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课标品德与生活二年级上册《中秋与重阳》课件

人教新课标品德与生活二年级上册《中秋与重阳》课件

ID:20470814

大小:354.50 KB

页数:15页

时间:2018-10-11

人教新课标品德与生活二年级上册《中秋与重阳》课件_第1页
人教新课标品德与生活二年级上册《中秋与重阳》课件_第2页
人教新课标品德与生活二年级上册《中秋与重阳》课件_第3页
人教新课标品德与生活二年级上册《中秋与重阳》课件_第4页
人教新课标品德与生活二年级上册《中秋与重阳》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人教新课标品德与生活二年级上册《中秋与重阳》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人教新课标二年级品德与生活上册第二单元重阳节重阳节简介农历九月九日,为传统的重阳节。因为《易经》中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也叫重九,古人认为是个吉利日子,从很早就开始过此节日。九九重阳,因为与“久久”同音,九在数字中又是最大数,有长久长寿的含意,人们对重阳节历来有着特殊的感情。今天的重阳节,有了新的含义。在1989年,我国把每年的九月九日定为老人节,成为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节日。重阳节的习俗(一)登高民间在重阳节有登高的风俗,故重阳节又叫“登高节”。吃重阳糕、点灯重阳糕又称花糕、菊糕。九月九日早晨,把糕

2、片搭在子女额头,祝愿子女百事俱高。讲究的重阳糕有九层,上面还作成两只小羊,以符合重阳(羊)之义。有的还在重阳糕上插一小红纸旗,并点蜡烛灯。重阳节的习俗(二)赏菊并饮菊花酒  重阳节正是一年的金秋时节,菊花盛开。民间把农历九月称为“菊月”,观赏菊花是节日的一项重要内容。插茱萸 古人认为在重阳节这一天插茱萸可以避难消灾;或佩带于臂,或作香袋把茱萸放在衣服里面佩带,还有插在头上的。重阳节的起源九九重阳,早在春秋战国时的《楚词》中已提到了。到了唐代重阳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到明代,九月重阳,皇宫上下要一起吃花糕以庆贺。重阳节的传说(一)相传

3、在古代,有个瘟魔,只要它一出现,家家就有人病倒和丧命。  一场瘟疫夺走了青年恒景的父母,他自己也差点儿丧了命。病好后,他决心为民除害。他找到一位法力无边的仙长,在仙长的指导下,终于练出了一身非凡武艺。 一天,仙长对恒景说:“明天是九月初九,瘟魔又要出来作恶,你应该回去为民除害了”。仙长送给恒景一把宝剑,一包茱萸叶,一瓶菊花酒,让他骑着仙鹤赶回家去。重阳节的传说(二)恒景回到家乡,发给乡亲们每人一片茱萸叶,一瓶菊花酒,做好了准备。中午时分,瘟魔冲出河,突然闻到阵阵奇香和菊花酒气,便止住步,脸色突变。这时恒景手持宝剑冲下山来,把瘟魔刺死

4、。从此九月初九登高避祸的风俗流传了下来。重阳诗篇(一)采桑子重阳毛泽东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重阳诗篇(二)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重阳诗篇(三)蜀中九日(唐)王勃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 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重阳诗篇(四)九月十日即事(唐)李白昨日登高罢,今朝再举觞。 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灯笼的制作材料材料:(1)竹条:将竹子劈成竹条,在竹条上下两端打洞,用铁丝

5、穿起来。(2)竹头:在竹子的竹节上,刻出凹槽,用粗铁丝固定,成为竹灯笼的头部和底部。灯笼的制作方法(一)作法:1.将穿好铁丝的竹条,安装在竹头台座上。2.一根竹条安装在一格凹槽上,最后再用铁丝绑竹头,成为竹架。3.顶住地面,将竹架慢慢往下撑开,直到变成筒型为止。灯笼的制作方法(二)4.在灯笼上端绑上棉线,以固定竹条。5.在竹条上铺白色纱布,用浆糊固定。6.阴干后,筒型伞灯就成型了。7.最后在竹头上安装底座,就完成了。谢谢!祝大家学习进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