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7881104
大小:10.66 MB
页数:51页
时间:2018-09-08
《颈椎病的预防和中医药治疗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颈椎病的预防和中医药治疗一、概述上世纪80年代的调查表明:在50岁左右的人群中,颈椎病患病率约25%,在60岁左右高达50%,而70岁以后几乎100%。不同时期手术治疗颈椎病患者的年龄比较年龄(岁)时间(年)目前,根据调查统计发现,40岁以下的中青年人颈椎病患病率占颈椎病人群的48.1%。不同职业对颈椎病的发病率比较百分比(%)颈椎病对全身各个系统的危害亚健康、早衰、情绪不稳早期易被忽视,晚期有致瘫危险血压不稳、心脑血管病及慢性五官科疾病头痛、眩晕、耳鸣、视物模糊、记忆力差、反应迟钝胸闷气短、心慌、呃逆、心率失常、房颤慢性
2、胃痛、胃肠功能紊乱颈椎病二、颈椎病(CervicalSpondylosis)定义123颈椎间盘退行性变椎间关节退行性变刺激或压迫颈神经根颈部脊髓椎动脉颈交感神经三、颈椎病的发病机理(中老年人)压迫、刺激神经根、脊髓、椎动脉、交感神经椎间孔狭窄、椎动脉相对变长、髓核突出等椎体间稳定性减弱颈椎间隙变窄髓核水分减少、弹性下降病因病理1.mpg三、颈椎病的发病机理(青年人)压迫、刺激神经根、脊髓、椎动脉、交感神经小关节增生颈椎生理曲度改变颈部肌肉韧带劳损颈部经常处于强制性体位病因病理2.mpg神经根椎动脉颈椎横突孔总而言之,颈椎病就
3、是从椎间盘开始退变,继发骨刺增生,压迫脊髓、神经根、血管、交感神经出现了一系列临床症状时,才叫颈椎病。脊髓四、颈椎病的诊断颈椎病的诊断一定要三方结合:1.自己感觉不舒服;2.医生通过体格检查,查出临床表现(体征);3.相应的影像学表现出来的异常。测测您是否有颈部异常检查颈椎活动度:把头缓慢向各个方位旋转,看颈部是否出现疼痛。检查颈椎出毛病的部位:微微低头,从最突出的第七颈椎开始往上,手轻轻地按压颈椎及左右两侧。如果出现压痛,或者摸到条索状、砂粒状的硬块,可能就是颈椎问题的所在。四招分辨真假颈椎病1.有没有神经和血管压迫征象2
4、.症状是否持续不退3.是否有失眠4.患者性情是否敏感多疑1.有没有神经和血管压迫征象颈椎病多有臂丛神经受压症状,出现手臂外侧麻痹,并可达手小指无名指端。简单检查方法是:将手臂外展水平位,伸直,头向手臂相反方向用力向外伸拉。如果手臂麻痹加剧,并延伸至手指,伴有头昏晕者,证明有压迫,颈椎病可能性大。2.症状是否持续不退如果症状持续,不因环境、天气和情绪而改变,颈椎病可能性大。3.是否有失眠失眠可以导致颈部的神经兴奋,刺激颈部肌肉细胞,引起充血肿胀,使颈部僵硬、强痛。4.患者性情是否敏感多疑情绪敏感、易激动者,神经敏感度高,容易产
5、生兴奋,引起肿胀疼痛。颈椎病的症状1.颈型:多见于青壮年,颈部痠胀疼痛,肩背部僵硬,活动因疼痛而受限,症状多局限在颈肩部。2.神经根型:颈肩部疼痛,上肢发沉痠软无力,手掌或手臂麻木、疼痛、握力减弱,有 时连拿杯都觉得没有力,严重时,整夜疼痛难于入睡。颈椎病的症状(续)3.脊髓型:慢性进行性的四肢感觉及运动功能障碍。先从下肢发沉、麻木开始,随后出现行走困难,肌肉发紧,抬步慢,有踩棉花感。上肢无力、发抖,手指精细运动功能障碍。甚至四肢瘫痪。颈椎病的症状(续)4.椎动脉型:偏头痛、眩晕可因颈部的突然旋转而加重,可伴有耳鸣、耳聋。猝
6、倒、突然视力下降或失明,随后清醒,可立即站起,意识清楚。5.交感神经型:头痛头晕、眼胀、流泪、视物模糊、飞蚊症;眼干涩、眼睑下垂。肢体发凉或指端发红、烧灼感。心动过速或过缓。高血压或低血压。少汗或无汗,局限于头颈、手足,亦可出现在半身。五、颈椎病的中医外治法1.手法治疗⑴作用机制:解痉止痛,疏筋活络,理气活血,理筋整复。扩大椎间孔、椎间隙,纠正椎关节错位,恢复颈椎生理曲度,缓解肌肉和血管的痉挛,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病变组织修复。⑵手法的禁忌症:椎管狭窄、严重的椎间盘突出、颈椎不稳定,颈椎破坏性疾病禁用;合并急性传染病慎用;
7、合并其他严重脏器疾病(如脑血管硬化、心脏病)慎用;颈椎前滑脱、骨质增生已连成骨桥慎用。2.牵引是对颈椎病较为有效的治疗方法,牵引的疗效与牵引力、牵引角度、牵引方向、牵引时间等因素关系密切,常配合手法治疗,可用于各型颈椎病。(1)牵引的作用限制颈椎活动扩大椎间隙和椎间孔解除肌肉痉挛降低椎间盘内压使扭曲于横突孔间的椎动脉得以伸直增大椎管容积牵引⑵牵引方法:坐式牵引 卧式牵引 携带式牵引3.颈托固定制动目的:使颈部肌肉得到休息,缓解肌肉痉挛,减轻疼痛;减少突出组织及骨赘对脊髓、神经根、椎动脉的刺激;有利于炎症、水肿等消退。4
8、.中药外治可以改善颈部筋肉痉挛,缓解局部症状。多选用具有祛风除湿,舒筋活络,活血止痛作用的药物,常用的有药膏、热敷、热熨、擦剂等。⑴温经通络膏:乳香、没药、麻黄、马钱子各250g,共为细末。若寒邪较重者加细辛、肉桂、川乌100g;若湿邪偏重者,加薏苡仁250g,地龙150g,苍术250g。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