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0640990
大小:57.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0-14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论文格式》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电子信息工程技术论文格式电子信息工程技术论文需要怎么写呢?是不是觉得写论文很难呢?我们不妨来参考下范文吧!以下是小编为您搜集整理提供到的电子信息工程技术论文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欢迎阅读参考学习!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论文格式 摘要:在电子技术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要为学生营造创新环境。并且对电子信息类本科毕业生就业问题进行调查分析,并从高校、政府、大学生三个方面提出应对策略:1.搭建就业成才导航体系,完善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2.打通毕业生服务中西部的绿色通道,平衡人
2、力资源分布;3.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增强就业竞争力。关键词:电子技术教育创新能力学习兴趣毕业生就业 《电子技术》是中职电类专业的一门重要基础课。是为学生学习专业课打基础的,起承上启下的作用,该课程特点是:1、器件种类多;2、电路形式多;3、概念多;4、分析方法多;5、更新内容多。随着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新的器件,新的应用电路层出不穷,内容不断增多。这些特点说明该课程在教学中以传统的重知识、轻能力的教学方法是不适应电子技术教学的。电子技术教育教学应根据学生的特点,以学生为主体,适应课改的需要,激发学
3、生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各种实践能力,构建新的教学模式。 一、兴趣是创新的基础,是激发创新的动力。 心理学研究表明,当人对某一事物感兴趣时,认知就快;而毫无兴趣时,认知就慢,甚至不接受。因此若想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就必须首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一种推动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可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从而为创新思维的产生奠定基础。 电子技术教学主要是应用为主,在教学过程中,应重视挖掘和体现电子技术的实用性,趣味性,教学中应用电路的选择要注意操作难度,所
4、教内容难度也要适当,而且要有一定趣味性。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可通过生动的教学软件把教材中有关内容展示给学生,使学生产生兴趣,使课堂教学变得生动,活泼。在这个环节中,教师应注意以下几点: 1、精心设计教学任务 充分利用学生的表现欲和完成任务的成就感,从任务入手进行教学。将目标任务作为出发点,给学生设置目标任务,提出带有启发性,挑战性的任务,提供给学生动手、动脑、参与的机会,让学生通过对电路的分析、比较、归纳、研究,在实践中发现,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要让学生完成以上环节,就必须给他们创设一种民主、
5、宽松、和谐的氛围,教师用情感去感染学生,使课堂气氛融洽,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对自己所学的知识感兴趣。同时,这也是激发创新的重要条件。目标任务设计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一个好的目标任务,可以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掌握知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精讲多练 精讲主要是从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认知水平出发,学生看得懂,能理解的内容,老师要少讲,对于一些理论概念,老师要有针对性地讲解,言简意赅,突出重点,让学生掌握知识要领。多练是把大量时间留给学生去思考,去感悟,让学生感觉自
6、己是发现者,探索者,使学生对自己所学的知识感兴趣。老师可以给一些小电路让学生去分析,制作,在学生实践制作时,老师要加强巡回指导,及时发现错误,严禁学生盲目实践或做其他无关的事,让学生在实践制作活动中自主发现和掌握知识,同时完成一个电路的制作,学生也有一种成就感。精讲多练重在教学中给学生指明解决问题的关键,发挥学生的创新思维,以锻炼学生探讨问题的思维能力。 3、要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树立学生的自信心,是激发他们学习潜能的一种手段,一个人创造能力的发挥离不开自信,自信是实现自我和取得成功的必要前提。
7、刚开始上电子实训课时,很多学生畏首畏尾,担心害怕,特别是女学生在初学电路小制作时显现出更明显的这种倾向。因此,电子技术实训课教师应注意打消学生对电路制作恐惧心理。要让学生敢于动手,敢于尝试,敢于失败。要让学生树立“我能行”的自信心。对学生恰如其分地鼓励,会使学生满怀希望和自信心,使兴趣从外在因素向内在因素转化,从而巩固学习兴趣。 4、利用各类竞赛,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现在的学生一般都有很强的表现欲望,学校可通过各种竞赛(班级、学校),参加市、省级的学生技能大赛,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利用一系列的比
8、赛,并给予物质与精神上的鼓励,能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营造创新环境,培养创新意识 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没有科技创新,总是步人后尘,经济就只能受制于人,更不能缩短差距。”因此,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新一代,关系到我们国家的兴衰成败。21世纪需要的是有创新意识,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然而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并不是先天就具有的,它需要通过后天有目的的培养才能获得。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开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