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1239828
大小:27.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0-20
《变压器并列运行的条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变压器并列运行的条件 变压器是电力网中的重要电气设备,由于连续运行的时间长,为了使变压器安全经济运行及提高供电的可靠性和灵活性,在运行中通常将两台或以上变压器并列运行。变压器并列运行,就是将两台或以上变压器的一次绕组并联在同一电压的母线上,二次绕组并联在另一电压的母线上运行。其意义是:当一台变压器发生故障时,并列运行的其它变压器仍可以继续运行,以保证重要用户的用电;或当变压器需要检修时可以先并联上备用变压器,再将要检修的变压器停电检修,既能保证变压器的计划检修,又能保证不中断供电,提高供电的可靠性。又由于用电负荷季节性很强
2、,在负荷轻的季节可以将部分变压器退出运行,这样既可以减少变压器的空载损耗,提高效率,又可以减少无功励磁电流,改善电网的功率因数,提高系统的经济性。 变压器并列运行较理想的运行情况是:当变压器已经并列起来,但还没有带负荷时,各台变压器之间应没有循环电流;同时带上负荷后各台变压器能合理地分配负荷,即应该按照它们各自的容量比例来分担负荷。因此,为了达到理想的运行情况,变压器并列运行时必须满足下面一个条件: (1)各台变压器的电压比(变比)应相同; (2)各台变压器的阻抗电压应相等; 3)各台变压器的接线组别
3、应相同。 下面分析变压器并列运行条件中某一条件不符合时产生的不良后果: (一)电压比(变比)不相同的变压器并列运行: 由于三相变压器和单相变压器的原理是相同的,为了便于分析,以两台单相变压器并列运行为例来分析。由于两台变压器原边电压相等,电压比不相等,副边绕组中的感应电势也就不相等,便出现了电势差△e。在△e的作用下,副边绕组内便出现了循环电流ic。当两台变压器的额定容量相等时,即sni=snii。循环电流为: ic=△e/(zdi+zdii) 式中zdi——表示第一台变压器的内部阻抗 zdii——表
4、示第二台变压器的内部阻抗 如果zd用阻抗电压uzk表示时,则 zd=uzk*un/100in 式中un表示额定电压(v),in表示额定电流(a) 当两台变压器额定容量不相等时,即sni≠snii,循环电流ic为: ic=α*ii/[uzki+(uzkii/β)> 式中:uzki——表示第一台变压器的阻抗电压 uzkii——表示第二台变压器的阻抗电压 ini<inii α——用百分数表示的二次电压差 ii——变压器i的副边负荷电流 根据以上分析可知:在有负荷的情
5、况下,由于循环电流ic的存在,使变比小的变压器绕组的电流增加,而使变比大的变压器绕组的电流减少。这样就造成并列运行的变压器不能按容量成正比分担负荷。如母线总的负荷电流为i时(i=ini+inii),若变压器i满负荷运行,则变压器ii欠负荷运行;若变压器ii满负荷运行,则变压器i过负荷运行。由此可见,当变比不相等的变压器并列运行时,由于循环电流ic的存在,变压器不能带满负荷,使总容量不能充分利用。 又由于变压器的循环电流不是负荷电流,但它却占据了变压器的容量,因此降低了输出功率,增加了损耗。当变比相差很大时,可能破坏变压
6、器的正常工作,甚至使变压器损坏。为了避免因变比相差过大产生循环电流ic过大而影响并列变压器的正常工作,规定变比相差不宜大于0.5。 二)阻抗电压不等时变压器并列运行: 因为变压器间负荷分配与其额定容量成正比,而与阻抗电压成反比。也就是说当变压器并列运行时,如果阻抗电压不同,其负荷并不按额定容量成比例分配,并列变压器所带的电流与阻抗电压成反比,即ii/iii=uzkii/uzki或uzkiiii=uzkiiiii,设两台变压器并列运行,其容量为sni,snii,阻抗电压为uzi、uzii,则各台变压器的负荷按下式计
7、算: si=[(snisnii)/(sni/uzkisnii/uzkii)>*(sni/uzki) sii=[(snisnii)/(sni/uzkisnii/uzkii)>*(snii/uzkii) 即s△i/sii=(sni*uzkii)/(snii*uzki) 根据以上分析可知:当两台阻抗电压不等的变压器并列运行时,阻抗电压大的分配负荷小,当这台变压器满负荷时,另一台阻抗电压小的变压器就会过负荷运行。变压器长期过负荷运行是不允许的,因此,只能让阻抗电压大的变压器欠负荷运行,这样就限制了总输出功率,
8、能量损耗也增加了,也就不能保证变压器的经济运行。所以,为了避免因阻抗电压相差过大,使并列变压器负荷电流严重分配不均,影响变压器容量不能充分发挥,规定阻抗电压不能相差10。 (三)接线组别不同的变压器并列运行: 变压器的接线组别反映了高低侧电压的相应关系,一般以钟表法来表示。当并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