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0722338
大小:171.28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10-15
《分析仪器考试范围》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仪器分析考试范仪器分析(朱明华,第四版)思考题与习题第二章:2、5、9、11、13、20、21、23、25、26、30、32第三章:1、3、5、6、8第四章:1、2、4、5、9第八章:2、5、6、9、12、15第九章:2、5、7、10吸光光度法(无机化学与分析化学4题解析林培喜等编):P171四、简答题17、18;P171五、计算题14、15(注:第一版,不是修订版)第二章P612.气相色谱仪的基本设备包括哪几部分?各有什么作用?气路系统.进样系统、分离系统、温控系统以及检测和记录系统.气相色谱仪具有一个让载气连续运行管路密闭的气路系统.进样系统包括进样装罝和气化室.其作用是将液体或同体试样
2、,在进入色谱柱前瞬间气化,然后快速定量地转入到色谱柱中5.试以塔板高度H做指标,讨论气相色谱操作条件的选择.解:提示:主要从速率理论(vanDeemerequation)來解释,同时考虑流速的影响,选择最桂载气流速.P13-24。(1)选择流动相最佳流速。(2)当流速较小吋,可以选择相对分子质量较大的载气(如N2,Ar),而当流速较大吋,应该选择相对分子质量较小的载气(如H2,He),同时还应该考虑载气对不同检测器的适应性。(3)柱温不能高于固定液的最高使用温度,以免引起固定液的挥发流失。在使最难分离组分能尽可能好的分离的前提下,尽可能采用较低的温度,但以保留时间适宜,峰形不拖尾为度。(4)
3、固定液用量:担体表面积越大,固定液用量可以越高,允许的进样量也越多,但为了改善液相传质,应使固定液膜薄一些。(5)对担体的要求:担体表面积要大,表面和孔径均匀。粒度要求均匀、细小(但不宜过小以免使传质阻力过大)(6)进样速度要快,进样量要少,一般液体试样0.1〜5uL,气体试样0.1〜10mL.(7)气化温度:气化温度要高于柱温30-70°C。9.能否根据理论塔板数来判断分离的可能性?为什么?答:不能,有效塔板数仅表示柱效能的高低,柱分离能力发挥程度的标志,而分离的可能性取决于组分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之间分配系数的差异.11.对担体和固定液的要求分别是什么?答:对担体的要求;(1)表面化学惰性,
4、即表面没有吸附性或吸附性很弱,更不能与被测物质起化学反应.(2)多孔性,即表面积大,使固定液与试样的接触面积较大.(3)热稳定性高,有一定的机械强度,不易破碎.(4)对担体粒度的要求,要均匀、细小,从而有利于提髙柱效。但粒度过小,会使柱压降低,对操作不利。一般选择40-600,60-800及80-1000等。对固定液的要求:(1)挥发性小,在操作条件下有较低的蒸气压,以避免流失(2)热稳定性好,在操作条件下不发生分解,同时在操作温度下为液体.(3)对试样各组分有适当的溶解能力,否则,样品容易被载气带走而起不到分配作用.(4)具有较高的选择性,即对沸点相同或相近的不同物质有尽可能高的分离能力.
5、(5)化学稳定性好,不与被测物质起化学反应.担体的表而积越大,固定液的含量可以越高.13.试述“相似相溶”原理应用于固定液选择的合理性及其存在的问题。解:样品混合物能否在色谱上实现分离,主要取决于组分与两相亲和力的差别,及固定液的性质。组分与固定液性质越相近,分子间相互作用力越强。根据此规律:(1)分离非极性物质一般选用非极性固定液,这时试样中各组分按沸点次序先后流出色谱柱,沸点低的先出峰,沸点高的后出峰。(2)分离极性物质,选用极性固定液,这时试样屮各组分主要按极性顺序分离,极性小的先流出色谱柱,极性大的后流出色谱柱。(3)分离非极性和极性混合物时,一般选用极性固定液,这时非极性组分先出峰
6、,极性组分(或易被极化的组分)后出峰。(4)对于能形成氢键的试样、如醉、酚、胺和水等的分离。一般选择极性的或是氢键型的同定液,这时试样屮各纟II分按与同定液分子间形成氢键的能力大小先后流出,不易形成氢键的先流出,S易形成氢键的最后流出。(5)对于复杂的难分离的物质可以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固定液。以上讨论的仅是对固定液的大致的选择原则,应用时有一定的局限性。事实上在色谱柱中的作用是较复杂的,因此固定液酌选择应主要靠实践。20.在一根2m长的色谱柱上,分析一个混合物,得到以下数据:苯、甲苯、及乙苯的保留时间分别为1’20“,2‘2”及3T‘;半峰宽为0.211cm,0.291cm,0.409c
7、m,己知记录纸速为1200mm.h人求色谱柱对每种组分的理论塔板数及塔板高度。解:三种组分保留值用记录纸上的距离表示时为:苯:(1+20/60)X[(1200/10)/60]=2.67cm甲苯:(2+2/60)X2=4.07cm乙苯:(3+1/60)X2=6.03cm故理论塔板数及塔板高度分别为=5.54(—)2=5.54(^^-)2=887.09•90.211H^=L/n=2/887.09=0.00225(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