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9191303
大小:18.7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9-29
《小学校际交流制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小学校际交流制度 篇一:桂庄小学校际间合作交流制度 桂庄小学校际间合作交流制度 一、完善制度,有序管理。 建立健全一套校际合作交流制度,使校际合作交流有序开展,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 二、建立校际合作交流领导管理机制。 成立校际合作交流领导组,负责校际合作交流活动的策划、规划、协调、管理、检查、评估等。设立校际合作交流负责人,负责各项合作交流活动的组织与执行,确保校际合作交流活动有序、有效开展。 三、建立校际合作交流活动制度。 认真制订校际合作交流活动计划,保持活动的系统性、稳定性和持久性,精心策划每次活动,或理论学习,或集中研讨,
2、或经验介绍,或说课评课,或案例交流,或录像观摩,或辩论研讨等,让教师都洋溢着务实、民主、宽松的教研氛围,在相互切磋、交流研讨中共同提高教育水平。教师做到人人参与,个个发言,体现校际合作交流的全员性。 四、建立校际合作交流评估激励制度。 在校际合作交流中,重视过程管理,实行跟踪管理,进行评估考核,通过激励机制。进一步提高教师参与的积极性,促使他们扬长避短,成名师,出成果。 篇二:校际交流活动方案 校际交流活动方案 凌海市石山镇小学 一、指导思想 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导,以校际交流活动为平台,以优秀教师的做课为主导,以教案、校园文化为载体,开展听
3、课、参观、互动相结合的各项活动。努力提高学生文明素质、学习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可持续发展。通过此次活动,促进教师业务能力的提高,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打下基础。 二、开展校际交流的目的意义 1.提升学校的管理水平、教师的教学能力,实现查漏补缺,优势互补和资源共享,提高德育管理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 2.促进学校教师业务能力的发展与踏实课堂教学的落实,打造踏实型、研究型教师队伍。 3.促进教育理论与教学实践的结合,有针对性地解决教师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三、组织机构 组长:马书利 副组长:李金昌、孙少尉 组员:肖伟、王殿龙、王颖、颜凤婷 四、活动
4、主题:学优、补漏、提高,共创校园美好未来五、活动时间:六、活动地点:石山镇中心小学七、活动程序: 1、观摩课 2、参观校园环境、班级走廊文化、各类功能教室,整体感知学校的管理情况。看教师各科备课、班级小报。 3、看间操、大课间活动。八、活动安排: 九、活动要求: 1、教师全员参加,此项活动的参与态度将作为评价教师教研活动的一个重要依据。 2、活动期间守时守纪,要抱着良好的学习心态。 3、带听课记录,记好笔记。做到三认真:认真听、认真看、认真记。 4、任教哪个学科听哪节课。其他教师任选一节课。5、观摩后写好此次活动的心得体会或收获,上交教
5、导处。 校际交流活动总结 凌海市石山镇小学 查找差距,改进工作,促进学校未来发展 ----赴石山中心小学参观学习暨校际交流工作总结 11月15日,学校组织教师参观石山中心小学,当天除病假缺勤外,有2名教师未参加此次活动。学校为什么选择中心校。一是校型与我们差不多,二是教师年龄结构与我们相似。三是学生家庭教育差距不大。四是学校同处于一样的社会环境,都位于石山镇。五是中心校的教师在社会上口碑好。六是魏校长管理经验比我丰富。七是办学条件相差不多。基于这些原因,到石山中心校参观学习才有所信服,也就有了这次之行。 到中心校学习,我们不能顾及面子。听到
6、社会个别人对我们的评价,看到中心校的优势,我虽然脸红,但总比自我陶醉、自我欣赏、打肿脸充胖子、死守着虚荣心、不敢揭短强得多。正视不足,才能不断进步。 一、参观中心校的印象 1、校园干净整洁,物品摆放整齐有序,学生在操场上追逐打闹的现象比较少。这与学校平时的严格管理、教师教育分不开的。 2、踏实肯干。整体上看,中心校教师年龄偏大,班主任教双科,除了原来村小的领导课节少一些,其余教师每周至少16节课,工作任务重。教师备课是手写的,无论是语数学科,还是小科备课字迹工整,内容详细充实。中心校教师待遇不高,却有很高的工作热情,在对待课节多少上,他们从不计较
7、。他 篇三:XX年校际交流观摩实施方案 蒋路中心校“校际观摩交流活动”实施方案 为着力打造“示学问导练”高效课堂模式,进一步提高“四环 教学”工作的实效性,为各校提供教学示范和专业支持,进一步增进各校间的相互学习与交流,实现校际间取长补短,双惠双赢。经中心校会议研究决定,决定在本辖区内开展校际观摩交流活动,为使此项工作顺利、深入地开展,现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学校本着“尺有所长、寸有所短”的指导思想,通过开展校际观摩交流活动促进学校间的交流与学习,是各校的常规管理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 二、观摩交流目的 通过听课评课、相互学习、研讨
8、、协作和共享等方式,使先进经验得到推广,优质资源实现共享,从而在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道路上双赢互惠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