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管监控量测方案.doc

顶管监控量测方案.doc

ID:20804868

大小:166.00 KB

页数:21页

时间:2018-10-16

顶管监控量测方案.doc_第1页
顶管监控量测方案.doc_第2页
顶管监控量测方案.doc_第3页
顶管监控量测方案.doc_第4页
顶管监控量测方案.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顶管监控量测方案.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玉溪中心城区排水管网改扩建工程(二阶段)顶管工程监控量测方案编制:审核:批准:玉溪中心城区排水管网改扩建工程项目经理部2014年8月目录1.工程概况12.监测目的23.设计基本原则44.设计依据55.监测项目内容66.测点布设与观测方法77.监测工作布置98.监测频率与资料整理提交119.质量目标和保证措施1310.安全文明施工、环境保护目标和保证措施161.工程概况1.1工程简况玉溪市中心城区排水管网改扩建工程,属于市政项目,本项目的实施将进一步完善补充城市排水管网系统,提高城区污水收集率,进一步减

2、少城区污水对县城水体的污染,使流域生态与旅游环境得到改善,环境效益明显,建设本项目是十分必要和紧迫的,提升城市形象,维护广大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本工程顶管项目,起点塔大道西南侧(玉溪师院东门对面),终点至红塔大道西北侧(政法小区旁)。管道全长290m,管径DN3000,全段设置两个工作井(建议中间设置一个接收井能把顶管机机头取出来)。顶管坑采用钻孔灌注桩作为基坑的维护体系,高压旋喷桩止水幕体系,逆作法施工。工作坑平面内径尺寸为ф9.5m,深15m,顶部设置1道钢筋混凝土圈梁,工作坑内部设置内

3、衬。1.2沿线构筑物、地下管线情况顶管沿红塔大道西南侧(玉溪师院门口对面)、两次横穿红塔大道、至红塔大道西北侧(政法小区旁)布置,沿线穿越的建构筑物:主要穿越段处于城市边缘山边,无建筑物和地下管线。1.3地质、水文条件-19-根据《玉溪市中心城区排水管网改扩建工程岩土工程勘察报告书(施工图设计阶段)》本工程范围内的土层由粉质粘土、砂砾土组成。干管顶进主要穿越第②层含砾粉质粘土和第③层砂板岩层,顶管终点段局部遇及②-1粉质粘土。第①层填土,灰黄色,又粉质粘土组成,较为松软第②层含砾粉质土:灰黄色、灰白色

4、,可-硬塑,含5%角砾第②-1粉质粘土:灰黄、灰红色,可塑第③层砂板岩:灰黄色,强-中等风化。场地类别为Ⅱ类,各土层承载力等指标见下:土层天然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k(kpa)沉井井壁与土体间的摩擦阻力值(kpa)②含砾粉质粘土18035②-1粉质粘土16025③砂板岩330/1.4水文条件地下水由浅部土层中的潜水和深部粉(砂)性土层中的承压(微承压)水组成,地下潜水位埋深为3.6~8.1m(高程1.45~4.18m),受潮汐、降水量、季节、气候等因素影响而变化。微承压水主要为⑤32层微承压水,微承压水

5、位一般低于潜水位,年呈周期性变化。2.监测目的-19-本工程包括围护施工、基坑开挖及地下结构施工等部分,且本工程施开挖深度较深,工程周边环境的保护要求较高。由于土体力学的模糊性及基坑开挖、支护技术的复杂性,在基坑开挖及基础、坑边坡土体在荷载的情况下,产生的变形难以直观判断。而这种形变,极可能危及坑边坡与周边环境安全。因此,本工程监测工作极其重要,必须严格按有关管理部门、设计等有关变形控制要求进行设计和实施,同时对马路及基坑本体作重点监测。本工程监测的目的主要有:1)通过将监测数据与预测值作比较,判断上

6、一步施工工艺和施工参数是否符合或达到预期要求,同时实现对下一步的施工工艺和施工进度控制,从而切实实现信息化施工;2)通过监测及时发现围护施工过程中的环境变形发展趋势,及时反馈信息,达到有效控制施工对建(构)筑物影响的目的;3)将现场监测结果反馈设计单位,使设计能根据现场工况发展,进一步优化方案,达到优质安全、经济合理、施工快捷的目的;2.设计基本原则1)系统性原则l所设计的监测项目有机结合,并形成测试的数据相互能进行校核;l运用、发挥系统功效对基坑进行全方位-19-监测,确保所测数据的准确、及时;l在

7、施工过程中进行连续监测,确保数据的连续性;l利用系统功效减少监测点布设,节约成本。1)可靠性原则l设计中采用的监测手段是已基本成熟的方法;l监测中使用的监测仪器、元件均通过计量标定且在有效期内;l在设计中对布设的测点进行保护设计。2)与结构设计相结合原则l对结构设计中使用的关键参数进行监测,达到进一步优化设计的目的;l依据业主、设计单位提出的具体要求进行针对性布点。3)关键部位优先、兼顾全面的原则l对沿线道路中相当敏感的区域加密测点数和项目,进行重点监测;l对勘察工程中发现地质变化起伏较大的位置,施工

8、过程中有异常的部位进行重点监测;l除关键部位优先布设测点外,在系统性的基础上均匀布设监测点。4)与施工相结合原则l结合施工实际确定测试方法、监测元件的种类、监测点的保护措施;l结合施工实际调整监测点的布设位置,尽量减少对施工质量的影响;5)经济合理原则l监测方法的选择,在安全、可靠的前提下结合工程经验尽可能采用直观、简单、有效的方法;-19-l监测元件的选择,在确保可靠的基础上择优选择国产及进口之仪器设备;l监测点的数量,在确保全面、安全的前提下,合理利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