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笔记(人大李秀林版).pdf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笔记(人大李秀林版).pdf

ID:20837858

大小:987.38 KB

页数:90页

时间:2018-10-16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笔记(人大李秀林版).pdf_第1页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笔记(人大李秀林版).pdf_第2页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笔记(人大李秀林版).pdf_第3页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笔记(人大李秀林版).pdf_第4页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笔记(人大李秀林版).pdf_第5页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笔记(人大李秀林版).pdf_第6页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笔记(人大李秀林版).pdf_第7页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笔记(人大李秀林版).pdf_第8页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笔记(人大李秀林版).pdf_第9页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笔记(人大李秀林版).pdf_第10页
资源描述: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笔记(人大李秀林版).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1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笔记导论�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第一节哲学和哲学的基本问题一�世界观的理论形态1世界观�就是人们对于生活在其中的整个世界以及人和世界关系的根本观点�根本看法。2哲学�是人们的世界观用理论的形式加以高度的抽象概括�通过一系列特有的概念�范畴和系统的逻辑论证而形成的思想体系。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是以总体方式把握世界及人和世界关系的理论体系。人人都有自己的世界观�但哲学作为世界观的理论体系�不是自发的而是通过自觉的学习和训练才能学会的。3为什么人们的世界观都不一样�第一�在人类各个历

2、史阶段�由于实践水平和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的不同导致认识的深度和广度的不同。第二�人们的经济地位�根本利益的不同�社会的分工不同�导致对社会的发展�人生追求和看法和态度不同。*在阶级社会中�一定的哲学只是一定阶级的世界观的理论表现。是从属于一定阶级并为该阶级的利益服务的。4哲学与科学的关系�哲学的产生和发展从根本上说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所推动的。但科学和文化也起了不可忽的作用。�1�资本主义刚发展时�一些哲学家把哲学困难成是凌驾于科学之上的�包罗万象的“科学之科学”。�2�马克思主义哲学正确的解决了哲学同具体科学的关系�

3、A对象�哲学的对象是人与世界的关系�是从整体上和运动中把握人与世界关系的一船内容和普遍形式。B就知识形态说来�哲学是关于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各门具体知识是人们对世界某一领域的认识和把握。C哲学作为世界观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和概括性�这是它的显著特点之一。它不是各类知识的简单相加�而是对其中最普通、最一般的本质的关系加以高度的抽象概括的结果�是关于从整体上把握世界、把握人与世界关系的一般知识。*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哲学和具体科学既有共性又有个性。二者来自实践�这是它们的共性�但具体科学同实践的关系

4、更为直接�哲学则相对地比较间接�这又是它们的不同之处。哲学和具体科学密切相关。哲学以具体科学为基础�以具体科学的成果为自身生长的土壤�而具体科学则以哲学作为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它们在发展中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相互贯通的。首先�哲学依赖于具体科学�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其次�具体科学的发展也离不开哲学的指导。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哲学是具体科学的指导�二者之间的关系体现了人类认识发展的规律。哲学和具体科学互相作用�互相促进�共同发展�交织汇合成人类认识真理的长河。二�哲学的基本问题1哲学基本问题�恩格斯

5、在总结哲学史的基础上明确指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思维和存在不仅是人和世界关系的两个本质的方面�也是两个哲学上最高的范畴。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有两方面�A�关于思维和存在�精神和物质何者是世界的本原�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是最重要的方面。在哲学史上属于本体论的问题。对精神和物质何者为第一性的不同回答是一切哲学理论体系得以建立的基础和根本出发点。它规定着哲学的基本性质�以及解决哲学问题的基本方向。因此恩格斯把对其的不同回答�作为划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B�另一

6、方面即思维和存在有无同意性问题�即世界可否为人所认识�人的认识能否正确的反映现实世界的问题。属于认识论范畴�涉及的是认识的本质�认识的实现和可能性问题。历史上大部分是肯定回答。但也有些哲学家作否定回答�我们把他们称为不可知论者或怀疑论者。22哲学基本问题的意义�哲学基本问题的两个方面的相互联系是不容割裂的。认识论必须以本体论为前提和出发点�哲学家对世界可知性问题的回答�其确定性的内容是由他对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问题的回答所决定的�无论从逻辑上还是从人的认识实际发生过程来说�都只有回答了本体论的问题以后才能回答认识

7、论的问题。即使是那些否定本体论的哲学家�在他们解决认识论问题的基本倾向和态度中�也总是包含着对本体论问题的回答�所以�本体论是认识论的前提和出发点�认识论总是渗透和贯穿着本体论�认识论是不能脱离本体论的。当然�本体论也不可能离开认识论。不仅人们对本体论问题的回答本身就是认识的结果�而且人们之所以提出并回答本体论的问题�其目的也在于解决认识论的问题�为人们观察、处理自己同外部世界的关系确立根本的出发点。三�哲学形态的历史演变1哲学的两种基本形态唯心主义�客观唯心主义�客观唯心主义把某种“客观精神”或精神原则说成是先于

8、�并独立于物质世界而存在的�是第一性的�物质世界则是这种“客观精神”的产物、表现或附属品�因而是第二性的。他们以不同的形式都主张精神第一性�物质不过是精神的产物的客观唯心主义观点。这种观点实际上是把人的思维或一般概念加以绝对化的结果�如果把它们进一步偶像化、神化�就会陷入神秘主义的创世说和宗教信仰主义。主观唯心主义�则把个人心灵、意识、观念等夸大为第一性的东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