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0905715
大小:56.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0-17
《凝心聚力齐创强优先教育促发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凝心聚力齐创强 优先教育促发展 ——揭阳市蓝城区龙尾镇申报广东省教育强镇自评报告龙尾镇在蓝城区委、区管委的正确领导和市、区教育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始终坚持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宗旨,牢固树立“党以重教为先,政以兴教为责”的使命感,形成“发展龙尾、教育先行、教育事业是最大的民生事业”的思想共识,举全镇之力,努力创建广东省教育强镇,通过抓投入,抓队伍,抓管理,促进了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全镇的教育综合实力得到了显著提升,形成了“学前教育逐步规范发展,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成人教育稳步发展,”的良好局面。现对照《广东省教育强镇(乡、街道)督导验
2、收方案》,就我镇创建广东省教育强镇自评报告如下:一、龙尾镇基本情况龙尾镇,位于揭阳市蓝城区西部,是革命老区镇,总面积4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7320亩,山地面积38959亩,下辖龙珠、高明、美联、珠坑、石坑、东湖、新丰、四联、河坑等9个行政村和龙尾居委,人口37233人。镇区处山峦似卧龙之尾,故名。1965年成立龙尾公社,1983年改龙尾区,1986年建龙尾镇。有旅外华侨、港澳台同胞1万多人,是原揭东县重点侨乡之一。其境内的工业园区主要有揭阳市高新区。龙尾镇地处二市(揭阳、梅州)三县(揭东蓝城、揭西、丰顺)交界处,省道揭陆线和镇“龙大
3、”公路呈“T”字形横贯镇区,交通方便,是一块发展前景极好的黄金宝地。近年来,我镇坚持“工业兴镇、商贸富镇、教育强镇”的发展战略,引领全镇人民齐心协力,励精图治,实现了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在实现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我镇的教育事业也得到了快速健康发展。目前,我镇现有幼儿园3所(其中含公办中心幼儿园1所,民办幼儿园2所),中小学校12所,其中小学10所(其中7所公办完全小学,2所教学点;1所民办小学),初中2所,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1所;全镇现在在园幼儿917人,小学生1972人,初中生1093人;全镇现有教职员工358人,其中幼儿园教职工9
4、5人,教育组属下中小学195人,卅岭农场子弟小学8人,龙尾中学34人,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有专兼职教职员工26人。二、主要成绩和做法—8—(一)党政领导高度重视 切实履行政府责任1.党政重视,确保教育优先发展。龙尾镇历届党政班子都十分重视教育发展,充分认识到教育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作用,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位置,把教育作为民心工程来抓,并把抓好教育工作作为全镇、村及有关部门领导任期目标责任制和政绩考核的一项重要指标和主要内容之一。近年来,镇把“创强”工作列为党政工作的重要任务,制订了科学可行的《龙尾镇创建广东省教
5、育强镇工作实施方案》,成立了由镇党委书记为组长,镇长为常务副组长,镇党委副书记、分管财税的政府领导、主管教育的党委委员、人大副主席为副组长,镇各职能部门、各行政村负责人为成员的创建广东省教育强镇工作领导组织机构,建立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学校校长全力抓,相关部门配合抓”的工作机制,确保“创强”工作有序推进,进一步突显了优先发展教育的工作思路。2.措施有力,推动教育快速发展。我镇高度重视教育事业,采取有力措施,推动教育快速发展。一是每年定期召开教育工作专题会议两次以上,研究和部署教育工作,制订教育发展规划蓝图,三年来镇党政
6、领导为教育办实事、好事19件。二是实行领导挂钩联系学校制度,镇主要领导及分管教育领导经常深入学校调研、现场办公,每年召开2次以上教师、学生家长代表座谈会,了解学校办学情况,同时我们充分调动村关心支持“创强”的积极性,经常组织各村书记或主任到学校研究解决“创强”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3.宣传到位,营造教育创强氛围我们召开了由镇班子成员、职能部门负责人、各村书记主任、中小学校长、幼儿园园长、辖区企业代表、学生家长代表等参加的“创强”工作动员大会,多次召开不同类型的“创强”工作专题研讨会、协调会和加温鼓劲会,各中小学运用标语横幅、宣传专栏
7、、黑板报、校讯通、师生会、家长会等形式开展“创强”宣传,镇创强办编写了多期“创强”工作简报,悬挂和张贴大量宣传标语,印发数千份倡议书,并以广播、电视、报刊、专栏等为载体,全方位宣传“创强”的目的意义,让“创强”工作家喻户晓、深入人心,提高广大干部群众对“创强”工作的认识和参与“创强”的积极性,有力地促进了“创强”工作的顺利开展,社会各界齐心协力,对教育事业的支持不遗余力,尊师重教氛围浓厚,形成了万众一心齐“创强”的良好局面。(二)、科学规划 加大投入 完善办学条件。—8—我们牢固树立“投资教育,就是投资未来”的理念,想方设法多渠道筹措
8、教育资金,近年来不断加大对教育的投入。1.实施布局调整,优化教育资源。为确保中小学布局调整工作的顺利实施,切实解决小学规模小的问题,按照“就近入学、撤高留低”的原则,科学设置学校,实现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按照创强规划,在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