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9226102
大小:17.53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9-30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知识总结》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知识总结 1.半导体---导电能力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的物质(如硅Si、锗Ge)。2.特性---光敏、热敏和掺杂特性。 3.本征半导体----纯净的具有单晶体结构的半导体。 4.两种载流子----带有正、负电荷的可移动的空穴和电子统称为载流子。5.杂质半导体----在本征半导体中掺入微量杂质形成的半导体。体现的是半导体的掺杂特性。 *P型半导体:在本征半导体中掺入微量的三价元素(多子是空穴,少子是电子)。 *N型半导体:在本征半导体中掺入微量的五价元素(多子是电子,少子是空穴)。 6.杂质半导体的特性 *载流子的浓度---多
2、子浓度决定于杂质浓度,少子浓度与温度有关。*体电阻---通常把杂质半导体自身的电阻称为体电阻。7.PN结 *PN结的单向导电性---正偏导通,反偏截止。 *PN结的导通电压---硅材料约为~,锗材料约为~。8.PN结的伏安特性 *单向导电性------正向导通,反向截止。*二极管伏安特性----同PN结。 *正向导通压降------硅管~,锗管~。*死区电压------硅管,锗管。 3.分析方法------将二极管断开,分析二极管两端电位的高低:若V阳>V阴(正偏),二极管导通(短路);若V阳 该式与伏安特性曲线 的交点叫静态工作点Q。
3、2)等效电路法 直流等效电路法 *总的解题手段----将二极管断开,分析二极管两端电位的高低:若V阳>V阴(正偏),二极管导通(短路);若V阳 微变等效电路法 三.稳压二极管及其稳压电路 *稳压二极管的特性---正常工作时处在PN结的反向击穿区,所以稳压二极管在电路中要反向连接。 一.三极管的结构、类型及特点1.类型---分为NPN和PNP两种。 2.特点---基区很薄,且掺杂浓度最低;发射区掺杂浓度很高,与基区接触面积较小;集电区掺杂浓度较高,与基区接触面积较大。二.三极管的工作原理1.三极管的三种基本组态 2.三极管内各极电流的分配
4、 *共发射极电流放大系数(表明三极管是电流控制器件 式子 称为穿透电流。 3.共射电路的特性曲线 *输入特性曲线---同二极管。 *输出特性曲线 (饱和管压降,用UCES表示 放大区---发射结正偏,集电结反偏。截止区---发射结反偏,集电结反偏。饱和区---发射结和集电结均正偏。4.温度影响 温度升高,输入特性曲线向左移动。 温度升高ICBO、ICEO、IC以及β均增加。三.低频小信号等效模型(简化)rbe---输出端交流短路时的输入电阻, β---输出端交流短路时的正向电流传输比,常用β表示; 四.基本放大电路组成及其原则 1
5、.VT、VCC、Rb、Rc、C1、C2的作用。2.组成原则----能放大、不失真、能传输。五.放大电路的图解分析法1.直流通路与静态分析 *概念---直流电流通的回路。*画法---电容视为开路。*作用---确定静态工作点 *直流负载线---由VCC=ICRC+UCE确定的直线。 *电路参数对静态工作点的影响 1)改变Rb:Q点将沿直流负载线上下移动。 2)改变Rc:Q点在IBQ所在的那条输出特性曲线上移动。3)改变VCC:直流负载线平移,Q点发生移动。2.交流通路与动态分析 *概念---交流电流流通的回路 *画法---电容视为短路,理想直流
6、电压源视为短路。*作用---分析信号被放大的过程。 *交流负载线---连接Q点和VCC点VCC=UCEQ+ICQRL的直线。 3.静态工作点与非线性失真 (1)截止失真 *产生原因---Q点设置过低 *失真现象---NPN管削顶,PNP管削底。*消除方法---减小Rb,提高Q。(2)饱和失真 *产生原因---Q点设置过高 *失真现象---NPN管削底,PNP管削顶。*消除方法---增大Rb、减小Rc、增大VCC。 4.放大器的动态范围 (1)Uopp---是指放大器最大不失真输出电压的峰峰值。(2)范围 *当(UCEQ-UCES)>(
7、VCC’-UCEQ)时,受截止失真限制,UOPP=2UOMAX=2ICQRL’。 *当(UCEQ-UCES) *当(UCEQ-UCES)=(VCC’-UCEQ),放大器将有最大的不失真输出电压。六.放大电路的等效电路法1.静态分析 (1)静态工作点的近似估算 (2)Q点在放大区的条件 欲使Q点不进入饱和区,应满足RB>βRc。2.放大电路的动态分析 *放大倍数 *输入电阻 *输出电阻 集成运放:将管线结合在一起制成的具有处理模拟信号的电路称为运算放大电路。 集成运算放大电路中的元器件的参数具有良好的一致性。二:集成运算 1.输入级(
8、差模信号,Up-Un),抑制温漂。 2.中间级(复合管放大电路)。 3.输出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