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的背景和目的意义

研究的背景和目的意义

ID:20474970

大小:3.90 MB

页数:21页

时间:2018-10-12

研究的背景和目的意义_第1页
研究的背景和目的意义_第2页
研究的背景和目的意义_第3页
研究的背景和目的意义_第4页
研究的背景和目的意义_第5页
资源描述:

《研究的背景和目的意义》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研究的背景和目的意义研究内容3.研究方法1.1本项研究的重要性人类正面临粮食、资源和环境等迫切问题,其中粮食问题尤为突出。水稻和小麦是人类最主要的粮食作物,与玉米一起被称作三大粮食作物。1.研究的背景和目的意义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2000年世界稻麦种植面积为3.65亿hm2,占谷物总面积的54.18%。我国2004年水稻种植面积4963万hm2,占粮食作物面积的49.21%,稻麦总产2.71亿吨,占粮食作物总产的57.74%。稻麦产量的高低关系到我国乃至世界的粮食安全和国计民生。当今淡水资源的匮乏正威胁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全球水资源匮乏,我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是世界人均

2、水平的1/4,且时空分布高度不均,被列为全球13个贫水国之一。农业是用水的大户,其中水稻用水量占全国用水量的65%以上,是我国头号的用水大户;而北方小麦主产区用水量占北方农业总用水量的70%以上,农业年均缺水200~300亿m3以上。因此对稻麦的节水栽培技术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氮素对稻麦生产的影响仅次于水。中国氮肥用量占全球氮肥用量的30%,成为世界第一大消费国,而中国稻田氮肥吸收利用率却只要30~35%。氮肥利用率低和大量的氮素损失不仅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增加了生产成本,更重要是将导致一系列环境问题。如,地下水污染、江河湖泊的富营养化、全球气候变暖。1.2影响粒重形成的

3、因素粒重是水稻和小麦产量构成因素之一,对稻麦产量的形成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于小麦来说,内外颖没有像水稻那样闭合,颖壳对粒重的影响要小于胚乳发育对粒重的影响,故抽穗后籽粒灌浆盛期对小麦粒重的形成起着决定作用。稻谷的粒重谷壳的体积胚乳发育好坏颖花生长最旺盛的减数分裂期粒重第一决定期抽穗后籽粒的灌浆盛期称粒重的第二决定期1.2.1胚乳细胞增殖与粒重形成的关系胚乳是水稻籽粒的主要利用部分。胚乳细胞的发育和充实状况决定籽粒的重量与品质。胚乳细胞的数目是品种籽粒库容特征的表现基础,决定了籽粒的最大灌浆潜力。胚乳重和谷粒充实度与胚乳细胞数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由于不同籽粒的胚乳细胞数不

4、同,造成了穗上籽粒间粒重的差异,迟开花自立的生理活性低是胚乳发育不良的重要原因。1.2.2库容活性与粒重形成的关系众多学者一致认为,籽粒的灌浆速率与库活性是密切相关的。在整个籽粒灌浆阶段,水稻籽粒是强的碳代谢库,籽粒库容可以从库细胞的数量和库活性高低来衡量。水稻籽粒中的淀粉一般占糙米重的90%以上。水稻籽粒的灌浆过程主要就是淀粉的合成和积累过程,源器官制造的光合同化物以蔗糖形式输入库器官(籽粒),在籽粒中经一系列酶催化作用将蔗糖转化为淀粉。在水稻胚乳发育中有关碳代谢涉及到33种酶,其中有四种酶被认为起关键性的作用,它们分别是:蔗糖合成酶(EC,2.4.1.13,SuSa

5、se)、腺苷二磷酸葡萄糖焦磷酸化酶(EC,2.7.7.27,AGPase)、淀粉合成酶(EC,2.4.1.21,StSase)、淀粉分支酶(EC,2.4.1.18,BE或Q酶)。1.2.3激素与粒重形成的关系籽粒(库)IAA提高ATPase使库活性提高(灌浆前期)GAs影响前期胚乳的发育和后期胚的分化ABA影响胚乳细胞数目、促进同化物吸收(双重作用)CTK促进胚乳细胞的分裂(形成初期)IAA与GAs协同调控强、弱势粒灌浆(粒间的顶端优势)1.2.4细胞程序性死亡与粒重形成的关系细胞的程序性死亡是生物体中细胞采取的一种由自身基因调控的主动的死亡方式。稻麦胚乳在发育的中后期

6、经历程序性细胞死亡了,而此时,籽粒仍在进行灌浆充实。胚乳细胞的PCD状况必然对其淀粉体的发育产生重大影响,从而影响粒重和产量。去核发育应是淀粉胚乳细胞程序化死亡的第一阶段,兰盛银研究表明水稻淀粉胚乳细胞去核阶段是整个胚乳代谢最活跃的时期,淀粉合成有关的酶类,如ADPG焦磷化酶、可溶性淀粉合成酶表现出很高的活性;籽粒灌浆速率最高,籽粒增重亦最快。水稻淀粉胚乳细胞死亡的Evan'sblue染色检测9d12d15d21d30d不同处理后的小麦淀粉胚乳DNA电泳1.3乙烯对粒重形成的调控乙烯是公认的五大类植物内源激素之一。由于它对植物的生长发育具有多种生理功能,因而一直是植物生

7、理研究的一个重点。其主要生理作用与果实的成熟和衰老器官的脱落紧密相关。作为重要的生理指标,乙烯一直被认为是植物果实成熟、衰老和逆境等条件下的一种典型生理反应。乙烯在植物生理学中起着“受激而增,传息应变”的重要作用,在常规条件下其含量很低。但当外界环境条件改变,特别是在逆境条件下,如干旱、低温以及O3、SO2和汞污染时,植物体内往往会出现乙烯增加的现象。水分胁迫是导致植株体内乙烯释放量增加的一个重要因素。水分胁迫能引起1-氨基环丙烷-1-羧酸(ACC)合成酶的增加,从而导致干旱条件下ACC的急剧积累和乙烯的大量释放,其结果是抑制叶片生长,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