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城市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

运城市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

ID:20560352

大小:196.50 KB

页数:15页

时间:2018-10-13

运城市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_第1页
运城市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_第2页
运城市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_第3页
运城市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_第4页
运城市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运城市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www.ks5u.com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调研测试高一语文试题2017.11本试题共100分,时间120分钟。答案一律写在答题卡上。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并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上。2.答题时使用0.5毫米的黑色中性(签字)笔或碳素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3.请按照题号在各题的答题区域(黑色线框)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4.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第Ⅰ卷阅读题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

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这是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要求,也戳中了一些地方城镇化的软肋。一些乡村在变为城镇的过程中,虽然面貌焕然一新,但很多曾经让人留恋的东西却荡然无存。人们或多或少有这样的担忧:快速的、大规模的城镇化会不会使“乡愁”无处安放?要在城镇化进程中留住乡愁,不让“乡愁”变成“乡痛”,一个重要措施是要留住、呵护并活化乡村记忆。。乡村记忆是乡愁的载体,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物质文化的记忆,如日常生活用品、公共活动场所、传统民居建筑等“记忆场所”;另一方面是非物质文

3、化记忆,如村规民约、传统习俗、传统技艺以及具有地方特色的生产生活模式等。乡村物质文化记忆与非物质文化记忆常常相互融合渗透,构成一个有机整体。这些乡村记忆是人们认知家园空间、乡土历史与传统礼仪的主要载体。在城镇化的过程中留住他们,才能留住乡愁。这实质上是对人的情感的尊重。至于哪些乡村记忆真正值得保留,这一方面可以借助一些科学的评价体系进行合理的评估,另一方面可以广泛听取民意,然后进行综合甄选。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需要做好这方面的前期规划。仅仅留住乡村记忆而不进行呵护,乡村记忆会逐渐失去原有魅力。呵护乡村记忆,使其永葆“温度”

4、,就要对相关记忆场所做好日常维护工作,为传统技艺传承人延续传统技艺创造条件,保持乡村传统活动的原有品质。比如,对一些乡土景观、农业遗产、传统生产设施与生产方法等有意识地进行整理维护。对于乡村中的集体记忆场所,如村落的祠堂、乡村的入口、议事亭、祭祀场所等,不可因为城镇化就让其全部消亡,而应对这些承载着人的情感和记忆的场所定期维修。既要让当地居民生产生活更为方便,又要让游子在故乡找到依恋感与归属感。如果说留住和呵护乡村记忆是一种消极型的留住乡愁的话,那么,活化乡村记忆则是一种积极型的留住乡愁。活化乡村记忆,就是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深

5、度挖掘乡村记忆与乡村传统产业,进行精细化、产业化升级,将“文”“人”“居”与“产”融合在一起,让原来的乡村记忆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充满生机活力。这需要相应的公共设施与之配套,需要发展教育、医疗、商业、娱乐休闲产业等,使乡村记忆在新的时空条件下产生新的凝聚力。(摘编自陆邵明《留住乡愁》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一些乡村在城镇化建设进程中尽管面貌焕然一新,但让人留恋的东西有可能会荡然无存。B.乡村记忆是居民情感所系和乡愁载体,在城镇化过程中,要做好相关的前期规划。C.要在城镇化过程中留住乡愁,就

6、必须留住、呵护并活化乡村记忆。D.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会使“乡愁”无处安放。2.下列关于“文化记忆”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乡村记忆是家园空间,乡土历史与传统礼仪的主要载体。B.乡村记忆分为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两个方面,二者相互融合渗透。C.乡村记忆的选择与保留,可借助科学的评价体系和广泛民意。D.对于乡村中的集体记忆场所,不可因为城镇化就让其全部消亡,而应对其定期维修。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能对乡村记忆进行精细化、产业化升级,说明乡村记忆的内涵并非一成不变。B.如果能留住乡愁,就有可能

7、避免城乡变迁中物质空间变化与人的情感发生冲突。C.为了保护乡村记忆,在新型城镇化过程中,还应该考虑到当地居民的文化需求。D.如果游子在城镇化的故乡找到依恋感和归属感,就说明故乡已活化了乡村记忆。【答案】1.D2.D3.D【解析】1.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理解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答题时注意仔细阅读题干要求,分析各个选项,找出答案。D项,“会使‘乡愁’无处安放”不当,把担忧当成的现实。本选项对应信息在原文第一段,原文为“人们或多或少有这样的担忧:快速的、大规模的城镇化会不会使‘乡愁’无处安放?”只是人们的担忧,而不是现实。2.试题分析

8、:本题要求找出对“文化记忆”阐述错误的一项,解答时一方面要把所有选项放回到原文中,逐一核对选项内容与原文是否一致;另一方面还要仔细审读选项,查看选项中是否有与“文化记忆”无关的内容,如果有,则属于答非所问,这个选项就是答案。本题D项就是答非所问,选项所阐述内容与“文化记忆”无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