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关于加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对策建议》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关于加快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调研报告在人口老龄化日益严峻的今天,老年人的养老问题是一个突出的问题。目前,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1.45亿,占总人口的11.6%,而**的老龄化程度更为突出,传统的养老模式已经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养老需求,对此就我市的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情况分析如下。一、现状1、老年人口基数大、增长快、助养需求增多。2008年**60岁以上老年人口22.8万人,占总人口的21.6%,每年还在递增,预计到2010年将超过21%。高龄比重逐步上升,接近老年人50%。单独居住、独自生活的老年人也越来越多,需要照顾的失能老人和半失能老人随着高龄比例增
2、多而增加,寿命延长使部分家庭呈现“四二一”代际结构,全社会养老需求日益增长。2.养老机构基础好,发展慢,养老模式单一。现行的养老机构基本是政府投入、公益性运作的,服务对象面向三无老人和五保老人,兼收少量自费寄养老人。目前,全市镇级敬老院23所,入住2000多人(其中供养554人,供养标准5780元);市级老年公寓一所,入住550人。全市实际养老床位近3000张,占老年人口18‰。由于,建设养老机构投入大、回收慢,又是夕阳事业,尚未形成财政投入机制,加上养老配套政策操作性不强,民间资本参与养老机构建设基本处在空白状态,造成经营模式单一,床位增量跟不上需
3、求,分层次养老目标尚未实现。he"governingforthepeople","Nomattertheinterestsofthemasses"conceptunderstandingisnotinplace.Thespecificworktreatswiththedeployment,afewleadingcadrescomplainthatworkistoocomplicated,toomuchresponsibility,thepressureistoolarge,toomuchemphasisonthedifficultyofthework
4、.Forexample,noncoalmine73.养老保障覆盖广,水平低,机制尚未形成。城保、农保、养老补贴覆盖城乡。21.4%的老年人享受城保,1.1%的老年人享受农保,70%的老年人享受养老补贴,人均每月分别享受1233元、216元、100元;2.3%高龄老人享受长寿补贴,每月享受100元或383元;1.2%老人享受最低生活保障,高龄老人保障金还上浮20%;还通过实施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和农村新型合作医疗,解决老年人医疗费用。同时,还出台普惠型老人优待政策。实行公交优待,高龄老人免票、低龄老年人半价;实行医疗优待,老年人每二年体检一次;实行参观游览
5、公园景点和公共文化设施优待,高龄老人免票入园、低龄老年人半价优待。但城乡保障差距大,农村老人经济供给水平低,保障机制还需进一步完善。4.活动场所人气旺,小而散,综合功能不突出。老年活动设施不断增加,公益性老年活动室遍布城乡村居社区,老年体协等涉老组织有序发展,专业分会网络健全,健身操、木兰拳、京剧票友、评弹艺术、广场文艺等,天天有活动,周周有赛事;再加民间开办的棋牌室越来越多,老年人就近就地活动便捷,每年7万人次老年人从中愉悦身心。老年大学越办越兴旺,34个班级,700多名老年学员容量进入上限。养老环境逐步改善,老年人从中丰富了精神生活。但小而散的活
6、动场所,内容单一,综合功能不突出,娱乐、健身、教育与一体的综合性老年活动设施缺乏。5.养老产业有市场,未形成,推进亟待探索。虽然我市养老体系建设总体处在县市第一方阵,但发展速度慢he"governingforthepeople","Nomattertheinterestsofthemasses"conceptunderstandingisnotinplace.Thespecificworktreatswiththedeployment,afewleadingcadrescomplainthatworkistoocomplicated,toomuchr
7、esponsibility,thepressureistoolarge,toomuchemphasisonthedifficultyofthework.Forexample,noncoalmine7,镇级中心敬老院、社区服务中心、老年人活动中心等为老服务设施建设跟不上时代要求和社会需求。一是总体规划布局滞后。养老设施如何布点,规模多大,城市公共设施中为老年人提供什么样的设施。二是养老服务设施标准模糊。硬件达到什么标准。如:养老机构建筑、空间、环境等;软件达到什么水准。如:老有所养、所医、所乐、所教标准等。三是老龄事业尚未摆上民生工程的重要位置。如:养
8、老事业建设经费刚性投入问题、从事养老事业人员引入激励机制问题,养老事业组织领导保障体系问题等。四是养老事业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