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974520
大小:51.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7-11-14
《浅谈树池在园林中的应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谈树池在园林中的应用摘要:在各种园林景观中,树池是最常见的园林小品之一。树池承担着保护植物的功能。它不但能作为单独的造景出现,也能与园凳、雕塑、水体、铺装等相互结合形成特色景观。设计巧妙的树池起着塑造园林景观特色、彰显环境氛围的重要作用。树池有其相对固定的结构模式,但又因其在园林中的不同应用方式产生不同的形式变化,因而类型丰富。关键词:树池;形式;功能;景观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物质需要日益得到满足,相应地人们的精神追求也在不断升华,对于自身所处环境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环境设计不但要实用,也要美观,不仅要有清新的空气、苍翠的树
2、木,还要有完善的公关设施、精致的景观小品。广场、公园、小区中出现了越来越多独具匠心的景观设计,而设计巧妙的树池起着塑造园林景观特色、彰显环境氛围的重要作用,营造出优美怡人的公共空间。1树池的概述1.1树池的定义树池是种植树木的人工构筑物,是城市道路广场树木生长所需的最基本空间。1.2树池的规格树高、胸径、根茎大小、根系水平等因素共同决定所需有效的树池大小。树池形状以正方形较好,其次是长方形和圆形。树池规格因道路用地条件而定,一般情况下,正方形树池以1.5m*1.5m较为合适,最小不要小于1m*1m;长方形树池以1.2m*2.0m为宜,圆
3、形树池直径则不小于1.5m。(树池的尺寸详见表1.)表1树池的尺寸树高必要有效的标准树池尺寸树池篦尺寸3m左右直径60cm以上,深50cm左右直径750mm左右4-5m直径80cm以上,深60cm左右直径1200mm左右6m左右直径120cm以上,深90cm左右直径1500mm左右7m左右直径150cm以上,深100cm左右直径1800mm左右8-10m直径150cm以上,深150cm左右直径2000mm左右2树池的形式树池的形式丰富,可以根据不同的方面进行以下分类:2.1按树池的形状可以分为方形树池、圆形树池、弧形树池、椭圆形树池、带
4、状树池等。2.2按树池的使用环境可以分为行道树树池、坐凳树池、临水树池、水中树池、跌水树池、参阶树池等多种。2.3按树池与周围路面的高差大小3可以分为平树池和高树池。2.4按树池的填充材料可以分为植物填充型;卵石、砾石填充型;预制构件覆盖型等。3树池的功能(1)树池可以明确出一个保护区,既可以保护树木根部免受践踏,也可以防止主根附近的土壤被压实;(2)经过处理的护树面层可以看成是一个集水区,有利于灌溉,而且避免扬土扬尘,污染道路;(3)树池的护树面层所填充材料的形状、质地、纹路、色彩等与周围环境相辅相成,共同构成和谐统一的整体环境。4树
5、池处理原则4.1因地制宜、生态优先树池处理应坚持因地制宜、生态优先的原则。树池覆盖在保证使用功能的前提下,宜软则软、软硬结合,以最大地发挥树池的生态效益。4.2工程造价合理工程造价也是树池处理应考虑的因素。在城市主要路段及广场、公园主要部位选用高档覆盖方式,其余部位则选用造价较低的覆盖材料,这样可降低造价。5树池设计技术要点行道树作为城市道路绿化的主框架,一般以高大乔木为主,其树池面积要大,一般不小于1.2×1.2m,由于人流较大,树池应选择箅式覆盖。对于分车带树池,为分割车流和人流,利于交通管理,常采用抬高树池30cm的做法。设计时要
6、兼顾必要的人流通行,选择适宜部位进行软硬覆盖,即采用透空砖植草的方式,使分车带绿化保持完整性,又不失美化效果。公园、游园、广场及庭院中的树池由于受外界干扰少,主要为游园、健身、游憩的人们提供服务,树池覆盖要更有特色、更体现环保和生态功能,所以应选择体现自然与环境相协调的材料和方式进行树池覆盖。对于主环路树池可选用大块卵石填充,既覆土又透水透气,还平添一些野趣。在对称路段的树池内也可种植金叶女贞或黄杨,通过修剪保持树池植物呈方柱形、叠层形等造型,也别具风格。铺装、林下广场大树树池可结合环椅的设置,池内植草。其它树池为使地被植物不被踩踏,设
7、计树池时池壁应高于地面15cm,池内土与地面相平,以给地被植物留有生长空间。片林式树池尤其对于珍贵的针叶树,可将树池扩成带状,铺设嵌草砖,增大其透气面积,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6树池存在的问题及建议6.1存在的问题树池在城市绿地中到处可见,它是构成城市和街道景观的重要元素,将影响到周围环境的景观效果。树池常常出现的问题是树池内部或周边发生隆起,影响了树池原有面貌的景观效果,而且在雨天会造成局部积水。36.2建议种植深根性的植物,尽量避免由于树根的生长造成的树池周边地形的变化。使用环保型材料覆盖美化树池。环保型材料透水透气性好,牢固抗压,寿
8、命长,其多孔结构还可以吸收交通噪音、缓解城市热岛效应。[参考文献][1]胡长龙.园林规划设计(上册).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156[2]金涛.园林景观小品应用艺术大观.中国城市出版社,2003,12:3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