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9454238
大小:1.16 MB
页数:32页
时间:2018-10-02
《九年级上《星星变奏曲》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我想在大地上画满窗子所有习惯黑暗的眼睛都习惯光明顾城远和近顾城你一会看我一会看云我觉得你看我时很远你看云时很近1980年6月一代人顾城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1979年7月朦胧诗,作为一个独特的诗学概念,它指称的是以北岛、舒婷、顾城、江河、杨炼、海子、于坚等为代表的一批“文革”中成长的青年诗人的具有探索性的新诗潮。朦胧诗孕育于“文化大革命”时期的“地下文学”。1979年《诗刊》发表了舒婷的《致橡树》《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等,1980年又以“青春诗会”形式集中推出了17位朦胧诗人的作品和诗歌宣言。朦胧
2、诗随即成为一股诗歌潮流,并且涌现了一大批广为流传的代表性作品。朦胧诗作为一种新诗潮,一开始便呈现出与传统诗歌不同的审美特征。对人的自我价值的重新确认,对人道主义和人性复归的呼唤,对人的自由心灵奥妙的探索构成了朦胧诗的核心。因其在艺术形式上多用总体象征的手法,具有不透明性和多义性,所以被称作“朦胧诗”。而意象化,象征化,立体化和隐喻性,是朦胧诗艺术表现上的重要特征。我如果爱你--绝不象攀援的凌霄花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我如果爱你--绝不学痴情的鸟儿为绿荫重复单调的歌曲;也不止象泉源长年送来清凉的慰藉;也不止象险峰增加你的
3、高度,衬托你的威仪。甚至日光。甚至春雨。致橡树舒婷不,这些都还不够!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根,紧握在地下叶,相触在云里。每阵风过我们都互相致意,但没有人听懂我们的言语。江河星星变奏曲变奏曲:音乐术语。变奏为作曲基本技巧之一,即通过装饰、改变时值或节奏、改变音符的进行方向或次序、改变和声或调性色彩等手段,使音乐保持原有的基本轮廓而以变化的面貌出现,谓之变奏。系统地运用变奏手法作成的乐曲称“变奏曲”,其结构为“变奏曲式”。配乐朗读欣赏听配乐朗读,体会为什么叫“星星变奏曲”《星星变奏曲》写于1
4、980年,是江河的首篇诗作,它作为新时期诗歌创作的火把,发出对光明的呼唤。表现了经历文化大革命的一代年轻人对历史的沉思。这是借用音乐术语来说的,它提示这首诗是围绕一个主题与主要意象变换情境,委婉抒情。诗的上下两节结构相称,基本手法和用语相同或相近,有同样的韵律。但上下两节的情境,意味发生了变化,如用“谁不愿意”和“谁愿意”就不同了。这种情形如同音乐,两段录音曲在保持基本轮廓的基础上出现一点变化。整个第一节和第二节构成了主题与变奏的关系。所以诗题叫“星星变奏曲”,可谓名副其实。江河,1949年生,原名于友泽,诗人。诗集
5、有《从这里开始》、《江河诗选》等。他与舒婷、北岛、顾城、杨炼一起被称为“朦胧诗”的五位主将。作者简介背景介绍这首诗写在文革结束之后。“文革”时期可以说是建国以来的一个失去理智的、疯狂的文化大破坏时期,大批的进步文化思想及优秀成果都被当做“毒草”,加以无情的摧残和蹂躏。“文革”十年是失去理智的十年,是疯狂的十年,其间发生的不可胜数的罪恶暴行均已为历史所铭记。背景介绍十年动乱,使人的美好情感、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受到无情的破坏,人的权利与自由受到恣意的践踏。《星星变奏曲》表现的是对人的美好情感,对人与人之间的理解、爱和关怀的
6、需求,对人的权利和自由的向往。诵读,整体感知“如果……谁不需要……谁还会……谁不愿意……谁不愿意……”“如果……谁不需要……谁还会……谁愿意……谁愿意……”(正面)(反面)1.诗歌是否有相似或反复的诗句?2.请划出诗歌中出现的意象并加以体会。诗、夜、蜜蜂、星星、柔软的晚上、湖、鸟、白丁香寒冷、苦难的诗、冰雪、冻僵的夜晚、瘦小的星探究一、二两节在表达上有哪些异同?一、二两节都采用了假设的句式开头,表达了现实中挣扎而向往光明、温暖和自由的愿望。所不同的是第一节正面表达这种企盼,第二节是从反面表达这种希望。“如果……谁还需
7、要……谁还会谁不愿意……谁不愿意……谁不喜欢……本诗前后两个诗节在结构上基本一致,但诗歌在意象的塑造,情感的抒发上,形成强烈的对照,这正是变奏曲。句式:“如果……谁还需要……谁还会谁愿意……谁愿意……谁不喜欢……研读诗歌,把握主旨这首诗第一节和第二节各写了什么内容?如果充满光明,谁还需要星星,谁还会夜中凝望,寻找安慰谁不愿意一个富有诗意的世界诗意盎然谁不愿意一个夏夜般柔美的世界宁静柔美谁不喜欢一个春天般温馨的世界温馨迷人象征光明美好的理想世界温馨美好如果充满光明,谁还需要星星,谁还会寒冷中燃烧,寻找希望谁愿意一个总写
8、苦难的诗的世界寒冷孤寂谁愿意一个夜被冻僵星被吹落的世界冷酷肆虐谁不喜欢一个星星疲倦太阳照不到的世界黑暗沉沉象征黑暗冰冷现实世界寒冷严酷这首诗分两节,第一节采用肯定结构,表达诗人对光明的向往;第二节采用否定结构,表达诗人对黑暗现实的否定,两节之间构成主题与变奏的关系。星星象征着生活中美好的事物,诗人反复咏叹星星,表达了他对光明的渴望。1、细细品味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