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群体传播与组织传播

第六章群体传播与组织传播

ID:19536167

大小:323.00 KB

页数:66页

时间:2018-10-03

第六章群体传播与组织传播_第1页
第六章群体传播与组织传播_第2页
第六章群体传播与组织传播_第3页
第六章群体传播与组织传播_第4页
第六章群体传播与组织传播_第5页
第六章群体传播与组织传播_第6页
第六章群体传播与组织传播_第7页
第六章群体传播与组织传播_第8页
第六章群体传播与组织传播_第9页
第六章群体传播与组织传播_第10页
资源描述:

《第六章群体传播与组织传播》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六章群体传播和组织传播第一节群体传播一、群体的特征及其社会功能(一)岩原勉的群体概念具有特定的共同目标和共同的归属感、存在着互动关系的复数个人的集合体。特征:(1)目标取向具有共同性(共同利益、关心、兴趣)(2)具有以“我们”意识为代表的主体共同性。群体的分类现实的群体是千差万别的。不同学者对群体的分类是不同的。德国社会学家L.威瑟根据组织性的强弱,将群体划分为两类:组织群体和非组织群体。组织群体与非组织群体的结构、功能和传播机制有明显的不同。(二)群体的社会功能和意义群体具有社会功能,是个人与社会相连结的桥梁和中间纽带。是“局

2、部社会”。个人在参与社会活动之际首先是作为局部社会的一员出现。群体功能:对社会:1、帮助个人完成社会化,形成社会秩序,调节个人行为。2、团结就是力量,推动社会发展。对个人:1、满足个人需要的重要手段。2、为个人提供信息安全和社会安全感。3、是个人表现和实现自我的场所和手段二、群体传播及其内部机制群体成立、生存、发展的三个条件:1、共同的目标和关心的事项。(核心)2、成员之间的协作意愿。3、群体与成员、成员与成员之间的传播互动机制,即群体传播。(互动机制)(一)群体传播与群体意识的形成群体意识包括三个方面:1、关于群体目标和群体规范

3、的合意2、群体感情(成员间的个人感情和“我们”的感情)3、群体归属意识(对群体所产生的认同感)群体传播在群体意识的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群体意识是在群体信息传播的过程中形成的。群体意识是相对于个人意识的一种外在的、约束性的思维、感情、和方式。任何一个群体都具有自己的传播结构,这个结构可以从信息的流量与流向来理解。1、信息的流量大,意味着信息覆盖面广,群体成员间的互动和交流频度高,群体人合基础好。2、信息流向是双向的意味着群体传播中民主讨论成分多,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关于群体和群体规范的合意更统一、群体感情和群体归属意识更稳固。(一)群体

4、传播与群体意识的形成(二)群体规范在群体传播中的作用群体规范是群体意识的核心内容。是成员个人在群体活动中必须遵守的规则,在广义上包括群体价值。群体规范的功能:1、协调成员的活动、规定成员角色和职责以促进群体目标的达成。2、通过规范的共有保证群体的整体合作。3、通过指示共同的行为方式以维持群体的自我统一性4、为成员个人提供安全的决策依据群体传播中,群体规范的作用1、在群体会起着制约作用。排除偏离性意见,限制争论,保证效率。(规范的维持以奖惩机制来保证)2、对外来的信息或宣传活动效果具有重要影响。(1)、与群体规范一致时群体规范会促使

5、成员接受加强和扩大说服效果(2)、与群体规范不一致时群体规范会阻碍成员接受,使说服效果减弱三、群体压力和趋同心理群体压力:群体中多数意见对成员中的个人意见和少数意见所产生的压力1、信息压力:通常认为多数人所提供的信息,其正确性要大于多数人,于是,个人对多数意见会持较信任的态度。2、趋同心理:个人希望与群体中多数意见保持一致,避免因孤立而遭受群体制裁的心理。(遵从性)中坚人物的作用不可忽视(另一种并不基于群体压力和趋同心理的合意形成机制)三、集合行为中传播机制集合行为:在某种刺激条件下发生的非常态社会集合现象。(火灾地震后的群众骚乱

6、,自发游行集会等)自发的反常现象,以群集恐慌流言骚动形态出现,对正常的社会秩序造成干扰和破坏。集合行为产生的条件:1、结构性压力(自然灾害/经济萧条/失业/物价不稳/政治动荡/种族关系恶化引起的不安)2、触发性事件(如流言可能引起的骚乱)3、正常的社会传播系统功能减弱,传播机制非正常化集合行为的特殊传播机制(三)1、群体暗示与群体感染群体暗示通过间接的示意,使人接受某种观点或从事某种行为。接受与否,取决于受传者的理性判断。集合行为的暗示更接近催眠暗示,受传者表现为一味的盲信与盲从。群体感染观念、情绪或者行为在暗示机制下作用以异常的

7、速度在人群中蔓延开来。2、群体模仿与匿名性塔尔德1890《模仿的法则》模仿是最基本的社会现象分为自觉地模仿和有意识的模仿集合行为中的模仿更多的表现为集体无意识、条件反射性的模仿(趋同心理)2.“匿名性”在集合行为中人们处于互不知道姓名和身份、没有社会约束力的“匿名”状态中,失去了社会责任感和自我控制能力。(法不责众心理)3、集合行为中的信息流美国社会学家H.布鲁默认为集合行为的初步形态是“循环反应”(刺激与反应互相循环)集合行为中的主要信息形式是流言(信源不明)美国心理学家G.W奥尔波特流言流通量=问题的重要性*证据的暧昧性流言是

8、一种信源不明、无法得到确认的消息或言论,通常发生在社会环境具有较高的不确定性,而正规的传播渠道(如大众传媒等)不畅通或功能减弱的时期。如浙江瑞安戴海静事件流言的特点1、流言信息的快速增值2、流言信息的奇异回流现象3、流言中伴随大量的谣言(谣言是指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