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描述:《中国艾滋病“问题” 解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中国艾滋病“问题”解析【原文出处】中国社会科学【原刊地名】京【原刊期号】200601【原刊页号】85~95【分类号】C4【分类名】社会学【作者】潘绥铭/黄盈盈/李楯【作者简介】潘绥铭,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教授; 黄盈盈,社会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性社会学研究所研究人员(北京 100872); 李楯,中国性病艾滋病防治协会法律政策工作委员会主任(北京 100084)。【内容提要】艾滋病在中国并不是一个简单的疾病流行的问题,而是具有中国独特性的社会问题。本文认为,中国的艾滋病“问题”是后于某些社会问题而出现的,因而具有相当鲜明的社会选择倾向,其危害也不仅仅指向个体
2、生命,而是危及社会和谐运行的机制与可持续发展的前景。对此“问题”认知过程中产生的学理冲突既影响到有关政策的制定,又反过来建构了艾滋病“问题”的现状。据此,作者提出应从建设社区与社区的文化机制、流动人口的社会组织化、重新认识与定位青少年等方面入手,把艾滋病“问题”从危机转化为契机,从加强执政能力与促进社会良性运行的高度,推动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摘要题】社会问题【关键词】艾滋病/预防政策/中国社会问题/人文社会科学视角【参考文献】 [1] “性病蔓延的社会学、心理学、行为学研究”课题组:《中国大陆性病蔓延的社会学、心理学、行为学研究》,《浙江学刊》1998年第1期。
3、 [2] 姜佐宁主编《毒品的危害与防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 [3] 李楯:《艾滋病在中国:法律评估与事实分析》、《面对艾滋病——2004》,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2005年。 [4] 林喆:《论艾滋病人的权利及其人权保障》,http://www.sexstudy.org/admin/show.php?id=1924。 [5] 邱仁宗:《有关艾滋病法律的伦理问题》;杜洁:《社会性别与艾滋病》;王英:《与艾滋病有关的社会性别问题》,均载于《艾滋病防治: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清华大学AIDS与SARS国际论坛,2003年11月1
4、1日。 [6] 任晓晖:《以妇女为本的艾滋病预防教育》,《中国艾滋病性病》,2005年,第11卷,第2期。 [7] 王若涛、张有春:《艾滋病引起的社会学问题》,《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3年第3期。 [8] 翁乃群:《艾滋病传播的社会文化动力》,《社会学研究》2003年第5期。 [9] 袁建华、许屹、姜涛:《我国艾滋病对社会经济影响研究的回顾与展望》,2001年第一届全国艾滋病大会,清华大学印。 [10] 张北川:《AIDS防治工作亟需深入认识和探讨的若干问题》,《中国艾滋病性病》,2005年,第11卷,第1、2期。 [11] 张有春
5、、王若涛:《中国政府的战略选择及行动》,靳薇主编《艾滋病防治政策干部读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3年。 [12] 张有春、余冬保、方蕙等:《中国艾滋病相关政策决策过程的分析》,《中国艾滋病性病》,2005年,第11卷,第2期。 [13] Dowsett, Gary W., Some Considerations on Sexuality and Gender in the Context of AIDS, Reproductive Health Matters, 11(22)(2003). [14] Galtley, Roger and Phil
6、ip Seed, HIV and AIDS——A Social Network Approach, St. Martin's Press, New York, 1989. [15] Glick, Robert A., Law, Ethics and HIV, Conference: HIV/AIDS Stigma and Discrimination——An Anthropological Approach, held on 29 November, 2002 at UNESCO-Paris. [16] Kaufman, Joan and Jun Jing,
7、 China and AIDS——The Time to Act Is Now, Science, vol. 296, Issue 5577(June 28, 2002). [17] Parish, William L., et al., Population-Based Study of Chlamydial Infection in China—A Hidden Epidemic, JAMA, The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 vol. 289, no. 10 (Ma
显示全部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