·经济评估指标又被称为:成本评估指标。(单选)·学者弗莱恩提出的“4E”指标是指:①经济、②效率、③效益、④公平。(多选)·在行政产出一定的情形下,行政效率与行政投入呈:反比例关系。(单选)·在行政投入一定的情形下,行政产出与行政效率呈:正比例关系。(单选)·公共行政学者弗雷德里克森认为社会公平应包括:①单纯的个人公平②分部化的公平③集团性的公平④机会公平⑤代际公平(多选)·根据社会公平的复合理论,分部化的公平是指:同一类别下的公平关系。(单选)4. 行政绩效评估的程序。(论述题)(1)制定计划。 (2)初步调查。 (3)管理控制评估。 (4)详细评估。 (5)撰写评估报告。第三节 行政绩效评估的方法。 1. 行政绩效评估的信息收集方法。(多选)(简答) (1)利用官方记录的方法。(2)培训观测者的方法。(3)公众满意意见调查方法。 (4)特别的资料收集方法。·在行政绩效评估的信息收集方法中,对公众满意进行调查通常使用:问卷调查。(单选)2. 行政绩放评估的主要内容:①行政经济成本测定、②效率测定、③效益测定、④公平测定。(多选)3. 经济合理性评估方法包括:①成本与投入的比率测定法、②行政开支和业务开支的比率测定法、③人均投人测定法、④单位成本测定法、⑤经济改进余地测定法。(多选)4. 成本—收益评估方法的具体操作步骤。(简答)(1)估计成本和收益(2)成本和收益折现(3)得出最后结论:①成本和收益净现值应大于0;②公共投资的回报率必须大于其实际利息所得。第四节 行政绩效的制约因素及其克服途径 1. 简述行政绩效的制约因素。(简答)(1)行政环境因素对行政绩效的制约(2)行政体制因素对行政绩效的制约(3)公务员素质对行政绩效的制约(4)行政绩效管理的制约因素。 2. 我国行政管理机构绩效不高的原因。(简述)(1)机构臃肿、人浮于事。(2)机构重叠、行政权力分割不清。3. 提高我国行政绩效的基本途径。(克服行政绩效制约因素的途径)(论述)(1)改革和创新经济体制、政治体制,强化法治政府的行政理念,为提高行政绩效创造一个良好的行政环境。(2)不断改革行政体制,进行政府的运行机制创新,做到决策、执行和监督相协调,以提高行政绩效。(3)提高行政绩效,必须建设高素质的公务员队伍。(4)建立和健全良好的行政绩效评估体系,完善行政绩效管理制度,提高行政绩效水平。·开展政府绩效评估的前提和基础是:立法保障。(单选)第十二章 行政发展第一节 行政发展的特点与模式 1. 行政发展的特点。(简答)(1)行政发展是一个具有积极意义的良性互动过程。 (2)行政发展是一个有利于社会稳定和秩序化的过程。 (3)行政发展是一种制度支撑下的行政动态过程。 (4)行政发展是一个整体性的系统变化发展过程。·行政改革的动力是:行政发展。(单选) ·行政发展的手段和措施是:行政改革。(单选) ·行政发展的主要目的是:提升行政能力。(单选)·为了保证行政组织的有序化,必须坚持行政发展的:制度化。(单选)2. 按照地区特点来划分,行政发展模式可以分为:①英美模式②法德模式③希腊模式④内源式发展模式⑤外源式(多选)·主张利用私营部门的管理理念来重塑政府的行政发展模式是:英美模式。(单选)·崇尚非连续性的渐进主义,主张对行政机构实行更严格管理监控的行政发展模式是:法德模式。(单选)·内源式发展模式(主要动因是政府内部生存需要):韩国(新兴的工业化国家,将本国文化传统同市场经济有机结合起来)·法德行政发展模式的主要手段包括:①调整公共事业、②压缩人事开支、③转变组织机构。(多选)3. 内源式发展模式的基本特点。(多选)(1)政府始终把自身的改革同自身的生存结合起来,危机意识比较强。(2)强调公共部门的民营化。 (3)将传统行政文化和现代文官制度有机地结合起来。(4)行政改革与发展大多是在一党执政情况下推行。4. 外源式发展模式的特点。(论述题)(1)行政改革与行政发展是以相对落后的社会经济条件为基础的,起点比较低。(2)行政改革是在外力强迫下的“自我手术”,缺乏改革与发展的内源性和自发性。(3)政府权力高度集中,中介组织发育不良。(4)社会动荡不安,政府缺乏权威,体制不健全,效率低下。5. 在政府与公众的关系上,企业家政府主张:以公众为中心,政府围绕公众的需求提供服务。(单选)第二节 行政发展的动力与途径1. 行政发展的根本动力来自于:行政体系与行政环境相互适应的需要。(单选)2. 行政发展的外部动力因素包括:①经济因素、②政治因素、③文化因素、④技术因素。(多选)·对行政发展的影响最直接、最紧密的外部动力是:政治。(单选)·行政发展的主要外部动力是:政治。(单选)3. 行政发展的内部动力因素:(简答)(1)行政组织的演化。行政组织会不断地自我膨胀。(2)组织分工的细化。过于细化的分工影响组织内部的信息沟通和部门协调。(3)政府内部改革人士的推动。政府组织内部总会有一些具有远见卓识的人士,提出一些正确建议和策略。4. 简述行政发展的阻力。(简答) (一)外部阻力:(1)市场经济发育不完善。(2)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改革的不配套。 (二)行政发展的内部阻力:(1)来自既有行政制度惯性的阻力(2)来自公务员的阻力(3)来自行政文化的制约。5. 行政发展的重要途径:行政改革。(单选)6. 行政改革的内容:(多选)(论述题) (1)功能调整。调整的内容包括:①政府职能范围的转变、②政府职能重心的转变、③政府职能实现方式的调整。 (2)结构重组。权力结构的调整主要是行政体系内部各层级之间权力的重新分配和权限的再划分,重点中央与地方之间的权责划分。(3)行为变革。主要针对行政体制运行过程的各个环节进行变革,如实现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加强电子政府等。 ·对政府在整个社会系统中所扮演的角色进行重新定位,属于行政发展的:功能调整。(单选)·当前,政府职能转变的目的就是要把全能政府转变成:有限政府。(单选) ·当代西方各国政府进行功能调整的主要途径是:①民营化、②放松管制、③压缩式管理、④社会服务出租或承包、⑤将政府的公共企业交给市场和社会。(多选)·在行政改革的内容中,功能调整就是:政府职能的转变。(单选)7. 行政改革的原则。(简答)(1)综合配套、整体推进。 (2)坚持依法行政改革。(3)注重专家咨询与改革方案的论证。8.应用:分析西方国家行政发展模式的共同特征。第一,市场经济发达,社会中介组织成熟,产权制度明确,政府与企业、政府与市场之间的界限明晰,市场机制逐渐被引入到行政系统中来。 发达的市场经济是西方行政发展得以成立的根本基础。 第二,信息产业的发达,不仅改变了传统的行政价值与观念,而且为行政发展提供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和技术基础。 第三,制度创新能力强。第三节 当代中国的行政发展1. 当代中国行政发展的基本特征:(简答) (1)始终坚持以发展经济为中心。(2)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3)借鉴国外行政改革经验与吸收我国传统行政精华并举。 (4)坚持渐进式改革。 (5)立足于中国国情。·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行政改革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单选)·中国正式成为WTO成员国的时间是:2001年12月11日。(单选)2. 加入WTO后我国行政发展的趋势。(简答)(1)加快从全能行政向有限行政转变的步伐。(2)重塑政府与社会的关系。(3)由权力行政向规则行政的行政理念转变。 (4)从暗箱行政向透明行政转变。·贯穿于WTO规则中的一个最基本的要求就是:信息公开。(单选)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举报原因
联系方式
详细说明
内容无法转码请点击此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