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9698889
大小:114.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0-05
《金融脱媒与我国商业银行表外业务创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金融脱媒与我国商业银行表外业务创新金融脱媒与我国商业银行表外业务创新郭怿江苏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金融系E-mail:nj_digua@163.com内容摘要:目前,我国的金融结构调整正不断走向深入,我国商业银行似乎也不同程度地经历着“金融脱媒”的过程。金融脱媒动摇了商业银行的传统信贷业务,削弱了银行的盈利基础,加大了银行的经营风险,各个商业银行迫切需要金融创新来主动应对金融脱媒。而表外业务的创新和发展就成为商业银行应对金融脱媒的关键所在。关键字:金融脱媒表外业务金融创新中图分类号:F831文章标识码:A一、金融脱媒和表外业务的关系:趋势和创新金融脱媒现象
2、最早出现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由于Q条例的限制以及20世纪70年代末的两次石油危机致使通胀率上升,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兴起及高收益率非储蓄产品的发展,使得商业银行和储蓄机构存款大量流失,出现显著的“脱媒”趋势。另外,日本等国家和地区也在直接金融的过程中发生过明显的“金融脱媒”现象。金融脱媒,亦即非中介化(FinancialDisintermediation),由D.D.Hester(1969)最早提出,他在《货币、信用和银行》杂志上发表了《金融脱媒及政策》一文,认为“资产绕过银行而直接通过其他金融机构和资本市场进行配置的现象就是金融脱媒”。国内外关于“金
3、融脱媒”的界定基本相同,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所长李扬(2005)认为,金融脱媒是指资金的供应绕开了商业银行这个媒介,直接输送给需求方,造成资金的“体外循环”。目前,我国的金融结构调整正不断走向深入,我国商业银行似乎也不同程度地经历着“金融脱媒”的过程,这是我国发展直接融资过程中的一个必然现象。金融脱媒动摇了信贷传统业务,削弱了银行的盈利基础,加大了银行的经营风险,各个商业银行迫切需要金融创新来主动应对金融脱媒。而发展表外业务,产品创新就成为关键,因为表外业务占用的经济资本低,可以有效地降低风险,而且我国银行业的表外业务处于发展初期,还有很大的创新空间。商
4、业银行表外业务(Off-Balance-SheetActivities,简称OBSA)按照巴塞尔委员会所确定的标准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的表外业务是泛指所有不在资产负债表中反映的业务,它包括金融服务类表外业务和或有债权、或有债务类表外业务。前者指那些只能为银行带来服务性收入而不影响银行表内业务质量的业务;后者指那些虽然不在资产负债表中反映,但在一定条件下会转变为现实资产和负债的或有资产和或有负债,也就是狭义的表外业务。本文选择了广义表外业务的概念作为研究对象。二、金融脱媒的理论机理:金融中介理论金融脱媒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认为,是对传统的金融机构中介功
5、能的否定,并刺激了新的金融中介功能的发展,与金融中介理论的兴起和发展存在密切关系。金融中介理论作为现代金融学的重要领域,一直有着丰富的研究成果,逐渐形成了两大理论研究框架:一是“机构观”下的交易成本和信息不对称理论;二是“功能观”下的FIS动态创新、风险管理与参与成本和价值增值等理论。1、“机构观”框架下的金融中介理论-7-东南大学2008-08-10金融脱媒与我国商业银行表外业务创新(1)交易成本理论。最早运用交易成本理论来研究金融中介的是Gurley&Shaw(1960),他们认为金融中介之所以存在是因为金融市场中的交易成本太高,而金融中介可以通过分
6、工经济、专门金融技术、纵向上的规模经济与横向上的范围经济来降低交易成本。Berson&Smith(1976)把金融中介视为金融商品的生产者,也认为金融中介存在的理由是因为其能降低交易成本。故在金融中介既定的交易成本理论假设下,金融中介的非中介化应反映的是该类中介在降低交易费用上的竞争优势不及其他中介,从而受到替代。以迅速发展的企业债和短期融资券为例,企业债和短期融资券的发行增加了企业的直接融资渠道,相应地也就减少了企业对银行贷款的需求,降低了企业的交易成本,这对银行中角色的挤出效应是明显的。市场与中介在提供金融工具的效率、能力等方面上存在明显的竞争,技术
7、进步和交易成本的持续下降加剧了这种竞争。(2)信息不对称理论。Leland&Pyle(1977)认为,中介可以通过投资来发出其具有专门知识的“见多识广身份”的信号,以解决交易双方信息的偏离。由Diamond(1984)在另外一篇重要文献中提出了受托监控模型,他认为借款者和投资者之间存在着信息不对称,而金融中介可以被众多投资者委托充当监督者的角色,避免了由各投资者分别监控的高成本,以此来克服信息不对称和实现成本优势。基于这种观点,银行在贷方的脱媒应该来源与对企业金融状况的判断力减弱。事实上,我国银行体系在信息处理,即项目评级上通常是偏弱的,它们的对象为可以
8、更多地依靠以政府信用为保证的外部评级体系进行评估的国有项目或国有企业。从而使部分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