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文献检索报告格式》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科技信息检索报告题目:高性能混凝土早期裂缝的原因与控制方法学院专业姓名完成时间一、课题的选定与分析(写出选题原因,相关概念,课题研究现状,拟解决的问题,需要的资料类型等)高性能混凝土(highperformanceconcrete,HPC)最早于1990年由美国正式提出,立即受到全世界关注,被称为“21世纪混凝土”。我国1992年开始重视研发和应用,现已在大城市商品混凝土和重要建筑中较普遍采用。HPC是在大幅度提高普通混凝土性能的基础上采用现代混凝土技术制作的混凝土。它以耐久性作为设计的主要指标,针对不同用途
2、要求,对耐久性、工作性、适用性、强度、体积稳定性和经济性等性能予以重点保证。混凝土的早期裂缝是混凝土工程质量控制的一个关键点,是影响结构使用功能、外观质量和耐久性的重要因素。由于高性能混凝土一般具有高胶凝材料用量、低水胶比与掺入活性掺合料等配制特点,致使高性能混凝土的硬化特点与内部结构,同传统的普通混凝土相比具有很大的差异,随之带来了它的早期体积稳定性差、容易开裂等问题。高性能混凝土在国内外的应用实践表明,早期开裂问题已成为制约其在工程中应用的重要因素。因此,改善高性能混凝土的抗裂性是高性能混凝土研究中急需解
3、决的问题。解决高性能混凝土早期裂缝问题,必须首先了解产生裂缝的原因,因此,本课题拟解决的问题是:(1)了解高性能混凝土早期裂缝产生的原因;(2)研究探讨控制高性能混凝土裂缝的方法。该课题需要的文献类型为:学术论文、研究报告、专利文献、标准文献和图书。需要的文献语种为中文和英文文献。二、选定检索系统(依据上一步分析得到的学科、资料类型、语种等要求,确定适当的检索系统)拟选用的文献检索系统为:英文资源中文资源SpringerLink万方学术检索平台ProQuestScienceJournalCNKIElsevie
4、r国家知识产权局美国专利商标局超星数字图书馆欧洲专利局国家质量监督局NTIS标准共享网美国国家学术出版社三、确定初步检索词,用合适的算符写出检索式(中英文)1.关键词列表关键词相关词或近义词高性能混凝土HPC裂缝开裂原因因素控制预防英文关键词:关键词相关词或近义词HighperformanceconcreteHPCcrackCracks,crackingreasonElementspreventionControl,treatment,curing2.检索式(1)中文检索式:高性能混凝土and(开裂or裂缝)
5、and(原因or因素)高性能混凝土and(开裂or裂缝)and(控制or预防)(2)英文检索式:(HPCorhighperformanceconcrete)andcrack*and(reasonorelements)(HPCorhighperformanceconcrete)andcrack*and(prevent*orcontrol*)四、检索过程与结果将你在具体数据库中查找的过程记录下来,包括初步检索情况,初步检索结果分析,检索策略的调整思路与方法,调整后的结果分析……直到搜寻到符合课题需要的结果为止,必
6、要步骤请附上截图。列举5-10篇最相关的文献摘要。1.在CNKI中的检索过程与结果在CNKI的篇名字段输入检索式高性能混凝土and(开裂or裂缝)and(原因or因素)上一检索式在篇名字段的检索结果数量为8,相关度非常好,但结果数量过少,因此,需要对原检索式进行调整,使检索结果扩大。采用将检索限定在一个较宽泛的字段中进行的调整方法。在主题字段进行同一检索式的检索,结果如图2.调整后的检索结果数量为273条,期刊论文134篇,博士论文20篇,硕士论文93篇,会议论文25篇。其中,期刊论文主要来自《混凝土》,《山
7、西建筑》等专业期刊,学位论文主要来自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武汉理工大学等单位,论文整体的质量和相关度较好,材料新颖性好,主要来自2000年以后发表的文献。以文献的被引频次重新排序,选择被引用频次较高的文献及重要专业期刊论文下载。从CNKI中得到的有关高性能混凝土裂缝原因的结果示例:[1]巴恒静,邓洪卫,高小建.高性能混凝土微裂缝与显微结构的研究[J].混凝土,2000,(01):14-17.[2]覃维祖.混凝土的收缩、开裂及其评价与防治[J].混凝土,2001,(07):3-7.[3]安明喆,朱金铨,覃维祖.高性
8、能混凝土的自收缩问题[J].建筑材料学报,2001,(02):159-166.[4]胡建勤.高性能混凝土抗裂性能及其机理的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2.[5]慕儒.冻融循环与外部弯曲应力、盐溶液复合作用下混凝土的耐久性与寿命预测[D].东南大学,2000.[6]安明喆,朱金铨,覃维祖,马亚峰.粉煤灰对高性能混凝土早期收缩的抑制及其机理研究[J].中国铁道科学,2006,(04):2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