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1937816
大小:81.5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10-25
《利用图形解决倍数问题的策略研究研究总结》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利用图形解决倍数问题的策略研究》研究总结一、课题的提出。1、课题研究的背景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生思维正处于由具体形象思维为主,逐步走向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过渡,由具体运算为主,逐步向形式运算为主过渡的时期。然而解决问题的策略是学生认知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因为,解决问题的策略反映了在信息加工活动中,学习者依据一定的要求采用的学习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解决问题的策略有很多,在小学阶段,我认为比较符合小学生的思维特征,容易被接受和使用的是画图的策略。画图是指用形象的图、实物或表格对问题进行具体化的策略。它可以有效地帮助审题、分析、检验。《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指
2、出:“数学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数学是一个有形象问题的学科,如何把抽象的数学知识转化成学生喜闻乐见的有趣知识是至关重要的。我们知道画图能帮助学生直观形象地理解题意,调动各种感官参与审题活动,有助于快速理解题意、正确分析数量关系。因此借助图形教学是渗透知识的一条事半功倍的途径。并且小学生由于年龄的局限,生活经验和知识都很少,因此在抽象思考解决问题时难免会遇到困难。小学生在纸上画图可以拓展思路,比较符合小学生具体运算阶段的特点。但在实际教学中我发现,小学生在运用画图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还存在很多问题:1、会做的他不画图,不会
3、做的题他找不到画图的思路,想不到画图。2、学生利用画图来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不强,画图的能力也不强。3、利用画图来检验自己的解题过程和结果是否正确的学生更是寥寥无几。因此,培养学生强烈的画图意识,提高学生利用画图来分析、解决倍数问题的能力,让学生感受到画图对于解决倍数问题的价值等目标,是我本课题研究的重要方向。2、理论依据布鲁纳的认知——发现学习理论,强调直觉思维在学生学习下的重要性。他认为,直觉思维是采用跃进、超级和走捷径的方式来进行的,其本质是映象或图象性的,一般不靠言语信息。小学生的学习需要也有可能使用直觉思维,所不同的只是问题的程度不同,但问
4、题的性质与科学家面临的问题性质是一样的。教师要帮助学生在探究活动中形成丰富的表象,如果教师能使学生掌握了适合于他们智力发展的符号,那么就能在认识上形成早期的结构。发现法具有四种显著的效果:①、有利于提高智慧的潜能;②、能促使外在动机向内在动机的转化,提高对学习材料的内在兴趣,增强发现的自信心;③、能学会发现的试探方法。布鲁纳说:“人们只有通过提出问题和努力于发现,方能学会发现的试探方法。”④、有助于增强记忆。利用画图法解决倍数问题的策略必须通过学生的自主建构,依靠学生的不断体悟与反思给予落实和发现。因此布鲁纳的认知——发现学习理论为我们研究利用图形
5、解决倍数问题的策略,使知识的呈现更加具体化、形象化,激发学生主动的去探究问题、解决问题提供了理论支撑。3、对核心概念的理解画图是众多的解题方式中最基本的、也是一个很重要的策略。它把问题呈现的信息通过图画的方式表示出来,通过直观形象的符号信息展示寻找问题答案的一种基本的解决问题的策略。画图的形式是多样的,除了大家熟悉的线段图、平面图、立体图、集合图、统计图,还包括学生运用自己的方式给出的图形表征,如实物图、示意图等。在教学中可引导学生根据自己需要画出不同的图来帮助自己分析、理解数量关系,解决倍数问题。同时,鼓励学生大胆的提出自己的不同见解,想到交流,
6、分享各自的策略,使学生切身体验到数学的价值和趣味,激发学生好好学习数学和倍数问题的兴趣和愿望。二、课题研究的目标。1、学生方面:逐步培养学生运用画图的方法分析数量关系,解决倍数问题,体会画图的作用和价值,提升数学素养;逐步掌握解决数学倍数问题的般策略与方法,从而最终使解决数学倍数问题的能力得到长足的发展。2、教师方面:针对画图策略的教学提出一些合理化的建议,并列举一些实例,同时还会为教师提供几个核心活动的教学设计案例,以帮助教师解决倍数教学中的问题与困惑。3、学校方面:通过研究的过程,使得本校数学老师把握住数学教育的核心目标,提升教学水平,积累科研
7、的经验,增强学校数学学科可持续发展能力。三、课题研究进程简介。回顾本课题实施历程,自2015年3月开始,我们的研究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第一阶段:(2015年3月1日---2015年4月1日)理论学习和方案设计。首先分析小学生运用画图解决问题的现状,教师在上课时运用图形帮助理解题意现状。为此我们设计了调查表,分别对二、三、四年级的部分孩子,以及这几个年级的部分数学老师进行了问卷调查,从调查的结果分析来看。对很多孩子来说,解决问题是小学数学学习的一个难点。尤其是到了高年级,随着各种已知条件越来越复杂,更是让部分学生“无从下手”,很多同学到了谈“题
8、”色变的地步。所以,怎样让孩子从对解决问题的“厌学”到“乐学”,从对问题的“恨”转变到“爱”,让所有孩子感受到解决问题原来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