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铸热过程数学模型的建立

连铸热过程数学模型的建立

ID:20420022

大小:5.45 MB

页数:30页

时间:2018-10-09

连铸热过程数学模型的建立_第1页
连铸热过程数学模型的建立_第2页
连铸热过程数学模型的建立_第3页
连铸热过程数学模型的建立_第4页
连铸热过程数学模型的建立_第5页
资源描述:

《连铸热过程数学模型的建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连铸热过程数学模型的建立2.1连铸热过程数学模型的建立连铸热过程为连铸坯的凝固冷却过程。连铸坯在凝固过程中,凝固传热量不仅影响铸机生产效率和设备寿命,而且对铸坯的表面质量和内部质量都有重要影响。因此薄板坯凝固传热规律的研究,对该工艺的生产和设计,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板坯凝固冷却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1)结晶器冷却。钢液在近结晶器壁处快速冷却,形成薄的坯壳;(2)二冷区冷却。坯壳具有足够厚度时,铸坯从结晶器中拉出,在二冷区受到强烈的喷水冷却,液芯逐渐凝固;(3)空冷区冷却。铸坯在空气中较缓慢地冷却,铸坯断面上温度逐渐趋于均匀。

2、根据板坯的凝固冷却过程,连铸热过程数学模型包括结晶器、二冷区和空冷区这三部分。结晶器中热传递主要沿水平方向进行。传热过程包括:(1)钢水以对流和导热形式将热量传给坯壳;(2)凝固坯壳的导热;(3)凝固坯壳与结晶器壁的传热;(4)结晶器壁的导热;(5)喷淋水与结晶器壁的强制对流传热。其中在传热过程(3)中,填充于铸坯壳与结晶器壁气隙中的渣膜控制铸坯壳向结晶器的传热量,在结晶器的传热过程中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应进一步分析气隙中渣膜特性对传热的影响,建立坯壳与结晶器气隙的传热模型。为全面分析结晶器的传热,将该模型于铸坯凝固和结晶器壁

3、的传热祸合起来,建立统一的结晶器传热数学模型。带有液芯的铸坯进入二冷区达到完全凝固。在二冷区铸坯向外传热方式主要有:(1)由喷射水滴蒸发带走的热量;(2)铸坯表面与周围环境的辐射换热;(3)铸坯与支撑辊、导辊的接触换热。喷淋水和支撑辊、导辊与铸坯的传热对铸坯内液芯长度的控制十分重要。铸坯进入拉矫机后进入空冷区,铸坯主要以辐射换热方式和自然对流的方式进行冷却。2.1.1基本假设为建立连铸过程温度场数学模型,需对物理模型进行简化,作如下假设:(1)连铸生产线工况稳定;(2)由于铸坯的贝克来数很高(~105),忽略整个铸坯沿拉坯方向

4、传热;(3)钢液面上保护渣具有保温作用,忽略钢液表面的散热量;(4)沿结晶器和薄板坯宽度方向传热具有对称性,只计算1/2截面的温度场;(5)注入结晶器的钢液温度恒定;(6)结晶器壁与坯壳间的气隙层厚度不随位置和时间变化;(7)不考虑结晶器内凝固壳表面的振痕对传热的影响。2.1.2控制方程在凝固过程中,取铸坯断面作为求解区域来建立方程。由于板坯传热的对称性,故可以用其半截面来进行计算。其能量平衡方程式为qm0y结晶器壁气隙层铸坯qmqmWp/2Wm/2DpDmx图2.1结晶器计算断面物理模型(2-1)z=Vt2(2-2)根据假设

5、条件,在稳定工况下,忽略沿拉坯方向z的导热,连铸坯温度场与时间t和空间坐标厚度方向y、宽度方向x有关,坐标原点在结晶器左下角点,如图2.1。凝固潜热用不稳态导热方程中的热源函数来计算,导热方程简化为如下形式(2-3)函数表示相变热源的分布特征函数,该热源与钢液的凝固率成正比,且与合金的性质有关T>TliquidorTTliquidceff=c(T)-HTsolid(2-7)cs

6、olid(T)TTliquid=lmesh(T)Tsolid(2-8)lsolid(T)

7、T0)(1)结晶器对称面:(2-12)上表

8、面:(2-13)下表面:(2-14)侧表面:(2-15)其中,qx(t)﹑qy(t)为结晶器上下及侧表面与冷却水的换热量,且认为结晶器各表面的热流密度均匀。在实际工程运算中,一般采用经验式或测量数据来进行计算,结晶器表面的平均热流密度qm可表示为qx(t)=qy(t)=qm=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