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7817637
大小:4.20 MB
页数:5页
时间:2018-09-06
《地理科第四章第二节导学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铁富高级中学地理科导学案地理科必修三第四章第二节导学案[学习目标]1. 知识与技能l (1)东北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和资源优势,分析其农业生产结构及布局特点;(2)认识农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措施。2. 过程与方法 (1)区域农业生产条件,布局特点,存在的问题,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途径及方法;(2)农业发展类型及模式,农业地域类型,商品粮基地及其建设。[课前预习](一)、东北区域概况1、范围:黑、吉、辽及内蒙古东部2、面积:124万KM23、人口:1.2亿4、地貌特征:山环水绕(北:小兴安岭;东:长白山;西:大兴安岭;河:
2、松花江、嫩江、辽河、黑龙江、乌苏里江等)沃野千里(东北平原:北:松嫩平原;南:辽河平原;东:三江平原)——土地资源丰富——形成我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二)、农业生产条件1、自然条件:(1)土地资源:耕地面积广阔、土壤(黑土、黑钙土)肥沃、宜农、宜林、牧等荒地多(2)气候:温带季风气候,降水:400—800mm,东南向西北递减;热量:自南向北递减(3)林地面积大:占全国林地面积的1/3,主要分布于大、小兴安岭、长白山地。(4)草场资源(呼伦贝尔草原、科尔沁草原)——畜牧业生产基地,农产品资源(5)其它:水产资源、海岸线长、滩涂面积广2、社会经济条件:(1)工业部门齐全,是
3、我国最早的重工业基地,工业发展为现代农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农业机械工业发展快,交通便利,促进商品粮交易(三)、农业发展1、熟制:一年一熟黑龙江:春小麦、大豆、马铃薯2、农产品吉林:玉米、高粱辽宁:冬小麦、棉花3、布局变化:农田向东西两侧推进——农业开发城市周围(郊区农业):副食品基地——市场需求[自主探究]东北农业生产和布局(1)、东北农业结构比较完整,以为主导。建国后发展成我国重要的基地和全国最大的生产地,东北还是我国最大的基地,有、、三大林区。其中省是我国最大的木材调出省份。(2)、农业布局:自东向西自南向北5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铁富高级中学地理科
4、导学案(3)、东北有我国哪些商品粮基地?试分析其建设的条件(优势及劣势)。你还知道我国有哪些商品粮基地?[难点突破]1、东北地区农业存在的问题(1)、农业生产比较粗放,耕地破坏严重(盲目开荒的后果);(2)、林地和草地的比重下降,资源利用失调(乱砍滥伐、重采轻育、开荒、火灾、虫害等);(3)、开垦沼泽地(三江平原是我国最大的沼泽分布区),破坏了湿地环境;(4)、农产品质量和品种不适应市场要求,农业内部结构不尽合理;(5)、水土流失严重:肥沃的黑土流失,造成土地生产能力下降,同时引发生态问题。2、东北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1)、调整农业与农村经济结构;(2)、推进农业产
5、业化进程;(3)、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4)、加快农业技术的应用和推广;(5)、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考点训练]读“美国乳畜带、小麦带、玉米带、棉花带分布示意图"回答问题。(1)分析指出美国的乳畜带、小麦带、玉米带和棉花带分布的大体范围。并分析美国的自然条件(光、温、水、土等)对美国农业生产地区专门化形成与分布的影响。(2)根据美国的自然条件,分析美国的农业生产地区专门化是否符合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方向。5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铁富高级中学地理科导学案[课外作业]一、单项选择题:1、东北最具特色的农产品是()A.玉米和小麦
6、B.大豆和甜菜C.玉米和谷子D.高粱和亚麻2、有关东北农业基地的综合开发,正确的是()A.只抓好种植业就行B.以粮为主多种经营,大力发展大牧场畜牧业C.农业区搞加工,经济效益差D.应加强大豆榨油、甜菜制糖等食品加工读我国某区等高线地形图回答3-4题3、该地所在农业地域类型是()A.混合农业B.水稻种植业C.商品谷物农业D.大牧场放牧业4、限制该地所在农业生产基地发展的重大生态问题是()A.草场退化和土地沙化B.干旱缺水和低洼易涝C.水土流失和土壤盐碱化D.黑土流失和湿地破坏读图回答5-7题5、下列对①和③两个地区农业发展均有限制的主要因素有(1)干旱(2)洪涝(3)水
7、土流失(4)风沙危害A.(1)(2)B.(1)(4)C.(2)(3)D.(3)(4)6、关于四地农业的叙述正确的两项是()(1)①地区地处云贵高原,以畜牧业为主(2)②④均是重要的粮棉产区(3)③位于我国北方地区,糖料作物一甘蔗为主(4)④地区属商品谷物农业A.(1)(2)B.(2)(4)C.(1)(3)D.(3)(4)7、图中四个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方向是()(1)①地要扩大灌溉面积,提高粮食产量(2)②地要大量开垦荒地,提高人均耕地面积(3)③地注意中低产田改造,提高单位面积产量(4)④地大力发展机械化生产,提高农产品的商品率A.(1)(2)B.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