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0102743
大小:60.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10
《高中信息技术试题必修部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4142434445高中信息技术试题必修部分选择题主题一:信息技术与社会(一)信息及其特征1、现代社会中,人们把()称为构成世界的三大要素。A.物质、能量、知识B.信息、物质、能量C.财富、能量、知识D.精神、物质、知识2、盲人摸象体现了信息交流的重要性,信息可以交流说明了信息具有( )A.价值性 B.时效性 C.载体依附性 D.共享性3、下列叙述中,其中( )是错误的A.信息可以被多个信息
2、接收者接收并且多次使用B.信息具有时效性特征C.同一个信息可以依附于不同的载体D.获取了一个信息后,它的价值将永远存在。4、网络上的信息被人下载和利用,这正说明信息具有( )A.价值性 B.时效性 C.载体依附性 D.可转换性5、( B )不属于信息的主要特征A.时效性 B.不可能增值 C.可传递、共享 D.依附性6、下面哪一个不属于信息的一般特征?( )A.载体依附性 B.价值性 C.时效性 D.独享性7、天气预报、市场信息都会随时间的推移而变化,这体现了信息的( )A.载体依附性
3、B.共享性 C.时效性 D.必要性8、交通信号灯能同时被行人接收,说明信息具有( )。A.依附性B.共享性C.价值性D.时效性9、关于信息特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信息能够独立存在B:信息需要依附于一定的载体C:信息不能分享D:信息反映的是时间永久状态10、下面对信息特征的理解,错误的( )A.天气预报、情报等引出信息有时效性B.信息不会随时间的推移而变化C.刻在甲骨文上的文字说明信息的依附性D.盲人摸象引出信息具有不完全性11、在朝鲜战争即将爆发的时候,蓝德公司向美国政局高价兜售一份调查报告没被理会,战后美国政府分文未花就得到该报告,
4、这体现了信息的:( )A:价值性B:可伪性C:具有可传递性D:具有失效性12、关于信息共享与物质的共享的差别,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信息一方使用时另一方就不能使用B:信息使用后就会损耗C:信息可无限复制、传播或分配给众多的使用者D:信息可以有限的使用13、将几副相互无关联的图像通过图像处理软件(如Photoshop)的加工后,形成一副富有创意,有实际用途的图像,这体现了信息是( )A:可以共享的B:需依附一定载体的C:可以增值的D:具有实效性14、武王伐纣作为中国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却没有甲骨文资料记载其确切年代。现代考古工作者根据历史传说中的“天象”,
5、利用天文知识成功地完成该时间的判定。这说明信息具有( )特征。A、可传递性B、时效性C、载体依附的可转换性D、价值性15、某次语文测验成绩已经按学号顺序录入到Excel表中,对语文成结在100分以上的学生筛选,得出相应的名单,这体现了信息的( )A、可以共享的B、可以增值的C、需依附一定载体D、具有时效性16、下面有关对信息作用事例的理解,错误的是( )A.许多历史事件以文字的形式记载在书上,体现信息的依附性。B.交通信号灯被许多行人接收,体现信息的共享性。C.天气预报、股市行情体现信息的有价值性D.身边的信息体现了信息的不完全性(二)信息技术与社会17、我
6、们常说的“IT”是( )的简称A.信息技术 B.因特网 C.输入设备 D.手写板18、总体来说,一切与信息的获取、加工、表达、( )、管理、应用等有关的技术,都可以称之为信息技术.A.识别B.显示C.交换D.交流19、下面哪句话是正确的( )A.现代的通信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产生了信息技术B.21世纪人类进入信息社会,信息、信息技术就相应产生了。C.有了人类就有了信息技术D.有了计算机后就有了信息技术20、关于信息技术的出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自从有了广播、电视后就有了信息技术B.自从有了计算机后就有了信息技术C.自从有了人类就
7、有了信息技术D.信息技术是最近发明的技术21、下列有关信息技术的描述正确的是()A.通常认为,在人类历史上发生过五次信息技术革命B.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电子出版物会完全取代纸质出版物C.信息技术是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简称D.英文的使用是信息技术的一次革命22、不属于信息技术应用的是:()A:人工智能B:电子商务C:语音技术D:纳米技术23、在人类发展史上发生过( )次信息技术革命A.3 B.4 C.5 D.624、人类经历的五次信息技术革命依次为:语言的使用、文字的使用,( ),电报、电话、广播、电视的使用和计算机的普及应用及其与通
8、信技术的结合。A.火的使用 B.指南针的使用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