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0317540
大小:27.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0-09
《教案精选:小学科学《声音的产生》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教案精选:小学科学《声音的产生》教学设计 教案精选:小学科学《声音的产生》教学设计 教案精选:小学科学《声音的产生》教学设计 教案精选:小学科学《声音的产生》教学设计 教案精选:小学科学《声音的产生》教学设计 教案精选:小学科学《声音的产生》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声音的产生》是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奇妙的声音王国》的第一节。课时安排为一课时。本课教学内容主要有以下三个部分:(一)、知道声音的主要功能是传递信息;(二)、想办法制造声音;(三)、引导学生运用间接观察法和归纳法发现物体发声的共同规律。 教学目标:
2、 过程与方法: 1、观察、比较发声物体时的状态,并对这一现象进行积极思考,经历感觉声音、制造声音、探究声音产生原因的过程。 2、在观察、描述的活动中,积极思考交流。 知识与技能: 3、会动手制造声音、对发声物体进行观察,知道磨擦、弹拨、敲击、吹气等可使物体产生振动而发出声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4、养成在实验过程中既动手又动脑的好习惯。 5、学会与人合作,学会交流与倾听。 6、养成尊重事实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 通过观察、比较、讨论、交流等活动,认识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并能从体验中归纳总结出结论。 教学难点: 通过观察、比较引发思考,
3、并积极地探究、将声音的产生与物体振动建立起联系。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钹、音叉、保鲜袋(一人一个)、尺子、小军队鼓(绿豆、鼓槌)、锥形瓶(内装水)均每组一份。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感觉声音 1、课件播放各种熟悉的声音,学生闭眼聆听。(鸟叫声、校歌声、欢呼声、助威声、风声、雨声等) 2、学生交流::刚才你都听到了些什么?感觉怎么样? (谈感受即是对学生进行情感的培养,也是在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3、现场观察: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除了这些声音之外,还有很多。此时此刻教室里有哪些声音?你还听到了哪些声音?(预测:窗外汽车喇叭声、老师讲课
4、声、同学回答问题声……) 4、小结:看来你们都是留心生活,爱观察、爱倾听的孩子。是啊,我们生活在一个声音的王国里,声音为我们传递着各种信息。这一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奇妙的声音王国,去探索其中的奥秘。 (开课简洁有效,利用学生熟悉的生活中常听到的声音一下子吸引注了学生的注意力,和谐美妙的声音也给了学生美的享受。后又从教室里到教师外倾听各种声音,让学生感受到在生活中学习科学,科学就在身边。) 二、制造声音,观察现象 1、让物体发声。 (1)谈话:你能用不同的方法使这个桌上物体(食品保鲜袋、小军鼓、锥形瓶(里装水)、直尺、音钹)发出声音吗?比比看,谁的方法多,
5、谁的发声方法有创意?并注意发声时有些什么发现,包括看到的、听到的、感觉到的……。 同时要注意制造声音时不易用力过猛损坏器材,控制好声音的大小。 (实验材料有结构,既有生活物品、学习用具,更重要的是有固体的,也有液体的和气体的,锥形瓶既能通过水发声,也能用吹气发声可以说是一举多得的材料。实验前让学生明确探究的目的,特别提出看到的、听到的……目的就是要学生多感官的参与活动中,获取大量的事实信息,便于后面研究声音产生的主要原因。) (2)学生实验。(活动过程中要求学生:不能有说话的声音,仔细观察体验物体的发声,并做好简单的记录。) (实验材料多,获取的信息多,如
6、果不做好记录,就容易疏忽一些发现。) (3)收拾整理实验器材 (收拾整理材料既是一个缓冲区,也便于交流时学生能集中精力的倾听和补充、评价。确保交流的有效性。) (4)汇报交流。(重点交流是如何让保鲜袋发出声音的以及发声时的现象。) 2、身体发声。 (1)谈话:现在我们不借助任何物体,请你试着用不同的方法让自己的身体发出声音。 (2)学生实验。(相当于一个小组内的交流) (3)汇报交流。(各组轮流发声并交流是如何让身体发出声音的。相机引导认识声带发声。) (学生对于声带发声还是有一些难,需要教师的引导,这就是新课标要求教师要适时的引导所在。) 三、
7、提出问题,猜想原因 1、提出问题:我们使用各种不同的方法都能使物体发出声音,物体发声时有什么共同的现象吗? 小组讨论交流。集体汇报、补充。 2、学生猜想:由此请你们推想物体发声的主要原因可能是什么?(预测:摩擦,弹、按、吹、说、摇等要用力;还有一个就是跳动、颤动、抖动等) 3、引出问题:大家有的认为物体发声是因为用力,有的认为是物体在做各种运动,那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引出矛盾,能更好的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引导深入探究。) 四、合作探究,验证猜想 1、设计实验 谈话: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看法利用钹和直尺设计一个实验来证明。 (1)学生分组设计实验(
8、力压而不让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