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1478655
大小:30.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10-22
《电气基础问答(一)》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电气基础问答(一) 1、对10kV变(配)电所的接地有哪些要求? 答:变压器、开关设备和互感器(PT、CP)的金属外壳,配电柜、控制保护盘、金属构架、防雷设备、电缆头及金属遮栏等。对接地装置有下列要求: ①室内角钢基础及支架要用截面不小于25×4mm2的扁钢相连接做接地干线,然后引出户外,与户外接地装置连接; ②接地体应距离变(配)电所墙壁三米以外,接地体长度为2.5米,两根接地体间距离以5米为宜; ③接地网形式以闭合环路式为好,如接地电阻不能满足要求时,可以附加外引式接地体; ④整个接地网的接地电阻不应大于4欧。 2、怎样连接不同截面,不同金属的电缆芯线? 答:连接不
2、同金属,不同截面的电缆时,应使连接点的电阻小而稳定。相同金属截面的电缆相接,应选用与缆芯导体相同的金属材料,按照相接的两极芯线截面加工专用连接管,然后采用压接方法连接。当不同金属的电缆需要连接时,如铜和铝相连接,由于两种金属标准电极位相差较大(铜为+0.345伏,铝为-1.67伏)会产生接触电势差。当有电解质存在时,将形成以铝为负极,铜为正极的原电池,使铝产生电化腐蚀,从而增大接触电阻,所以连接两种不同金属电缆时,除应满足接触电阻要求外,还应采取一定的防腐措施。一般方法是在铜质压接管内壁上刷一层锡后再进行压接。 3、防爆电气设备竣工验收时,应详细验收什么项目? 答:防爆电气设备竣工
3、验收时,必须注重以下几点: ①验明“防爆合格证号”; ②防爆电气设备应在类型、组别、纸别,符合设计; ③防爆电气设备在外壳应无裂纹、损伤、接线盒应紧固,且固定螺栓和防松装置应齐全; ④防爆充油电气设备,油箱等不应渗漏油,油面高度符合要求; ⑤电气设备多余的进线口,应按规定作好密封; ⑥电气线路的密封装置的安装应符合规定; ⑦安全火花型电气设备的配线工程,其线路走向标高应符合设计,线路应有天兰色标志; ⑧电气装置的接地或接零,应符合规定,防静电接地,应符合设计要求。 4、成套手车柜的安装应符合什么规定? 答:应该符合以下规定: ①手车推拉灵活轻便,无卡阻碰撞现象;
4、 ②动静触头中心一致,接触紧密,手在推入工作位置,符合产品要求; ③二次回路辅助开关的切换接点应动作准确,接触可靠; ④机械闭锁装置应动作准确可靠; ⑤柜内照明齐全; ⑥安全隔板开关灵活,随手车柜的进出而相应动作; ⑦柜内控制电缆的位置不应妨碍手车进出,并牢牢固定; ⑧手车与柜体间的接地触头,应接触紧密,手车推入柜内时,其接地触头应比主触头早接通,拉出时相反。 5、配电盘(柜)安装前的准备工作? 答:配电盘(柜)安装前应该做如下准备工作: ①配电盘的安装应在室内粉刷完毕,基础达到要求强度,清扫干净后进行; ②配电盘在安装前应进行检查验收,查核配电盘的型号,盘内的电器
5、元件是否符合要求,有无机械损伤; ③基础型钢应配合土建下好埋件,基础型钢顶面应高出地平面1020mm,同一场所同一水平面上的基础型钢的水平误差不应超过长度的1/1000最大水平误差不应超过5mm,小车式配电柜的基础型钢应与屋内地面相平。 6、怎样修理异步电动机转轴的一般故障? 答:修理异步电动机转轴故障应注意: ①转弯曲:将转子取出并根据具体情况加以校正; ②轴的铁芯档磨损:则应在铁芯两端的轴上开一个环开槽,再放入两个弧形键并与轴焊在一起; ③轴颈磨损:一般可在轴颈处落花处理。如果磨损严重,也可在轴颈处用电焊堆积一层,再用车床加工至要求尺寸; ④轴裂纹:较严重应更换处理。
6、 7、在哪些情况下,操作前,必须进行核相? 答:在这些情况下,必须进行核相: ⑴一切新安装、改装与系统有联络关系的设备和线路; ⑵进线检修; ⑶变压器检修、折装电缆引线接头或调整分接开关; ⑷系统电缆重做接线盒、电缆头、移动电缆及其它可能变换相别的作业时; ⑸PT的二次回路接有同期回路,当检修PT或变动二次回路须做假同期试验。 8、PT运行中为什么二次不允许短路? 答:PT正常运行时,由于二次负载是一些仪表和继电器的电压线圈阻抗大,基本上相当于变压器的空载状态,互感器本身通过的电流很小,它的大小决定于二次负载阻抗的大小,由于PT本身阻抗小,容量又不大,当互感器
7、二次发生短路,二次电流很大,二次保险熔断影响到仪表的正确指示和保护的正常工作,当保险容量选择不当,二次发生短路保险不能熔断时,则PT极易被烧坏。 9、CT运行中二次为什么不允许开路? 答:CT经常用于大电流条件下,同时由于CT二次回路所串联的仪表和继电装置等电流线圈阻抗很小,基本上呈短路状态,所以CT正常运行时,二次电压很低,如果CT二次回路断线则CT铁芯严重饱和磁通密度高达1500高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