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大全-针灸易学

中医古籍大全-针灸易学

ID:18295589

大小:108.50 KB

页数:52页

时间:2018-09-16

中医古籍大全-针灸易学_第1页
中医古籍大全-针灸易学_第2页
中医古籍大全-针灸易学_第3页
中医古籍大全-针灸易学_第4页
中医古籍大全-针灸易学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医古籍大全-针灸易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中医古籍大全-针灸易学中医古籍大全-针灸易学.txt中医古籍大全-针灸易学书名:针灸易学作者:李守先朝代:清·嘉庆三年年份:公元1798年<目录><篇名>绘图针灸易学序属性:医道闳邃,明其术者,可以保身利物,故名儒硕士,咸究肄焉。然治法有二∶曰针灸,曰方药。灸法从针,其在于古,针之所不及者,而后区之为方,剂之以药,二者相辅而行,无偏废也。独其经络窍会,寻之为难。自汉唐以来,业斯术者,方家能手。专主方药,而针灸之传阙如。《灵枢》明文,治法徒存,识者惜之。吾邑李君善述,好学问,擢秀六堂,尝思所以利刺斯民者而未得也。固有志于此,主以黄岐,旁及诸

2、家之说,按图披籍,盖揣摩者至五六年而后试手,勤之至亦慎之至也。其试手又十余年,回生起至于千百,阅历之久,间有神明于法之外者,所谓随气用巧,惟熟则然也。君今以老,念针法之失传,爰取其揣摩所以,与阅历之验于己者,约为一业,名曰《针灸易学》。欲广其传,以登斯世于仁寿之域,此亦仁人君子之用心矣。余嘉其志而乐道之,故于其将授梓也,为叙其事而弁之书首。x大清道光二十七年季春之望竹村许天锡谨序x<目录><篇名>自序属性:针灸之法尚矣,惟圣于医者能得其全,下此而能因易入难,推所已知,及所未知,当其应手奥难窥,一入认穴,繁而且碎,句不可读,读不可记,指

3、归要领,求之无从。兼怵其晕针之说,手法不明,往往中止,业以难废,此惟不由其序之过也。先少学针灸六年,未尝一日少懈,特无名师口授,总不信心,以为非吾能事也。至乾隆五十一年,先已五十一岁,时疟疾十人而九,择其少壮医之,治三效一,更日治五效三,由此复究其书,而无不效矣。计二十二日,获效四百三十七人。后学治杂症,有效有不效,用针多则内有约略,且更考核诸先生之书,医十得三者有矣,医十得五、得七者有矣,此亦因易入难,推所已知而及所未知者也。至于深远详细,吾未有得,惟圣者能之耳。兹将古法着之于前,愚见列之于后,浅而易知,显而易明,名曰《针灸易学》,以为

4、后之君子,便览之资云尔。附书一则∶先少学针灸,或止之曰穴难,不知难不在穴,在手法耳。明于穴而手法不明,终身不医一病五俞,易知也;八脉主穴,易知也。得一二穴,从此以尺量之,以类推之,由浅入深,因此知彼,而医亦成矣。先习此首学手法,次学认症,而以寻穴为末务,盖所难不在此也。x嘉庆三年岁次戊午季春李守先善述氏识x<目录>卷上<篇名>针灸源流属性:《素问》十二卷,世称黄帝岐伯问答之书。及观其旨意,殆非一时之言,而所撰述,亦非一而与孔子、子思之言并传也。盖《灵兰秘典》、《五常正大》、《六元正纪》等篇,无非阐明阴阳五行生制之理,配象合德,实切于人

5、身。其诸色脉病名,针刺治要,皆推是理以广之,而皇甫谧之《甲乙》,杨上善之《太素》,亦皆本之于此,而微有异同。医家之纲法,无越于是书矣。然按《汉书·艺文志》,有《内经》十八卷及扁鹊名,白氏云《内经》凡三家,而《素问》之目乃不列。至《隋·经籍志》始有《素问》之名,而指为《内经》。唐·王冰乃以《九灵》九卷,牵合《汉志》之数,而为之注释,复以《阴阳大论》托为张公所藏,以补其亡逸,而其用心亦勤矣。惜乎朱墨混淆,玉石相乱,训诂失之于迂疏,引援或至于未切。至宋·林亿、高若讷等,正其误文,而增其缺义,颇于冰为有功。《难经》十三卷,秦越人祖述《黄帝内经》,

6、设为问答之辞,以示学人。《子午经》一卷,论针灸之要,撰成歌诀,后人根据托扁鹊者。《千金方》,唐·孙思邈所撰。至引导之要,无不周悉。《十四经发挥》三卷,许昌滑寿伯仁,传针法于东平高洞阳,得其开阖流注交别之要。而施治功,以尽医之神妙。《神应经》一卷,乃宏纲陈会所撰。先着《广爱书》十二卷,虑其浩瀚,独取一百一十九穴,总成一帙,以为学人守约之规南昌刘瑾校。《古今医统》、《乾坤生意》、《医学入门》、《医经国小》中,取关于针灸诸姓氏,各见原书。《玄机秘要》,三衢继洲杨济时家传着集。《针灸大成》,总辑以上诸书,类成一部,分为十卷。委晋阳靳贤选集校正。后

7、人习学,屡试屡效。<目录>卷上<篇名>一手法属性:(手法歌、修针、取寸、持针、定神、补泻法、退针、合法、晕针)<目录>卷上一手法<篇名>手法歌属性:三阴三阳气血分,凝滞全凭用金针,左指点穴知真所,右手持针须静心。补要久留虚不虚,秘诀深。诚欲劳心劳力学,必往愈明愈哲寻。譬如闭户造车辆,出门合辙值千金。企望志士细推此,机秘千载有知音。<目录>卷上一手法<篇名>论修针属性:古针有九,先屡造总不如法,后得吾师口授,用缝衣大钢针一个,长二寸,或一寸五分,三手法列后;三棱针刺而即出,出血,无手法,曰泻针,医百病。毫针去锋,遇筋筋躲,逢骨骨顶,不伤

8、肌肉;三棱针不去锋,便出血也。以金造针更佳。(外一针二穴,用长针五六寸。)又偶断针者,再将原针穴边复刺一针补之,即出。或用磁石引针出。(磁石即吸铁石。)<目录>卷上一手法<篇名>论取寸属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