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基础教程

摄影基础教程

ID:21735378

大小:6.71 MB

页数:56页

时间:2018-10-24

上传者:xinshengwencai
摄影基础教程_第1页
摄影基础教程_第2页
摄影基础教程_第3页
摄影基础教程_第4页
摄影基础教程_第5页
资源描述:

《摄影基础教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摄影基础教程1光圈,快门首先建议大家在电脑上安装一个小软件,用于观看网页上图片的拍摄数据,这个软件叫做ExifShow,网上很多地方可以免费下载,免费使用(这点很重要)。同时,在网易相册上建立一个自己的个人相册,建立一个完全公开的文件夹。还要看一下摄影沙龙的版面公告中的贴图方法,学会贴图。一、认识你的照相机照相机的分类方式很多,光是看下面这些名词就够你头大的:单反照相机:单镜头反光式照相机,拍摄时通过一个镜头利用反光镜来取景,简称SLR。好多“发烧友”以及“专业摄影师”使用的就是这种类型;旁轴式照相机:通过镜头旁边的取景窗来取景,看到的图像跟拍摄到的图像有一定差别。平时我们使用的便携式照相机就是这个类型;135照相机:使用135胶片,当然还有使用120胶片和4×5胶片的,这是按照底片来分;数码照相机:拮取图像是采用感光元件而不是使用胶片的,这种感光元件最常见的有两种:CCD和CMOS;而数码照相机又跟胶片照相机一样分开消费级的数码照相机(便携式)和单反照相机两种。是不是很头痛呢?其实我们不用那么烦,我们只需要知道现在的照相机有两种:一种是使用胶卷的(FC),一种是使用数码的(DC)。这两种照相机都有便携式和单反两个类型,便携式的一般都是旁轴式取景,不能更换镜头;单反式的要另外配镜头,而镜头是可以更换的。图例:传统照相机1、胶卷单反照相机 2、胶卷便携式照相机图例:数码照相机(图片可以点击放大) 1、数码单反照相机2、数码便携式照相机数码照相机跟胶片照相机(我们又称为传统照相机)都使用同样的拍摄方法,同样的感光原理,只不过得到的图像形式不同而已。胶卷需要冲洗,可以直接放大成照片,通过扫描可以存入电脑;数码直接进入电脑,通过专门的扩印机可以放大成照片。由于DC和FC一般遵从相同的感光原理,因此我们下面谈论的照相机就不再分为胶卷和数码的,也不分为单反或者便携的。具体的使用上会有一定的区别,我们只在谈论到使用的时候再特别说明。下面就是你自己要做的:认识一下自己的照相机,仔细了解一下你的照相机有些什么部件,有些什么功能,上面有些什么标记、符号,怎么操作。请大家跟帖回答下面的问题:1、你的照相机(指你现在最常用的那台)是属于什么类型的?2、你的照相机镜头前面标的是什么内容?3、告诉我,你的照相机主要有什么功能?例如,有没有S档、A档、P档和M档?有没有变焦?镜头能不能伸缩?照相机上面还有些什么图标?你都能认识这些图标的功能吗?4、把你的照相机上面的功能符号列出来,分别说明有些什么功能。例如AUTO档有什么作用,P档有什么作用。 摄影知识讲座光圈、快门篇(二)上次提出的问题其实就是想让大家了解自己的照相机。那么你们看到的镜头上标示的东西是指什么呢?例如某镜头上面标的是:7.85-32mm1:2.6-5.1前面一串数字,是表示镜头的焦距。这个镜头的焦距是从7.85mm到32mm。为什么镜头的焦距不是固定的,而是有一个范围呢?这说明这个镜头的焦距是可变的,就是所谓的变焦镜头。变焦镜头一般都是可以看到它的长度会随着焦距的变化而改变,也就是伸缩。但是也有一些变焦镜头是看不到伸缩的,例如这种:后面的那串数字就是最大光圈值。什么是光圈?下面会讲。这个镜头的最大光圈值也是会变化的,会随着焦距的不同而变化。例子这个镜头,就是在7.85mm的焦距时,最大光圈是2.6;当焦距是32mm时,最大光圈是5.1。有些高档的镜头,最大光圈是不变的,不过成本会高很多。从大家的回复来看,基本上大家的照相机都有AUTO、S、A、P和M档,这些档位代表的意义是:AUTO:自动档,照相机为你决定一切,包括不够亮度的时候自动闪光,是最傻瓜的档位;S(或者是Tv)档:快门先决档。你先设定快门,照相机为你决定光圈;A(或者是Av)档:光圈先决档。你先设定光圈,照相机为你决定快门速度; P档:程序曝光档,照相机按照一定的曝光曲线自动设定快门和光圈,一般不会自动闪光;有些照相机还有C档,这是用户自定义档,你可以按照你的习惯来设定照相机;M档:手动档,你自己设定光圈和快门。这个档位完全依靠你的想法来工作,是最能锻炼摄影技术的。照相机有镜头才能够拍摄,而拍摄是否成功就靠光圈和快门来调整,我们就来谈谈光圈和快门。二、光圈和快门不管什么照相机,拍摄的时候都离不开镜头。而镜头上都有光圈,镜头上或者机身上都有快门。照相机的镜头就好像人的眼睛,看到了才能够拍到,太亮和太暗都不行。光圈和快门就是用来控制这个亮度的。我们先要明白一个原理,就是拍摄的时候,都需要一定的光线。而这些光线的数量不能是任意的,有一个量度。太多了,照片就会一片白,太少了,照片就会黑乎乎。同样的量,在同样的感光材料上可以得到同样的曝光结果。那么我们怎么来控制这个量呢?依靠光圈和快门。光圈就好比人的瞳孔,如果人看到光线很亮,瞳孔就会收缩,这样就可以避免太多的光线进入眼睛,相反,光线不够的时候,瞳孔就会放大,好让更多的光线进入。光圈就等于是镜头的瞳孔。那么快门是干什么用的呢?用来控制感光时间的长度,就好像一个光线的闸门。闸门打开的时间越长,曝光时间就越长。我们来做个比喻,把要得到正常曝光所需要的合适的光线数量看作是一个一定体积的圆柱体。 图:曝光组合:当光圈变大的时候,也就是这个圆柱体粗一些,由于需要光线的量是一定的,这个圆柱体的长度就要缩短,而快门就是用来控制这个长度的;如果圆柱体变细,圆柱体就需要更长,以保证这个圆柱体达到一定的体积,这就表示快门打开的时间要变长。那么光圈的大小和快门时间的长短用什么来表示呢?在很多单反照相机的镜头上,我们可以看到这样的一系列数值:2.8、4、5.6、8、11、16、22……,这就是用来表示光圈大小的数值,我们叫做光圈值,用大写的F来表示,例如光圈值5.6写成F5.6,或者F/5.6,又或者写成1:5.6,英文叫做f/stop。当然我们不用理会这些写法的由来,知道是光圈值就行了。图:光圈刻度: 光圈值的计算是根据这样一个公式的:F=f/d其中f是镜头的物理焦距,d是镜头的通光孔径。由于通光孔径d越大,F就越小;d越小,F就越大,因此,光圈值越大,表示的是光圈越小;F越小,光圈就越大。例如光圈值是4,镜头的亮度就比光圈值是8的时候大。一般我们说开大光圈,其实是指把F值调小;说缩小光圈,就是把F值调大。记住这点:光圈值小,光圈大;光圈值大,光圈小。从这里你也可以看到,光圈越大的镜头,它的直径是越大的;焦距越长的镜头,它的长度也越大。有时候你看到的一些“大炮筒”,就是一些焦距很长、光圈很大的镜头。大家还可以发现一个特点,就是光圈值的排列很特别,相邻的两个数字是不按照自然数字排列的。这是什么原因呢?其实相邻的两个光圈值,它们的曝光量相差了一倍,我们叫做一档。或者说,镜头中,通光的面积相差一倍。面积相差一倍,但是直径相差的却不是一倍,而是2的平方根倍,就是1.414倍。于是相邻的数字就取接近这个倍数的乘积,例如4的后面是4×1.414=5.65,取5.6。一般光圈数值的排列是:1、1.4、2、2.8、4、5.6、8、11、16、22、32、45、64数码相机或者是现在的自动相机,光圈值不再标示在镜头上了,而是显示在照相机的液晶屏上,同时,还显示出两级光圈值之间的分度值,例如9、13光圈等。快门的数值又是怎样表示的呢?快门的表示单位是秒,从1秒开始,每一个相邻数值曝光量也是相差一档。小于一秒的依次是1/2、1/4、1/8、1/15、1/30、1/60、1/125、1/250、1/500、1/1000、1/2000……;大于一秒的依次是2、4、8、15、30……。现在的照相机也不在机身或者镜头上标示快门速度了,改在液晶屏上面显示了,同时也显示两级快门之间的中间分度值,例如1/20、1/40等。有时为了简单,只显示15、30、60等数字。每一次拍摄,都需要设定一个光圈和快门的数值,这个数值的组合我们叫做曝光组合。 从前面那个圆柱体的比喻也可以说明一个问题,就是如果我们需要得到相同的曝光量(圆柱体的体积不变),光圈和快门的数值是可以在一定的范围内作相应变化的。例如我们原来使用F5.6、1/250秒的数据曝光,也可以用F8、1/125秒来得到相同的曝光。也就是说,我们可以采用不同的曝光组合来得到相同的曝光量。看看上面那张圆柱体的图,这两个圆柱体的直径和长度不一样,但是体积是相同的。灵活掌握曝光组合,可以得到我们需要的拍摄效果。例如我们有时候需要速度快一点,有时候需要光圈小一点,但是曝光量不能变化,我们就可以选择不同的曝光组合。曝光组合有什么规律呢?非常的简单:光圈开大一档,快门就要加快一档;快门减慢一档,光圈就要缩小一档。例如,原来使用8光圈、1/125秒来拍摄的,现在使用11光圈,那么快门就要变成1/60秒。这一节,我们要记住的是:我们是用光圈和快门来控制照片的亮度的,光圈值越大,亮度越小,反之亦然;同一个曝光量,我们可以使用不同的光圈和快门,也就是说可以用不同的曝光组合。下面就是你们现在要做的事情:1、如果你的照相机有A档,那么请用两个不同的光圈在同一个景别里面各拍一张照片(最好是拍比较近的物体,例如静物),对比一下两张有什么不同。注意使用的两个光圈值要相差大一点,最好相差两档以上;2、如果你的照相机有S档,请用两个不同的速度各拍摄一张运动着的物体(最好是速度比较快的物体)的照片,对比一下有些什么不同。注意使用的两个速度最好相差大一点。3、对同一个物体,采用两个不同的曝光组合各拍一张照片,记录曝光组合的数据(也就是光圈和快门的数值),对比一下效果看看有些什么不同。原帖来自于网易社区:http://b5.club.163.com/viewArticleByWWW.m?boardId=photoclass&articleId=photoclass_10512eeb07b1995看过了大家的作业,部分人做得不错。当然,没做好不一定是你们的问题,是因为有些人没有选景的经验,选取的景物没法体现出不同曝光组合的区别而已。让大家做上面的作业,主要是让大家对不同的光圈、不同的快门的使用,有个感性的认识。知道即使是相同的曝光量,选用不同的组合,出来的效果是不一样的。现在我们就来看看光圈和快门应该怎么使用。摄影知识讲座光圈、快门篇(三)在讲光圈和快门的使用之前,我们看两张图片:(所有图片均可点击放大)不同光圈的大小: 快门打开的过程:(痛苦,那可是拆掉我的一个镜头拍出来的)讲了那么多的光圈快门,是不是很烦?现在电子技术已经让我们没那么烦了,大多数的照相机都可以自动曝光或者自动测光,照相机可以帮助你选择曝光组合。然而,照相机是傻的,要用好照相机,还需要通过我们的控制才行,很多情况下,我们需要知道怎样选择光圈快门。那么应该怎样去控制光圈和快门呢?很多照相机都有“光圈先决”这个功能,也就是说,我们先选择了一个光圈值,然后照相机根据景物的亮度,使用你这个光圈值,再帮你选一个快门速度。那么我们凭什么选定这样一个光圈值呢?这就要说一下景深。什么叫景深呢?通俗的说,就是景物清晰范围的深度。拍摄的时候,你需要某个主体是清晰的,于是照相机的焦点就落在这个主体上了。但是,从照相机的镜头的轴线看过去,主体的前方和后方也有一部分的物体也是清晰的,这个清晰的范围,就叫景深。主体前面的清晰范围叫前景深,后面的叫后景深。一般来说,后景深比前景深大。光圈的大小不仅仅可以控制曝光量的大小,还可以控制景深的大小。 知道什么叫景深以后,大家自己做一个练习:使用同一台照相机,同样焦距的镜头,拍摄同一个物体,对焦在同一点上,使用两个以上的光圈值各拍摄一张照片,对比一下使用不同光圈值的时候,清晰范围哪一张多一些、哪一张少一些。其实,这就是上一课我们的练习之一。请看下面两张图:这张使用3.5光圈:这张使用11光圈: 再看两张近一点的:使用3.5光圈: 使用11光圈: 我们可以发现:使用不同的光圈,景深的大小是不一样的。光圈大的时候,景深比较小;光圈小的时候,景深比较大。甚至,焦点位置不一样,清晰的范围也不一样,下面两张图,都是使用3.5光圈,一张对焦在近处,一张对焦在远处: 现在我们来归纳一下使用光圈的规律:如果我们希望拍摄的主体前后都非常清晰,也就是说景深比较大,例如拍摄风景的时候,或者拍摄留念照片的时候,前面是人物,背后是景物,对焦在人物上,需要清晰的范围比较大,那么我们就要尽量使用比较小的光圈,例如11、16甚至22的光圈。同时,由于后景深比较大,我们可以尽量在保持人物清晰的时候,景物也比较清晰。如果我们只希望主体清晰,其它前后的东西都模糊一点,以便突出主体,例如拍人像特别是大头像的时候,最好就是头像清楚,背景模糊了最好,这时我们需要小景深,那么就要尽量选择大光圈,例如5.6、4光圈。记住:光圈大,景深小;光圈小,景深大。或者换一个更浅白通俗的说法:数值小,景深就小;数值大,景深就大。再来看看快门的选择。自动照相机上一般都有“快门先决”这个功能,就是我们自己选定一个快门,照相机帮我们选择相应的光圈。不同的快门,有什么不同的效果呢?我们看看下面这两张图:我们看看这两张照片:这一张的拍摄参数是:曝光时间1/60s光圈7.1 这张的拍摄参数是:曝光时间1/400s光圈2.8同样拍摄速度相近的汽车,一张的汽车比较清晰,另一张是模糊的。它们的曝光量是大致相同的,但是曝光组合不同。最关键的就是快门速度不同。快门速度高的,图像就被凝固住了,看上去清晰;速度低的,图像就模糊了,那是因为在快门打开到关闭这个曝光过程中,物体一直在运动着,留下的影像就是变化的痕迹,于是模糊了。 于是我们得出一个结论:如果拍摄运动着的物体,快门速度就要选择高速的。到底要多高的速度才合适呢?一般的规律是:拍摄走动的人物,起码选择1/60秒以上;拍运动着的自行车,起码1/125秒以上;拍运动着的汽车就要1/500秒以上。为什么要说“以上”呢?这是因为影像模糊的程度不仅仅跟物体运动的速度有关,还跟物体运动的方向有关,跟拍摄的距离有关。如果大家有时间,可以拍两张图片:一张拍摄的是汽车横向运动的,一张拍摄汽车纵向运动的。大家可以看到,拍摄横向运动比拍摄纵向运动的快门速度要更高才能清晰。再来看下面这张图,一个物体的距离近,一个物体的距离远。我们可以看到距离越近,模糊的程度越大,也就是说需要越高的速度才可以拍清晰一点。快门的选择还有一个很重要、很基本的条件:你的镜头的焦距。我们先看看下面这两张图:都是200mm的焦距,一张快门是1/30秒,一张是1/200秒: 同样的景物,使用同样的焦距,但是速度不同,结果也不同:一张可以看出有手抖的现象,另一张没有。原来从一般人手持照相机拍摄的过程中,摄影的行家们总结了一个规律,就是要保证照片的清晰,快门的速度不能低于镜头焦距的倒数,否则就很容易由于手抖而造成模糊。意思就是说:如果你使用50mm焦距的镜头,快门速度就要在1/50秒以上,也就是选1/60秒以上(因为大多数照相机没有1/50这个速度值);如果你使用100mm焦距的镜头,那就要选择1/125秒以上的速度。这个规律是不论你拍摄什么物体都要注意的,除非你使用三脚架。从这点上来说,三脚架是非常重要的。用了三脚架,只要你不是拍动态物体,速度几乎是没有限制。讲了那么多,有没有晕头转向?其实并不复杂,我们归纳一下:选择速度,首先根据你的镜头焦距来定,然后再看看是不是拍摄动态物体,最后看看物体运动的方向以及距离的远近,选择的标准是“宁高勿低”。一般情况下,镜头焦距就决定了你快门速度。使用变焦镜头的朋友,需要留意焦距是在什么位置。简单点来说,就是焦距的倒数、是否动态物体、物体运动的方向。其实,任何规律都是可以打破的,只要符合你的拍摄意图。请看下面两张图: 一张使用了高速快门凝固了水的动态,另一张却利用了水的流动,让水的轨迹变成了线条。再看看不同速度的不同效果: 看完这一小节,要求大家最好用自己的照相机,再次按照:1、光圈先决拍摄两张不同的静物照片;2、快门先决拍摄两张不同的动体照片;3、同一个焦距、不同速度拍摄两张同一景物照片。这几个要求,重复以上所有图例的拍摄,亲身感受一下,在这个帖子下面跟帖。没有这个感受,你会记不住这些规律的。学习拍摄,重在实践。下一节我们小结本课内容。小结这一节我们谈了下面这些内容:1、照相机的种类:数码机和传统机,便携机和单反机;2、照相机的控制:全自动档、光圈先决(A/Av)档、快门先决(S/Tv)档和手动(M)档; 3、照相机的光圈和快门:光圈用来控制镜头通过的光量的大小,快门用来控制曝光的时间。4、光圈和快门的选择:光圈的数字大,光圈小;数字小,光圈大。每相邻两个光圈值,光圈相差一档。光圈还可以用来控制景深的大小:光圈小,景深大;光圈大,景深小。或者这样记:光圈数字小,景深小;数字大,景深大。快门的单位是秒,每相邻两个快门的速度,曝光时间相差一档。当拍摄速度快的物体的时候,速度就要选择高一点。镜头的焦距长,快门的速度就要高一点,一般选择快门的速度是镜头焦距(毫米)的倒数。我们还可以把这些规律应用在日常拍摄上:1、拍风景的时候,尽量选择小光圈,让景深大一点,好让前后的景物都清晰;拍人物尤其是大头像的时候,尽量选择大光圈,突出主体,虚化背景。如果要把风景和人物都拍清楚,不要选择太长的焦距,尽量选择小光圈而速度不能太低,防止手抖。2、拍摄动态物体的时候,速度要尽量选择高一点,速度不要低于镜头焦距的倒数。拍横向运动的时候,速度要比拍纵向运动时高。至于镜头的运用、怎么测光、如何构图等内容,有请其他的讲师为大家讲述。摄影基础教程2测光与曝光第一节测光表及其工作原理 我们现在用的照相机绝大部分都有测光功能,所以在这里仅介绍相机所带的测光功能。如果你的相机没有带测光功能的,而你又没有单独的测光表的话,那只能建议你参考胶卷盒上面的曝光量,并且在实际拍摄中不断的积累经验了。我们要用好测光功能就应该先简单了解一下测光的工作原理:光线照到被摄物体上然后反射到相机上,相机上的测光元件就会测出光线的强度,然后给出相应的快门和光圈组合值。如果我们按照这样的组合值进行曝光,最后照片出来的结果是测光对象在照片中的平均亮度刚好等于“中灰”(“中灰”的概念见名词解释)。上面这句话对初学者可能有点难理解,但我们可以通过以后的课程的实践中去把它弄明白。现在的相机一般都会有“全画面测光”、“偏重中央测光”、“点测光”这三种测光功能中的部分或全部。(以上三种功能的介绍可参阅相机的说明书)。上述三种功能虽然测光的范围以及侧重点有所不同,但其结果都是把被测体反映成“中灰”的亮度。所以请大家记住,无论多高级的相机都是一个“傻瓜”,因为它根本不会知道它所测的对象是什么,它只会告诉你把它所测的对象拍成“中灰”的曝光组合。这节的内容并不多,但我希望各位能够尽可能的理解如果完全按照相机所提供的曝光组合去拍摄将会得到怎样的结果。名词解释:中灰:中灰是指从纯黑到纯白平均过度的灰介的中间值。举个例子:电脑上黑色的灰度是0,白色的灰度是255,那么中灰的灰度就是128。中灰示意图:名词解释:全画面测光:一些相机上也称为“n分区平均测光”,“矩阵测光”等,它的功能是测出整幅画面的亮度,然后通过运算取其平均或加权平均值。偏重中央测光:属于加权平均测光,简单来说就是以画面中央约20%~30%的画面的测光值为主,其余周边部位的测光值为辅。很多手动的单反相机都只有这种测光功能,例如nikon的fm2、fe2、fm10,milonta的x300、海鸥和凤凰单反的大部分型号。点测光:是指只测量画面中极小的一个范围(约为画面的3%~5%)的亮度。一般比较高级的单反相机和普通的数码相机会有此功能。本节作业:1、说说你的相机有几种测光功能(如“全画面测光”、“偏重中央测光”、“点测光”等)2、拍白米:1)在一张白纸上面洒一堆白米(没有白米面粉也可以),然后对着白米拍一张照片。要求取景范围在白纸以内,在阳光下拍摄,不能使用闪光灯。如下图:2)照片拍完以后用photoshop去色,但不能调整亮度、对比度等。如下图:3)把去色后的图用photoshop把对比度调为-100。如下图: 最后将上述三张照片做成长边不大于400象素的图片上传,并简单写一下你拍摄时的想法和拍摄的过程,如果出来的结果跟你所想象的有很大的出入,请结合测光的原理想想为什么。本节要求阅读摄影书籍中有关“倒易律”(也有书称“互易律”)的内容,不明白的可以在作业中提问,但不会在本章教学中单独讲“倒易律”。只使用数码机的朋友可不看有关“倒易律失效”的部分。每节小tips:拍夜景的曝光一般拍夜景应该使用三脚架,如果实在没有脚架可以把相机放在稳固的地方,使用“自拍”功能拍摄。拍摄时可以采用全画面测光,使用光圈优先模式。一般相机以及数码单反建议把光圈设在8~16光圈左右,普通数码相机可以把光圈值设在比最大光圈值小3~4挡处。对于一般城市的夜景不用进行曝光补偿都能得到比较好的效果。第二节真实的反映被摄对象的灰度在上一节中,讲了一下相机测光的工作原理和按照测光值拍摄所得到的效果。要大家做的作业目的是为了对测光的结果有一个感性的认识,以便更好的理解这一节的内容。首先,我们先说以下为什么要把测光表做成按测光值曝光就得到平均亮度是中灰的照片呢?因为自然界中一般景物都有明、暗的区别,如果照片的平均亮度是中灰,那么就能在比较好的表现出明、暗的过渡。然而在实际的拍摄中,我们面对的画面并非上面所说的,例如:雪景、透着亮光的森林、日出日落等等,那么,我们怎样在这样的情况下真实的反映出被摄对象的灰度呢。一般有两种比较常用的方法:一、对着相同光照条件下“中灰”的物体测光,再按照测光值曝光。Kodak公司出的灰板就是标准的“中灰”,但是我不主张大家去买块灰板回来用,除非你是专门搞静物摄影的。你可以想象一下,如果我们拍风景要对这这块灰板来测光,要有人帮你拿着它跑到你要拍得景物的地方,让你测光后再走开,那是多么愚蠢的事。其实自然界中很多颜色都比较接近中灰的,例如:翠绿的草地,手背的皮肤(黑人和白人除外)等等,这就需要大家平时多点观察了。二、白加黑减。概括的说就是:测光对象比“中灰”白就比照测光值增加曝光,测光对象比“中灰”黑就比照测光值件事曝光。至于增加(减少)多少正是这一节主要讲的内容。我弄了一块彩色标板。如下图: 然后把它用photoshop去色,就得到了不同颜色所对应得灰度。如下图: 接着用我的相机对着接近“中灰”的物体用全画面测光模式拍一系列照片:按照测光值拍一张,然后每减1/3或1/2档拍一张,直到拍到-4档左右,再每加1/3或1/2档拍一张,直到拍到+4档左右。如果你的相机的加(减)曝光功能没有4档这么多,你可以用手动档去实现(这个第一章已经讲过了)。最后把每一张照片的反差调到最小,并把它做成200x200左右的小方块,在它上面标上加(减)曝光的量。如下图:再用拍摄的结果与标板的灰度对比(可以用photoshop的吸管工具吸取色块看它的灰度值),找出最接近的一块,就可以知道对着相应颜色的物体测光需要加(减)多少曝光。如下图: 应用方法:对着你需要的对象测光,然后找出标板中与你所测对象近似的颜色,再根据标板上的加(减)曝光量进行加(减)曝光。因为每一种胶卷(CCD、CMOS)的特点都不同,所以应该用自己的器材进行上述的试验。例如:我的coolpix4500欠曝得宽容度就比过曝得宽容度大很多。我们应该多看多拍并多加总结,就可以比较清楚的指导拍摄什么对象是需要加(减)多少曝光,做到胸有成竹。下面就根据不同的测光模式来说一下具体操作的方法:1、点测光:只要点测画面中你需要重点表现的对象,然后根据它的颜色决定将加(减)曝光量。例如:你要拍雪景,并且要真实反映某一部分光照条件下雪的灰度,你可以点测你需要真实反映的部位,并决定加(减)曝光量,最后进行曝光。2、偏重中央测光:如果你有变焦镜头,可以先调到最长焦处,尽可能的让你测光的对象占满整个画面,测光后决定将加(减)曝光量,并记住加(减)曝光后的曝光组合值。然后重新构图,在根据先前所得到的曝光组合值进行曝光。如果你没有变焦镜头,或者变焦镜头焦距不够长,就应该让测光对象尽量在画面中间,再根据该对象跟画面周围的亮度关系确定加(减)曝光量。需要注意的是很多变焦镜头在不同的焦段最大光圈值是不一样的,一定要搞清它们的关系。3、全画面测光:基本上同“偏重中央测光”的操作。量外如果拍摄背景比较单一的东西,还可以这样做:例如,拍摄雪地中的一座小屋,假设小屋占的画面面积的1/5左右,而它的亮度应该是比中灰-1档曝光,雪地占了画面面积的4/5,它的亮度应该是比中灰+2档曝光,这样,我们可以进行计算:-1*0.2+2*0.8=+1.4。我们就可以根据全画面的测光值增加1.3或1.5档进行曝光了。上面的方法有些是很多摄影书上有介绍的,有些是我自己根据拍摄时的情况用过而且比较有效的。要对曝光胸有成竹,关键是要善于总结,如果只拍不总结是不会有进步的。本节作业:1、找一块彩色标板,然后按照我上面所说的办法去找出相关颜色所对应得增减曝光量。(如果你需要上面的那块标板,可以给我发纸条)2、尝试拍一些不同光照条件下,不同颜色的东西,看看是能否得到你想要的结果。本节要求阅读摄影书籍中有关“宽容度”的内容,这对理解下一节的内容有帮助。每节小tips:拍摄雨景拍摄雨景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但是不一定都能拍得好。首先,雨天的光线变化比较大,要勤测光。第二,雨天景物反差比较小,要注意适当减少曝光量,以获得反差较大的画面。第三,快门速度以根据雨的大小1/8~1/30为宜,太快只拍出雨滴,没有动感,太慢则画面布满杂乱的线条。第四,要拍出一条条的雨丝,就应该选择适当逆光的位置和比较深色的背景。第三节 按照自己意愿曝光上一节的课程有不少学员说比较难理解,这是比较正常的。因为有不少学员是基本上没有怎么看过摄影方面书籍,也基本没有尝试过自己控制曝光,而是一直在用相机的自动档。但我希望大家能够改变一下上述的习惯,在不是太赶时间的时候尽量用一下光圈优先或手动档,并尝试一下使用曝光补偿功能。通过这样来习惯对曝光进行控制,通过实践能更好的理解摄影书籍或本教程的内容。上节说了怎样真实的反映被摄对象的灰度,但是这只是控制曝光基础,因为即使同样颜色的物体在不同的光照条件下会反映出不同的灰度,同样的颜色、质感的物体在不同的曝光条件下出来的结果也有很大的差别。因此,要做到按照自己意愿曝光就需要进一步了解自己所用的胶卷(CCD)的特性。下面先介绍胶卷(CCD)两个比较重要的特性:一、色彩还原特性(这是我自己编出来的名称,因为我手头上的资料都没有这样的说法)同样的颜色物体在不同的曝光条件下会得出不同的颜色。我把按照真实反映物体灰度的曝光所得到的颜色称为该物体的“标准颜色”,因为它跟我们对该物体的主观印象是一致的。有不少摄影初学者会问:为什么我拍出来的照片的颜色和我看到的不同呢?这是因为我所用的胶卷(CCD)的色彩宽容度比我们的眼睛的色彩宽容度少得多,再加上我们对所见事物主观印象,所以就会感觉所见非所得。因此我们应该学会“用相机的眼睛看事物”。二、影调宽容度很多物体表面都不是光滑的,这样就会产生出不同的影调。胶卷(CCD)在不同的曝光条件下所得到的影调的效果是不同的。在按照曝光结果为“中灰”的情况下,得出的影调是最丰富的,在此基础上,随着曝光量的增加(减少),所得出的影调越来越少,直到完全看不出影调。影调对于一张摄影作品来说是相当重要的,它能反映出被摄对象的质感,达到“于细微处见精神”的效果。下面就介绍一下怎样测试你的胶卷(CCD)的色彩还原特性和影调宽容度:一、测试色彩还原特性:对各种颜色的物体进行试拍,先按照能真实反映其灰度的曝光组合拍摄(具体方法见上一节内容),然后再此基础上每加(减)1/3或1/2档拍一张,大概拍到+-4档左右,颜色浅的增加曝光可以少拍几张,但减少曝光要多拍几张,颜色深的则反之。然后我们就能够知道我们用的胶卷(CCD)在不同大曝光条件下的色彩还原特性,从而知道要表现某种颜色时所需要补偿的曝光量。在测试时也可以用彩色标板进行试拍,我的打印机刚好罢工了,时间又比较紧,所以偷懒对着显示器试拍,而且拍的数量也很少,只是供大家参考而已。如果大家要试拍可以把标板打印或冲洗出来,再均匀的光线下拍。试拍示例:没有补偿 -1档补偿-2档补偿 +1档补偿+2档补偿 二、测试影调宽容度:找一件质感比较粗糙,颜色接近中灰的东西(我用的是毛巾),在比较均的光线下按相机测光后给出的曝光值拍摄,然后在此基础上每加(减)1/3或1/2档拍一张,大概拍到+-4档左右,这样我们就可以知道我们用的胶卷(CCD)在不同的曝光条件下所反映出的影调情况。示例中为了节省篇幅,只上几张图。试拍实例:没有补偿+1档补偿+2档补偿 -2档补偿-3.7档补偿实际应用: 在实际拍摄中,对画面的想象是非常重要得一个步骤。我想用一个拍摄的例子来说说如何按照自己的意愿进行曝光1、我把一只玩具熊放在窗边,我拍摄的位置在侧光位,这时反差比较大。2、分别点测小熊的亮部和暗部,分别得到的曝光值是f/3.2,1/30s和f/3.2,1/250,曝光量差了三档。如下图:3、这时,我想是否按照两者的平均值曝光。如果按照平均值曝光,明、暗两端的影调都能比较好的反映出来,但是暗部的颜色会变成褐色,而且调子还是偏重(上面那张图的效果)。如果在平均值的基础上加1/3档曝光会是怎样的结果呢?跟据我自己的经验,暗部还能看出一点桔黄色但稍偏褐色,亮部基本能还原桔黄色,局部很小的地方会发白。除了局部高光部分,应调都能比较好的放映出来,调子比较明快。我决定按照这个曝光值进行拍摄,放弃高光部位的一些颜色和影调。于是我拍了一张,跟我所想的结果基本一致。如下图:4、为了作比较,我多拍了两张,第一张点测亮部,并按照测光值曝光,结果暗部颜色完全变成黑褐色,但影调还是比较丰富,如果后期处理好还是可以用的。如下图: 第二张点测暗部,并按照测光值曝光,结果亮部全部发白,而且影调消失,即使后期处理也相当困难。如下图:我觉得要能够按照自己意愿曝光,首先要熟悉自己所用的胶卷(CCD)的特性,其次要在拍摄前认真思考,想想你需要的是什么画面,如何得到这样的画面,画面光比太大(超过宽容度)时应该怎样取舍。拍完之后看看结果跟你想象的有多大的出入,分析一下是什么原因造成的。这样,通过不断的拍摄和总结,就能够得心应手的控制你的相机,拍出你想得到的照片了。另外,我自己做了一个拍摄记录表,一般如果不太赶时间的话,我都会对每张照片的参数进行记录。记录时不能仅仅记录快门和光圈,仅记录上面这两个参数是没有多大用处的,还不如记录光圈值和曝光补偿量。如果需要这个记录表的可以给我发纸条,表格是用excel做的。这一章的课程基本讲完了,谢谢大家的捧场。如果上述内容有什么不妥之处,请各位及时指出,以便改正。 章节以外的感想:这章原来想分四节讲的,但发现要讲的东西只有三个部分,很难拆成四块,所以用了三节就讲完了。这一节我想说说自己玩摄影的体会和一些看法,希望能对刚入门或准备入门的色友提供一些参考。我真正开始玩摄影是98年大学毕业前,为了拍毕业照把平时炒更赚回来的钱卖了一台海鸥DF2-ETM和28-70的变焦头。从这开始,便一发不可收拾。开始也没有看什么书,更不用说倾向于哪种摄影风格了,反正喜欢拍什么就拍什么,而且特别喜欢用小光圈。如是玩了半年左右,有一个朋友给了几本很旧的摄影书我,那时才开始明白什么情况下应该用什么样的光圈,也渐渐明白测光表是个“傻瓜”。接下来,武器换了几批,胶卷从负片升级到反转片。近两年,我开始厌倦了那种烧胶卷式的拍摄方式,两年前买了一台E4500数码,到现在(包括借给人用)才拍了不道4000张,自己都觉得有点浪费。后来干脆把所有自动的机身、镜头全部卖光,静下心来慢慢想,慢慢拍。我觉得像一般的发烧友,摄影只是一种爱好,而不是赚钱的手段。既然是爱好,就可以玩得更潇洒一些,玩自己喜欢的,不必像职业摄影师那样,要为卖作品而烦恼。有位朋友说,他自己本来喜欢拍风景,但现在已经改拍其他题材了,原因是现在风景的作品很难获奖。我觉得他这样真的很累,我认为摄影作为一种爱好,主要的目的是为了在业余时间放松自己,陶冶情趣,如果是为了拿奖,那就太过功利了。所以我觉得玩摄影应该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玩,不用拘泥于什么形式,你既可以用lomo随意拍摄,也可以用大幅机慢慢控制透视,既可以用长炮打鸟,也可以用微距拍些花花草草。不要介意别人的眼光,最重要的是自己在摄影之中找到乐趣。有些大师们看不起喜欢玩器材的人,其实玩器材也是一种乐趣。我想说说我对玩摄影的一些看法:首先,作为业余爱好,要玩得有度。这个“度”既包括时间,也包括金钱。我们毕竟不是靠摄影吃饭的,所以不要把过多的时间和金钱投入进去,以免误了正事。在投资方面有量力而为,如果为了一只镜头把一年的积蓄投进去,那就有点过分了,这样摄影就会成了我们的负担。第二,根据自己的特点购买器材。因为每个人的性格都不相同,所以对摄影的题材和风格方面都有不同的取向。因此,刚刚入门的朋友不必一下购入大量的器材,可以先卖一台机身和一只常用视角的变焦镜头,然后再拍摄中找到自己的喜欢的风格和特点,在此基础方升级器材可以避免不必要的投资。第三,要用轻松的心态去对待摄影,不要过分的要求自己要出什么作品,更不要去和别人比什么器材。下面我想说说自己玩摄影的态度。我的性格比较喜欢静,不太喜欢很热闹,很快节奏的东西,因此我不太喜欢抓拍。虽然,我最欣赏的是布勒松的作品,但是却喜欢亚当斯的摄影方式。这就是我放弃自动相机和镜头的原因,可以慢慢的对焦,慢慢的测光,想象一下拍出来的画面,当你去冲印店里取胶卷时,那种期待的心情是用数码所不能比拟的。当然,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想法,也许有人会认为我的态度是不思进取。所以,我写这些的目的只是让大家从中得到一点启示。再次谢谢大家的捧场,并祝各位中秋节快乐 摄影基础教程3景深在讲“景深”原理之前,我想让各位学员先看看下面两组照片。然后思考最下面的问题! 以上图片鸣谢星光临时模特、阿宽的器材。问题 1、你喜欢哪张照片?2、说说你喜欢那张的原因?景深原理1、景深的认识你在拍摄的时候是否遇到这样的问题:怎么大家都是拍摄同一朵花,为什么别人拍摄的会这么清晰,而自己拍的只是花的某一点清晰?为什么我在取景器看到的图像只有很小的一部分清晰,而拍摄出来的图像效果不一样?……那是因为你没有了解到相机在拍摄时光圈的变化使得景深发生变化给图片带来的效果变化。我们先通过了解镜头表面的数字显示来了解景深。镜头景深标志(以旧款定焦镜头为例,现在新的自动准焦镜头已经简化了很多,有的甚至取消了景深标尺) 在图中,我们看到靠近蓝色线的那是“光圈数值”;绿色线的就是景深标尺;而红色线的就是对焦距离标尺。那么他们三者之间的关系又是怎么样的呢?请看下图解:首先,我们现在物体的准焦距离是≈0.75m,如果光圈值定在f/22时,最近有效拍摄距离的物体清晰距离为0.4m,而最远的有效拍摄距离的物体清晰距离为无穷远(红色标记);如果光圈值定在f/8时,最近有效拍摄距离的物体清晰距离为≈0.56m,而最远的有效拍摄距离的物体清晰距离≈1.2m(绿色标记)。如此运用,我们就可以在对物体准焦之后,定下了要拍摄的曝光光圈值,我们就可以通过景深标尺来知道我们将要拍摄的照片其清晰范围大概会在哪里了。这个一定要通过多实践拍摄来理解,因为这对如何合理运用景深来拍摄到一幅物象清晰合理的照片有好处。2、什么叫做景深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叫做景深?景深就是被拍摄物体准焦平面处的景物,在胶片上会形成清晰影像,在焦平面的前方某处到其后方某处有一个范围,其内的景物都能形成清晰影像,这一范围称为景深。(是不是感觉很难理解啊?呵呵呵……那就看看就算了,做饭不需要知道米怎样种出来) 再往下看下面内容的时候,请大家先看看以下这幅“景深原理简图”(这幅图片只是让大家知道景深形成的大致原理,图片的精度是存在缺陷的,所以大家只需要理解就可以了。有兴趣的学员,我们可以在以后进一步探讨。)请大家了解图中的几个术语“前景深”“后景深”“物距”“弥散圆”“视角”“前焦深”“后焦深”知需要在心中大概有点印象就可以了!如果对上图有所了解后,请再看网友笨刚转贴色影无忌网站“关于光圈值变化时景深是如何产生的”图片(个人认为这个对于初学者不重要,有兴趣的可以了解一下)。不知道大家在以往拍摄过程中有没有发现,在光圈不变时,当物体靠近镜头和远离镜头,那段在物像(被拍摄的物体叫做物像)平面前方和后方的清晰范围都不一样?这就是影响景深的一个因素——物像距离(简称:物距);当物像不变时,光圈变化,物像平面前方和后方的清晰范围也不一样,这也是影响景深的另一个因素——光圈值;物距不变,光圈值不变,但所使用的镜头焦距改变,物像平面前方和后方的清晰范围都不一样,这个就是第三个影响景深的因素——焦距。还有一个影响景深的因素——弥散圆直径,在成像焦点前后,光线开始聚集和扩散,点的影象变成模糊的,形成一个扩大的圆,这个圆就叫做弥散圆。不同面积的胶卷所用的相机镜头就会有不同的弥散圆直径。弥散圆对于使用者来说不是一个很重要的理解因素,所以在基础教学中就暂时不作解说。只要大家知道影响景深的那三大因素(物距、关圈值、焦距)就可以了。那么,上述的三要素对景深是如何改变的呢?有没有一个规律呢? 我们可以这样粗略作一个归纳,便于理解。物体距离越短,景深范围越小,反正则反;光圈值越大,景深范围越小,反之则反;焦距越长,景深范围越少,反之则反。思考一下: 1、如果你手头上拿着的只是手动对焦镜头相机,烈日当空情况下,而你当时正在抓拍新闻人物采访的片子(又或者你正在扫街拍摄人像)。那么你会怎样作才能保证最大可能拍摄到清晰的照片呢?2、观看以下图片,下面的图片中对焦物体的距离没有改变,假设当时的曝光的量是相等的,那么有什么数值改变了?(第一、二章课程复习已经本章的认识) 在上一节,我们对景深的形成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不过相信大家对第二节的内容不是很“感冒”。毕竟,单通过看理论性的文字是很索然无味。下来,跟大家讲讲在拍摄的时候如何操作才能得到恰当的景深。一、观察景深变化很多初学者都会有这样的体会。在取景器看到的图像跟拍摄出来的图像效果不一样。原本取景器看到不清晰的背景,但在拍摄出来的照片背景却很清晰;原本拍摄花朵的时候,从取景器看到只有花朵是清晰的,但拍摄出来的照片,却连周边和后面的景物都变得清晰了……这是因为大家除了不了解光圈变化带来的景深变化之外,还有就是不懂得如何使用单反机上面的景深预测功能。(快去看看自己的相机,看看景深预测按钮在哪里吧)一般很多单反机都有景深预测功能,一般分机械式带动方式(尼康和宾得、康泰时等单反机所采用)和电子启动方式(佳能和美能达、奥林帕斯等镜头没有光圈调节环的相机)。当大家在定好光圈和快门曝光组合后,按住景深预测按钮,通过取景器,我们就能直接看到被摄物体前后的景深范围是怎样的了,这也是最后拍摄的景深效果; 还有一种方法适合机械带动方式镜头,但机身和镜头没有景深预测按钮的相机。先定好光圈值,然后把镜头旋转至拆卸位置但不把镜头和机身分离,此刻可以通过观看取景器观看到拍摄时的景深效果。当然,数码机可以即拍即看,所以如果不是要求景深效果要达到何种要求,直接拍下后看就够了。二、景深运用在第一节的课程中,对那两张图片的个人感官评定,大家都认为这两张图片主体“突出”。 简单地说,景深起到的作用是:突出主体、简洁画面、使拍摄主体清晰。怎么样的景深才是符合作品要求的呢?“符合作品要求”是没有千篇一律的死框框,不同的创作思维就有不同的技巧运用,所以,这里没有规定的死要求,只有作者认为自己怎么创作就怎么选择。下面所说到的只是几个景深运用例子,只是供大家去实践和体会。a、超景深:超景深不是说超出景深范围,只是理解为最大幅度运用镜头景深范围获得最大景深的拍摄效果。 超景深运用起来不是很复杂第一,拍摄者必须了解你要获得前景深的最近范围;第二,不用理会被拍摄的主体是否在准焦平面之内,只要是在景深范围内就行了;第三,调节焦点,使无穷远点焦点刚好在景深范围内,而且尽可能使前景深能覆盖在最近镜头的物体距离之内。如图所示:镜头景深标尺图镜头景深标尺图中,物体准焦距离约0.8m,如果我们要获得最大景深范围,那么我们就一定选择最大光圈数值F22,此时我们通过标所指示景深范围是0.4m-∝远。但如果被摄物在2.5m处,那么此时的景深范围大概是0.7m-∝远。比较上述两个准焦的距离,你会发现它们都在景深范围内,但前者的景深范围要大于后者的。 也就是说我们想获得最大景深范围,考虑的是∝远-(景深范围内)最近的物距距离,而不是被拍摄主体的准焦距离。当然,我们在拍摄的时候要懂得取舍。景深示意图如景深示意图中所示,物体只要在景深范围内,就可以根据自己的创作需要来决定被摄物体所处的位置。  b、景深预测曝光:运用这个技巧多是在拍摄微距和人像。此操作是为没有景深预测功能的相机而设。先分别准焦前景深和后景深,分别看前后准焦点的距离,再调整焦点在前后景深距离之间的中间位置(严格来说应该是中间位置往前景深距离调前一点点)。调整光圈,使光圈值所形成的景深范围符合或者接近所需的拍摄景深范围,采用光圈优先(Av)或者手动曝光功能来进行曝光。  c、假柔焦:其实就是在同一底片曝光两次或以上,第一次把准焦点在景深范围内,第二次准焦点定在景深范围之外。多重曝光的每一次设定曝光值请参考多次曝光使用技巧说明。(至于这种技巧,在今年摄影沙龙中举办的荷花摄影比赛中,就有人采用此技巧) 补充:这就是运用上述曝光技巧所拍摄的图片,作者:诺啊????思考: 1、如果你手头上拿着的只是手动对焦镜头相机,烈日当空情况下,而你当时正在抓拍新闻人物采访的片子(又或者你正在扫街拍摄人像)。那么你会怎样作才能保证最大可能拍摄到清晰的照片呢?在第三章的前三节课中,我们对景深的形成、景深的运用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那么,作为一个初学者,我们在拍摄过程中,应该怎么才能拍好一张照片呢?拍好一张照片又必须具备些什么条件?这恐怕是大家最关心的话题。在摄影上没有过硬的基础,不管你拥有很高的艺术天份,不管你的相机是何等的高级何等之贵。你不能拍摄出一张曝光正确的照片,那么你的作品就不及格,算不上是好的作品。要拍摄好一张照片,你必须具备以下基础条件:1、对所使用的相机功能必须了解,而且懂得什么时候采用什么功能来进行拍摄。2、知道不同的快门速度会对被拍摄物会产生怎么样的效果。请看看以下运用不同快门速度拍摄的图片所产生的效果慢速度快门拍摄的水流的形态 慢速度快门拍摄下的夜景 快速度快门拍摄的水的形态 3、知道运用不同光圈值时被拍摄的画面会有什么变化,也就是要知道景深的变化。请照看以下图片在不同光圈值所产生的景深变化大光圈值拍摄的风景(超景深拍摄的例子) 大光圈值拍摄的人像 小光圈值拍摄的人像 小光圈值拍摄的植物 4、根据环境光线、物体反光的强弱,定出合理的光圈和快门组合以获得曝光正确的照片。5、懂得在拍摄照片的时候如何稳定相机以获得清晰的照片。上述5点,是初学者必须要掌握的。这好比小孩子学走路,首先要懂得掌握身体的平衡,而后再迈开两脚,,,,到了可以走的稳稳当当的时候,你就可以学着怎么才会跑得比别人快。至于如何运用不同的镜头来拍摄人像或者风景才比较合理、如何构图、如何运用色彩的对比才会增加和面的吸引力等等,这些都在以后的课程中会讲道。多大焦距的镜头、多长距离的对焦、多大的光圈口径这三者相互的关系是怎么影响景深的,大家可以通过“网易摄影沙龙”QQ群中的“共享”下载《景深自动对照表》来了解。最后,再简单地总结一下第三章《景深》的内容。如何理解光圈、对焦距离、焦距这三者对景深变化的影响。 引用网友:(829150)在给我的回复来总结我觉的对与初学者来讲应该就是总结为:光圈大=景深小;光圈小=景深大;物距小=景深小;物距大=景深大;焦距长=景深小;焦距短=景深大;当然,任何一个等式都是在另两个影响因素不变的前提下...要熟练操作景深范围,个人觉的这还是需要一定的时间和经验...在课程中如有什么错漏的地方,请大家指正。祝大家拍到好作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大家都在看
近期热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