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闵行未来发展新坐标

构建闵行未来发展新坐标

ID:20359587

大小:38.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0-11

构建闵行未来发展新坐标_第1页
构建闵行未来发展新坐标_第2页
构建闵行未来发展新坐标_第3页
构建闵行未来发展新坐标_第4页
资源描述:

《构建闵行未来发展新坐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构建闵行未来发展的新坐标深度城市化,发展智能化——构建闵行未来发展的新坐标(2011-01-3010:02:11)转载▼标签:陆铭闵行中国经济城市化进程内涵型杂谈鉴于中国经济在过去三十年间的优异表现,“中国奇迹”、“中国模式”一时间成为世人追捧的热门词汇。尽管对是否存在“中国奇迹”、“中国模式”的激辩尚未尘埃落定,但对中国经济快速增长原因的解释则更具现实意义。因为这将使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从“摸着石头过河”的探索中逐步转向均衡、可持续、内涵型的科学发展路径上。最近在读复旦大学陆铭教授的《十字路口的中国经济》一书。在陆铭看来,中国经济看似的奇迹其实算不上奇迹。因为这一切奇迹的产生

2、都能从发展经济学中找到理论解释。高的资本储蓄率、高素质且低成本的人力资本以及人口红利带来的庞大消费市场,足以为中国经济的高增长注入充沛的动力。但是,发生在2008年的国际金融危机使国内外经济形势变得空前的复杂严峻,进一步增强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紧迫性。全球流动性泛滥带来的通货膨胀、资源和环境对经济增长约束日趋强化、依靠投资拉动的经济增长模式尚未改变、居民收入差距加大抑制消费需求增长。所有这些困局对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带来严峻挑战,中国经济还能否保持较快的发展势头呢?针对这一问题,陆铭给出了他的判断:在传统优势逐步消退之后,城市化还可以保持中国经济三十年的快速增长。陆铭教授关于城市

3、化对促进经济持续增长的预言,可能在闵行的“十二五”发展中得到应验。听完孙潮书记关于闵行“十二五”规划的情况介绍后,我的第一感觉是:未来五年将是闵行深入推进城市化进程、进一步与中心城区融合发展的新阶段。依托大虹桥、大紫竹、大浦江建设以及地铁上盖工程,使闵行深度城市化的起点高、内容丰富。作为闵行人,无疑为这一目标而倍感振奋。令人鼓舞的还有闵行长期滞后的教育、医疗等社会事业将在“十二五”期间迈出更坚实的步伐,大量优质医疗、教育资源的集聚,必将为建设智慧闵行、宜居闵行和生态闵行提供有力的支撑。有理由相信,在深度城市化进程中,闵行既坐拥上海作为国际化大都市的独特区位优势,又广泛连接海内外

4、,承接各类优质资源的转移,区域经济发展具有广阔的空间和潜力。与深度城市化相应的另一个亮点是“智慧闵行”理念的提出,建设“智慧闵行”,是深度城市化的内在要求。不同于靠卖地、建楼、农转非为形式的传统城市化,深度城市化是城市化发展的新阶段,需要借助智慧的规划、智慧的方法和智慧的人才,把“摊大饼”式的城市扩张模式向内涵型的发展模式转变。孙书记对“智慧闵行”的理解包括三个方面,即方法、人才和信息化。首先,智慧体现在聪明做事中,诚如孙书记所说的要“四两拨千斤”。面对“十二五”规划这一宏伟蓝图,如果实施推动的力量仅来源于党委和政府的话,到头来很可能落得什么都想管、什么都管不好的结果。要做事、

5、做好事、事做成,关键需要在方式方法上体现智慧。其次,智慧蕴含于广大人才中,需要不拘一格,海纳百川,把闵行打造成人才集聚的高地、创新创业的高地。其三,智慧融合于现代科技中,利用信息化、智能化手段,使城市综合管理更为高效,使市民享受公共服务更加便捷。闵行,传承了上海城市文化的海派精神,积淀了改革开放三十余年的发展智慧,插上了大虹桥、大紫竹这对腾飞的翅膀,闵行的未来大有可观!2010,闵行深度城市化的关键年  经过了2009年——这一进入新世纪以来闵行经济社会发展最为纠结的一年,化危为机、逆势奋进的闵行,又在2010年站上了新的起点,有了新的憧憬。日前,本报记者就闵行新一年的发展对区

6、委书记孙潮进行了专访。在走访中找到感情上的根  记者:春节将至,区委要求各级党委认真落实大走访工作,我们是想通过走访来改善党群关系。但也有担心,走过了、看过了,但感情没有联上、心没有联上,依旧是个过客。您对大走访有什么要求,希望通过走访收到怎样的效果?  孙潮:与其说走访,不如说是“串门”。这是我们传统的联络感情的方式,也是大家普遍习惯的方式。太久不“串门”,感情会变淡的。俞正声书记强调:“群众观点须臾不能忘记。”密切联系群众,不是你说他听,不是你做他看,而是一个互动。不然,你说的他听不进,你做的他看不到。我们党委和政府做的很多事情,比如每年要完成一二十项民生工程、实事项目,群

7、众却往往感受不深。为什么会这样?如果我们以个人的感知代替群众的体验,以自认为的需要代替群众的实际需要,越俎代庖,就不可能把工作做到点子上。  执政党的有效决策要基于对社会实际情况的充分了解。走访就是“向下看”,通过坐一坐,聊一聊,感知普通党员、普通群众的疾苦和快乐,知道群众需要什么、难在哪里,然后知道我们要做什么事,怎么做事。家是每个人的根,通过走访,我们的党员干部能从中找到自己感情上的根。我们希望“大走访”成为长效的制度,拉近党与群众距离;希望通过建立这样的沟通新机制,了解老百姓的需求、懂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