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审计管理体制毕业论文 论会计披露变迁历程的回顾及分析

ID:1741103

大小:29.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7-11-13

会计审计管理体制毕业论文 论会计披露变迁历程的回顾及分析_第1页
会计审计管理体制毕业论文 论会计披露变迁历程的回顾及分析_第2页
会计审计管理体制毕业论文 论会计披露变迁历程的回顾及分析_第3页
会计审计管理体制毕业论文 论会计披露变迁历程的回顾及分析_第4页
会计审计管理体制毕业论文 论会计披露变迁历程的回顾及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会计审计管理体制毕业论文 论会计披露变迁历程的回顾及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湖南师范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考籍号:XXXXXXXXX姓名:XXX专业:会计审计管理体制论文题目:论会计披露变迁历程的回顾及分析指导老师:XXX二〇一一年十二月十日  论文关键词:会计披露 历程  论文摘要:目前,会计披露领域正在进行着一场新的变革——披露手段的创新。    0 引言    会计披露起源于复式簿记,在其漫长的发展中曾先后经历以账簿披露为主体、以财务报表披露为主体以及以财务报告披露为主体等发展阶段。引致这一变迁的根本原因在于会计环境变化所产生的对于会计信息的新需求。  从16世纪到18世纪,就世界范围来看,会计披露实践虽然先后经历过上述几次转变,但这些都仅仅是对原有账薄披露

2、方式边际的、局部的调整。会计披据实践真正的变革发生于19世纪。在英国产业革命的推动下,企业的组织形式得到创新,出现了大量的公司制企业。为了实现所有者对经营者有效的监督,同时也是为了解除经营者的受托经营责任,经营者定期向所有者提供会计信息已成必然。与此同时,历经3个多世纪的实践探索和理论准备,已经为会计披露模式的转变奠定了坚实的社会基础。1844年英国颁发了《公司法,对会计披露的形式——资产负债表作出了明确的规定;随后的1856年修订的《公司法》又对资产负债表的标准格式予以规范,从此,会计披露实践全面进入以财务报表披露为主体的时期。    1 以资产负债表披露为中心的阶段    在19

3、世纪,会计披露实践是通过会计信息生产者向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资产负债表的方式来实现的,当时之所以采用这种会计披露模式,主要是基于以下原因:  1.1 外部使用者对于资产安全保障的关注。对于任何一个投资者来讲,当他(她)将自己的资产交付给经营者进行经营时,首先关注的是自己所投人资产的安全性问题,保证投人资本的完整无损是经营者所承担诸项受托经营责任中的核心内容之一。在此前提下,投资者才会进一步考虑资产的收益性问题,这就决定了投资者必然倚重资产负债表所披露的信息;对于债权人来讲,资产负债表传递着非常关键的关于企业偿债能力的信息,通过比较、分析流动资产、流动负债、长期资产、长期负债等项目,债权

4、人可以及时获取企业资本结构的有关信息,并对其相应债权的安全度作出评价;对于供应商来讲,通过比较、分析资产负债表中有关往来项目,供应商可以对企业的信用状况作出评价,进而选择不同的结算方式。  1.2 政府对于资产负债表的重视。其一,政府借助资产负债表实现其征税目的,例如在德国有一段时期的税率就是依据债务额和不动产的相对比率来确定的;其二,政府借助资产负债表加强对企业的管制。  1.3 利益冲突各方对于资产负债表的依赖。众所周知,合伙人与合伙人、债权人与债务人、所有者与经营者、所有者与债权人、企业兼并者与被兼并者之间经常会发生矛盾和冲突。这种矛盾和冲突集中表现为资产计价和财务责任的公平分

5、摊方面。  1.4 试算表、余额账户发展的必然逻辑。从总账披露到试算表披露,再到账户余额披露,会计披露方式呈现出这样一个趋势:由账薄披露到报表披露的渐进转变。账户余额披露仅仅向使用者提供了一组数据,它无法披露数据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其所反映的经济含义。这样,建立在余额账户基础上的依据复式簿记原理构建起来的能够反映数据之间内在关系的资产负债表代替余额账户就成为会计披露实践发展的必然结果。    2 以损益表披露为中心的阶段    进入20世纪以后,世界经济中心转移至美国,会计的发展中心随之易帜美国。幼年代以后,美国的会计环境发生了以下重大变化,导致会计披露实践的重心发生位移,由资产负债表转

6、向损益表。  2.1 企业的主要筹资方式发生变化。进入80年代以后,美国企业的主要筹资方式发生重大变化,由银行贷款融资转变为通过发行股票和长期债券融资。由于长期证券的安全保障更多地取决于企业的赢利能力,投资者对于损益表的关注就成为必然结果。  2.2 美国政府对于股利分配政策的管制。为了防止企业将资产重新计价所获得盈余用于发放股利,美国政府在80年代作出规定,企业股利的发放限于经营盈余,严禁将资产重估计价所产生的盈余作为计算股利的依据,这一规定,促使使用者越来越多地关注企业盈利,进而将注意力由资产负债表转向损益表。  2.3 长期资产在企业资产构成中所占比例的急剧增加。现代化的工业生

7、产离不开大型机器设备的投人,如何将资本性支出调整为收益性支出,以确定已耗长期资产的费用,将会对当期及以后各期损益的形成产生重大的影响。对此经营者、所有者、政府之间存在较大的分歧,导致大家将关注的目光集聚在有关费用项目上,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就是在损益表中详细披露有关费用的形成过程及制度依据,以获得有关各方的认可与支持。    3 三表披露并重的阶段    20世纪70年代,由于市场的开拓和竞争的加剧,以及持续的通货膨胀等原因,企业经营的不确定性越来越高。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正文描述:

《会计审计管理体制毕业论文 论会计披露变迁历程的回顾及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湖南师范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考籍号:XXXXXXXXX姓名:XXX专业:会计审计管理体制论文题目:论会计披露变迁历程的回顾及分析指导老师:XXX二〇一一年十二月十日  论文关键词:会计披露 历程  论文摘要:目前,会计披露领域正在进行着一场新的变革——披露手段的创新。    0 引言    会计披露起源于复式簿记,在其漫长的发展中曾先后经历以账簿披露为主体、以财务报表披露为主体以及以财务报告披露为主体等发展阶段。引致这一变迁的根本原因在于会计环境变化所产生的对于会计信息的新需求。  从16世纪到18世纪,就世界范围来看,会计披露实践虽然先后经历过上述几次转变,但这些都仅仅是对原有账薄披露

2、方式边际的、局部的调整。会计披据实践真正的变革发生于19世纪。在英国产业革命的推动下,企业的组织形式得到创新,出现了大量的公司制企业。为了实现所有者对经营者有效的监督,同时也是为了解除经营者的受托经营责任,经营者定期向所有者提供会计信息已成必然。与此同时,历经3个多世纪的实践探索和理论准备,已经为会计披露模式的转变奠定了坚实的社会基础。1844年英国颁发了《公司法,对会计披露的形式——资产负债表作出了明确的规定;随后的1856年修订的《公司法》又对资产负债表的标准格式予以规范,从此,会计披露实践全面进入以财务报表披露为主体的时期。    1 以资产负债表披露为中心的阶段    在19

3、世纪,会计披露实践是通过会计信息生产者向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资产负债表的方式来实现的,当时之所以采用这种会计披露模式,主要是基于以下原因:  1.1 外部使用者对于资产安全保障的关注。对于任何一个投资者来讲,当他(她)将自己的资产交付给经营者进行经营时,首先关注的是自己所投人资产的安全性问题,保证投人资本的完整无损是经营者所承担诸项受托经营责任中的核心内容之一。在此前提下,投资者才会进一步考虑资产的收益性问题,这就决定了投资者必然倚重资产负债表所披露的信息;对于债权人来讲,资产负债表传递着非常关键的关于企业偿债能力的信息,通过比较、分析流动资产、流动负债、长期资产、长期负债等项目,债权

4、人可以及时获取企业资本结构的有关信息,并对其相应债权的安全度作出评价;对于供应商来讲,通过比较、分析资产负债表中有关往来项目,供应商可以对企业的信用状况作出评价,进而选择不同的结算方式。  1.2 政府对于资产负债表的重视。其一,政府借助资产负债表实现其征税目的,例如在德国有一段时期的税率就是依据债务额和不动产的相对比率来确定的;其二,政府借助资产负债表加强对企业的管制。  1.3 利益冲突各方对于资产负债表的依赖。众所周知,合伙人与合伙人、债权人与债务人、所有者与经营者、所有者与债权人、企业兼并者与被兼并者之间经常会发生矛盾和冲突。这种矛盾和冲突集中表现为资产计价和财务责任的公平分

5、摊方面。  1.4 试算表、余额账户发展的必然逻辑。从总账披露到试算表披露,再到账户余额披露,会计披露方式呈现出这样一个趋势:由账薄披露到报表披露的渐进转变。账户余额披露仅仅向使用者提供了一组数据,它无法披露数据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其所反映的经济含义。这样,建立在余额账户基础上的依据复式簿记原理构建起来的能够反映数据之间内在关系的资产负债表代替余额账户就成为会计披露实践发展的必然结果。    2 以损益表披露为中心的阶段    进入20世纪以后,世界经济中心转移至美国,会计的发展中心随之易帜美国。幼年代以后,美国的会计环境发生了以下重大变化,导致会计披露实践的重心发生位移,由资产负债表转

6、向损益表。  2.1 企业的主要筹资方式发生变化。进入80年代以后,美国企业的主要筹资方式发生重大变化,由银行贷款融资转变为通过发行股票和长期债券融资。由于长期证券的安全保障更多地取决于企业的赢利能力,投资者对于损益表的关注就成为必然结果。  2.2 美国政府对于股利分配政策的管制。为了防止企业将资产重新计价所获得盈余用于发放股利,美国政府在80年代作出规定,企业股利的发放限于经营盈余,严禁将资产重估计价所产生的盈余作为计算股利的依据,这一规定,促使使用者越来越多地关注企业盈利,进而将注意力由资产负债表转向损益表。  2.3 长期资产在企业资产构成中所占比例的急剧增加。现代化的工业生

7、产离不开大型机器设备的投人,如何将资本性支出调整为收益性支出,以确定已耗长期资产的费用,将会对当期及以后各期损益的形成产生重大的影响。对此经营者、所有者、政府之间存在较大的分歧,导致大家将关注的目光集聚在有关费用项目上,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就是在损益表中详细披露有关费用的形成过程及制度依据,以获得有关各方的认可与支持。    3 三表披露并重的阶段    20世纪70年代,由于市场的开拓和竞争的加剧,以及持续的通货膨胀等原因,企业经营的不确定性越来越高。

显示全部收起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