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 第5课《友邦惊诧论》课件 北京课改版_6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 第5课《友邦惊诧论》课件 北京课改版_6

ID:18792009

大小:356.00 KB

页数:42页

时间:2018-09-24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 第5课《友邦惊诧论》课件 北京课改版_6_第1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 第5课《友邦惊诧论》课件 北京课改版_6_第2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 第5课《友邦惊诧论》课件 北京课改版_6_第3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 第5课《友邦惊诧论》课件 北京课改版_6_第4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 第5课《友邦惊诧论》课件 北京课改版_6_第5页
资源描述: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 第5课《友邦惊诧论》课件 北京课改版_6》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导入新课我们已经了解议论文的论证方式有立论和驳论,立论在以前所学的议论文中已经接触得比较多了,那么驳论是什么样的文章呢,我们还没有学过,现在我们就来学习一篇驳论文章,鲁迅先生的《“友邦惊诧”论》。在学习的时候,我们想一想作者驳斥的是什么,作者用什么方法来驳斥的。《“友邦惊诧”论》鲁迅学习目标1、学习本文针对敌方的论点与论据采取层层批驳的方法。2、学习本文在驳论中将敌人的论点与事实并举,进行对比驳论的手法。3、注意把握本文语言的感情色彩和气势,深入体会本文所表达的强烈的爱憎感情。重点:学习本文针对敌方的论点与论据

2、采取层层批驳的方法。 本文是一篇驳论文。在摆出敌方的谬论后,作者采取先驳论点,层层深入的驳论点,使敌人的论点无立足之地,再批驳敌人论据的方法,深刻揭露了极端凶残的国发党反动派投敌卖国的罪行妄图瓜分中国的阴谋,有力地揭穿了敌论点的欺骗性,达到了驳论的目的。生字:庸 yōng     兹zī      埠bù诧chà       毙bì    捣dǎo殴 ōu       劫 jié    逮dài诬wū       敷衍 fū yǎn。解词:不道   攒击   莫名   国将不国   党国   呈文  越轨——(

3、行为)超出规章制度所允许的范围。  敷衍塞责——不负责任,只是表面上应付一下。读语段,说说它的写作目的?有一些人说:“学雷锋,不实惠。”实惠与否,要看对谁说。雷锋在风雨之夜送人母子回家,就使这个劳动妇女和她的孩子得到实惠。他在车站上乐呵呵地为大家扫地,就使来往的旅客得到实惠。他把节省下的钱捐给了公社,就使这个公社得到实惠。这些,怎么能说不实惠呢?如果从利己出发,讲的是对自己的不实惠,那倒也是,因为很难说学了雷锋就能拿到多少奖金。归纳:语段目的是就社会上“学雷锋,不实惠”这一错误观点进行驳斥。(驳论)驳论与立论的

4、区别:驳论:是就一定的事件和问题发表议论,揭露和驳斥错误的、片面的、反动的见解或主张。立论:是就一定的事件和问题阐述作者的见解、主张、态度、看法等。驳论文的一般行文思路:先树起批驳的靶子即摆出敌论,然后针对敌论采用直接或间接的方式进行批驳,最后得出结论(确立作者的观点)。树立靶子————得出结论批驳靶子“友邦惊诧”论1、“友邦”指谁?2、“惊诧”什么?3、“论”字怎样理解?“友邦惊诧”说法从国民党政府18日通电各地军政当局的电文中来。完整的说法是“友邦人士,莫名惊诧,长此以往,国将不国”。“捣毁机关,阻断交通,

5、殴伤中委,拦劫汽车,攒击路人及公务人员,私逮刑讯,社会秩序,悉被破坏。”第一段中引用的电文可分为几层?层次间是什么关系?引用电文有什么作用?第一层是国民党政府用来污蔑学生的所谓事实论据;第二层是国民政府对学生抗日行为及后果的的观点。第一层是第二层国府言论的依据,支撑了国府的观点。作用:引用电文,既摆出了敌方的反动论点,又罗列了其反动论据。为下文的批驳树起了靶子。敌论点:“友邦人士,莫名惊诧,长此以往,国将不国”敌论据:“捣毁机关,阻断交通,殴伤中委,拦劫汽车,攒击路人及公务人员,私逮刑讯,社会秩序,悉被破坏。”

6、树靶子一般的驳论文章,多是先摆出谬论,而后展开批驳。本文却不是这样,请同学们概括一下本文摆出谬论之前写的是什么内容?有何作用?内容:评述了学生请愿的原因,列举日军的侵略罪行,列强与日本勾结的事实。这些文字是交代敌人的谬论是在什么情况下说出来的。换句话说,就是交代谬论产生的背景。由背景可以看出学生的请愿是正义的,作者用“不道”“却”引出国民党政府的与正义相悖的论调,起到了先发制人的作用,使得敌论点不待批驳就已经站不住脚了。划分2——7段的层次,找出每一层批驳的对象,归纳出作者是怎样批驳敌论点。驳敌论论点。(2-7

7、段)第一层(2-7段):驳“友邦人士,莫名惊诧”第二层(5段):驳“长此以往,国将不国”第三层(6、7段):揭示党国和友邦狼狈为奸的主奴关系。归纳:先批驳敌论点中的“友邦人士,莫名惊诧”;再批驳敌论点中的“长此以往,国将不国”;通过揭露“友邦”与“党国”的主奴关系指出敌论点的虚假性,借此批驳整句话。逐层批驳附录的作用默读文章最后的附录,你能筛选出哪些消息?并分析这些消息能说明什么?这对批驳敌论点有何作用。附录的内容第一则消息:部员张以宽因车夫误会被群众引至中大,不久回寓,并未受伤;刑政院某秘书更无“失踪之事”。

8、说明:国民党当局“通电”中的学生“罪状”,实为诬陷捏造。第二则消息:赴南京请愿学生死伤人数众多。说明:事件的真正受害者是学生。附录的作用引第一则消息批驳敌论据中“捣毁机关,阻断交通,殴伤中委,拦劫汽车,攒击路人及公务人员,私逮刑讯”;引第二则消息批驳“社会秩序,悉被破坏”。揭露了国民党反动政府对无辜学生的镇压、诬陷及至杀戮。作用:通过驳倒敌论据的方式来驳倒敌论点。第三课时学习目标1、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