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7780613
大小:19.99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9-05
《浅谈信息化浪潮下的新闻损害》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浅谈信息化浪潮下的新闻损害【摘要】信息化背景之下,中国新闻事业蓬勃发展,新闻媒体急剧扩张,媒体与社会发生的矛盾冲突也逐渐增多,由于新闻传播活动而引发新闻损害层出不穷,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危及媒体公信力。文章结合时代背景,揭示新闻损害的特点和具体表现,深入探讨其产生根源。【关键词】信息化;新闻损害;表现;源 以信息化为标志的新科技革命悄然兴起并迅速席卷全球,中国新闻传播业迎来了又一次发展契机,朝着媒体产业化方向前进。目前,已经有相当数量的新闻传媒开始市场化运作,根据受众在市场上的需求来调节自己的新闻产品生产,以提高市场占有率和产品辐射力。至此,新闻传媒之间的市场竞争格局已经形成,而
2、且愈演愈烈,不断衍生出新闻损害问题,引发媒体公信力危机。 一、新闻损害概述 所谓新闻损害,是指在新闻传播过程中,新闻媒体由于存在着失实或过错而对他人人身或财产等方面造成的损害。 近年来,由新闻媒体传播而引发的名誉侵权、肖像侵权、隐私侵权等新闻官司层出不穷,并呈上升趋势。一些学者提出了新闻损害的概念,从法治视角对日常报道中由于新闻业务的不熟悉或工作的不谨慎,无形中产生损害当事者的各种情形作了理论的阐述。 有一些新闻损害,依法可构成新闻侵权行为,在法律上必须承担民事责任。还有一些新闻损害,按照现行的法制虽不构成新闻侵权,后果却不容忽视。 二、新闻损害的具体表现 马克思曾说过,“
3、一个新闻记者可以认为自己只是一个复杂的机体中的一小部分,他在这个机体里可以自由地为自己挑选一定的职责。……这样只要报刊有机地运动着,全部事实就会完全揭示出来。”这深刻揭示出:新闻媒体对事实的报道是阶段性的,连续的报道方式可能使报道和事实之间出现一定的偏差。然而,任何一点偏差,无论是无意过失,还是有意为之,都极易造成不可估量的新闻损害。当前的新闻实践活动中,新闻损害往往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市场化运作中,新闻造成的经济损害 新闻媒体具有促进经济信息的流动,沟通不同的市场主体,满足人们的经济生活需求的作用。当社会生活转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后,新闻传媒的传播信息功能中加重了经济信息的比重,媒
4、介对经济生活领域的影响更为突出。新闻报道中的任何差错或者失实都可能直接导致经济损害,有时往往难以挽回。大致包括以下几种情况:1.在与经济运作相关的新闻报道中,任何差错或倾向都可能使市场发生异动,对现实产生影响。.对企业的行为的错误报道,可能会对人们的经济行为发生误导。.刊登或播出虚假或误导广告造成的损失后果。随着商业广告的蓬勃发展,广告在为新闻媒体创造巨大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出现了种种误区,给受众和新闻媒体自身带来严重损害。如“德国牙医”章俊理事件。1989年至1998年间,章俊理不惜投入巨资在江西的多家媒体的黄金时段和显著位置,大肆进行广告轰炸,内容及其夸张,如“德国牙医、国际水准、牙
5、科专家、技术权威章俊理主任医师主持”,“可一次性当即成功”等等,给公众造成了错觉。在其行医的10年间,共有1124名患者在经济和身体健康上受到严重伤害。《中国青年报》1999年12月14日的报道指出,“许多患者认为:刊播广告的都是些省级权威媒体,应该不会乱来,何况是医疗广告。因为信任媒体,患者也就毫无戒备地相信了章俊理。”还有一些广告,利用人们渴望致富的心理,以所谓种植冬虫夏草、灵芝以及养殖蝎子、蜘蛛,和提供种子、种苗、高价收回成品等为诱饵,诈骗钱财,危害巨大。泄露国家秘密和商业秘密造成的新闻损害新闻媒体担负有繁重的宣传任务,天天都有可能接触保密问题,过去就曾发生过一些在新闻报道中将重
6、大的秘密科技信息和经济信息泄露的事件。鉴于新闻工作者和新闻媒介在保守党和国家机密问题上负有更多的责任,国家保密法对新闻媒介有专门的要求,新闻系统也制定了专门的法规。涉及到机密的抢先报道是不允许的,并要承担相应的责任。 信息化浪潮下,新闻造成的名誉损害 今天的大众媒介作为社会系统的一个重要部分与社会系统的其他部分均存在着密切的关联度,侵害社会个体名誉的失实新闻信息一经发表,将立即扩散开来,给当事人造成极大的损失。主要存在以下几种情况:1.由侵害名誉权带来的名誉损害。所谓名誉就是对特定人的社会评价。而名誉权则是公民和法人享有的受到社会公正评价的权利,以及要求他人不得以任何非法行为来损害
7、和改变这种公正评价的权利。公民的名誉不允许他人随意的侮辱、玷污和贬低。由侵害隐私权造成的名誉损害。隐私权是个人按照法律规定保护个人与社会公共生活无关的,而不愿为他人知悉或受他人干涉的私人事项不受侵害的权利。侵害隐私权的情况有公布、宣扬隐私,侵入他人私生活领域,侵入公共场所的私人场合和侵入互联网私生活区域。一些媒体为了追求“眼球效应”,无视公民隐私权,采用偷窥等非常手段,把注意力集中在明星的绯闻、丑闻、诉讼和琐事上。三、新闻损害的根源 回顾我国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