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感神经皮肤反应的研究进展

交感神经皮肤反应的研究进展

ID:21943231

大小:52.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25

交感神经皮肤反应的研究进展_第1页
交感神经皮肤反应的研究进展_第2页
交感神经皮肤反应的研究进展_第3页
交感神经皮肤反应的研究进展_第4页
交感神经皮肤反应的研究进展_第5页
资源描述:

《交感神经皮肤反应的研究进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交感神经皮肤反应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 交感神经皮肤反应 定量检测 临床应用  交感神经皮肤反应(SSR)是检测自主神经病变的一种电生理方法,是由内源或外源性刺激所诱发的皮肤瞬时电位变化。它于交感神经传出纤维释放的冲动,诱发汗腺的同步活动,属于催汗运动[1]。  SSR检测技术的发展  传统的临床植物神经检查方法诊断价值不太确切,虽然Valsalva试验、心电图R-R间期变化的监测和体位性血压改变的测量等检查在神经科临床有一定诊断意义,但其敏感性、重复性和可靠性差,仍不能较全面反映植物神经系统功能。SSR的研究和应用

2、为临床诊断交感神经病变提供了一个敏感、可靠、无创的检查手段。20世纪70年代,SSR检测法用于精神生理学研究,以观察人的各种心理现象相应的生理作用,这种生理现象称为心理电流反射。80年代,Shahani等首先应用电刺激腕部正中神经的方法[2],用表面电极在对侧掌心、足心记录到了一个双相电位,称为交感神经皮肤反应,其方法简便,且无创性,从而逐渐在临床应用。90年代初UozumiT等用磁刺激头部和下颈或下腰部诱发出与交感神经节后纤维有关的稳定[3]、清晰的SSR,而未产生明显的适应性,这样SSR研究又向前迈进了一步。 

3、 SSR的发生机制  目前SSR的解剖通路尚不完全清楚,多认为它是一种多突触反射。其中枢段包括:下丘脑、脑干、边缘系统、脊髓中间侧柱;下丘脑后部和中脑X状结构是产生SSR的最重要神经结构。其周围段为交感神经节,节前、节后纤维及皮肤汗腺。电刺激正中神经时,冲动经周围有髓感觉纤维传入,经中枢突触传递后,再经交感神经节前纤维,椎旁神经节和交感神经节后纤维传出,兴奋皮肤上的汗腺,在该皮肤表面即可记录到SSR。在内、外源因素刺激下,交感神经兴奋,通过上述通路产生SSR。  主要影响因素  皮肤温度:皮温对无髓的交感神经节后C

4、纤维有一定影响。测定皮肤交感反应时,室温应22~25℃,皮肤温度应保持32~36℃,资料显示皮温<30℃时记录不到SSR。国外有研究发现皮肤温度与SSR潜伏期和波幅呈线性相关。  年龄:在<60岁年龄组中,双上肢和双下肢SSR均100%出现。在60~70岁年龄组中,双上肢SSR100%出现。在>70岁年龄组中,SSR出现率可达双上肢73%,双下肢仅52%。  刺激强度:Elie等给予受试者三种强度听觉刺激(65、85和105dB)和电刺激(0.85、1和1.15倍的运动阈值)试验[4],发现波幅随刺激强度的增大而增

5、高,潜伏期则随之而缩短,但无统计意义(P>005)。  适应性:连续刺激使SSR波幅随刺激次数的增加而逐渐下降。关于适应性对实验结果的影响,Elie等曾作过以下试验:给予两个正常受试者连续规律的刺激(每隔2分钟刺激1次,共30次),发现实验进行到15分钟时波幅开始下降,进行到60分钟时波幅是初始值的50%。  记录方法  刺激类型包括电、磁、听觉刺激、深呼吸和阴部神经刺激等多种方式。但磁刺激波形清晰、重复性好,较电刺激好。磁刺激的刺激部位若选择脑或颈部,SSR结果不受感觉传入神经病变的影响,且颈部磁刺激的SSR直接

6、反映了交感神经节后纤维的功能。电刺激方法简便易行、费用低廉,电刺激部位常用正中神经。电刺激诱发SSR的实验方法:环境明亮安静,室温≥20℃,皮肤温度≥32℃,受试者放松清醒,舒适坐位或卧位。采用表面盘形电极,置于掌、足心,参考电极置于掌、足背。接地电极置于腕上或踝上15~20cm处。为防止习惯性,每次刺激间隔60秒以上,并给予无规律的刺激。整个实验时间限于15分钟左右。研究发现用不同类型和不同部位的刺激诱发SSR,结果表明SSR潜伏期不因刺激类型和刺激部位不同而异,但记录部位发生改变后潜伏期会发生变化,

7、双上肢记录的潜伏期较双下肢为短,而波幅高于双下肢。分析其波形、潜伏期和波幅。  临床应用  SSR检测技术扩展了我们对植物神经系统在一些疾病损害中作用的认识,并为临床诊治提供了一定帮助。  周围神经疾病:糖尿病常引起周围神经损害,自主神经小纤维常常较早受累。如袁昆雄等发现T2DM患者SSR与血糖控制水平相关[5],与病程无关。另一些学者发现SSR在家族性淀粉样多发性神经病出现功能障碍的早期,SSR即缺失,而Ⅰ型HSAN尽管正中神经感觉传导速度缺失早,但SSR仍保留,故SSR可帮助早期鉴别这两种疾病。  中枢神经系统

8、疾病:SSR能反映周围神经及中枢神经系统损害引起的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如在PD病中SSR的改变主要表现为潜伏期的延长和(或)波幅的降低,但早期仅表现为波幅的降低。SSR的异常可为单侧或双侧,单侧多见;而多系统萎缩(MSA)患者SSR潜伏期和波幅的异常较PD更明显,且以双侧多见,这提示MSA交感神经系统损害更明显、更广泛。研究还发现长期酗酒者SSR波幅高,而潜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