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7209486
大小:15.35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8-28
《论语译注读后感-论语译注读后感两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论语译注读后感
2、论语译注读后感两篇 论语译注读后感(一) 我读完《论语译注》,也算是对《论语译注》有了些了解,还有了些兴趣,感到孔老夫子既有学问又有思想,一部《论语注释》流传至今好几千年,被人们捧若圣经,怪不得誉为半部论语治天下。 都说孔子弟子三千,贤士七十二,孔子最喜欢的莫过于德行优异的颜回了。而我和孔子的品味就偏偏不一样。我喜欢的既不是以德行见长的颜渊、闵子骞、冉伯牛和仲弓,也不是以一言语见长宰我、自贡,更不是大政治家冉有、季路和文学家老挨批评的的子游、子夏。我印象最深刻的除孔子外,也就是公西华了。别看
3、他的笔墨不多,但他绝对是最受欢迎的一位了。孔子对他的评价是: 赤也,束带立于朝,可使与宾客言也,不知其仁也。 就是说公西华很善言辞,如果他生活在现代,应该是一个出色的外交官弄不好当上外交部长了。据说他当年白净的脸上长着有型好看的络腮胡子,比现在的电影明星还帅啊。像他这样仪表堂堂能说会道的男人,即使没有得到孔子的重用,在当时,怎么着也算得上是特别得体的了吧。 子华使于齐,冉子为其母请粟。子曰:与之釜。请益。曰:与之庚。冉子与之粟五秉。子曰:赤子活齐也,乘肥马,衣轻裘。吾闻之也,君子周急不继富。论语译注读后感
4、
5、论语译注读后感两篇 论语译注读后感(一) 我读完《论语译注》,也算是对《论语译注》有了些了解,还有了些兴趣,感到孔老夫子既有学问又有思想,一部《论语注释》流传至今好几千年,被人们捧若圣经,怪不得誉为半部论语治天下。 都说孔子弟子三千,贤士七十二,孔子最喜欢的莫过于德行优异的颜回了。而我和孔子的品味就偏偏不一样。我喜欢的既不是以德行见长的颜渊、闵子骞、冉伯牛和仲弓,也不是以一言语见长宰我、自贡,更不是大政治家冉有、季路和文学家老挨批评的的子游、子夏。我印象最深刻的除孔子外,也就是公西华了。别看他的笔墨不多,但
6、他绝对是最受欢迎的一位了。孔子对他的评价是: 赤也,束带立于朝,可使与宾客言也,不知其仁也。 就是说公西华很善言辞,如果他生活在现代,应该是一个出色的外交官弄不好当上外交部长了。据说他当年白净的脸上长着有型好看的络腮胡子,比现在的电影明星还帅啊。像他这样仪表堂堂能说会道的男人,即使没有得到孔子的重用,在当时,怎么着也算得上是特别得体的了吧。 子华使于齐,冉子为其母请粟。子曰:与之釜。请益。曰:与之庚。冉子与之粟五秉。子曰:赤子活齐也,乘肥马,衣轻裘。吾闻之也,君子周急不继富。 从这段故事里可看出,当年公西
7、华在那个大家庭中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了吧。受欢迎,那是不用说的。不然分米的人怎么主动要求给他家那么多米富贵,那更是显而易见的。既然他已经到了乘肥马,衣轻裘的程度,在那时还有几个比他更富的现在又有多少人开着宝马穿着裘皮大衣的在史书上,似乎没有记载公西华家世的。也就是说,他绝对不是富二代。公西华的富贵,应该与他的能力与才干是分不开的吧。 自贡问曰:乡下皆好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乡下皆恶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不如乡下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 这是我在这本《论语译注》中最喜欢的一段话。像颜渊那样,唯唯诺诺,谁都喜欢的弟子
8、虽然缺乏争议,但是过得很是不爽。倒是公西华,淋漓尽致地享受了自己的人生。在生活中,我更像公西华,反正也是善者好之,不善者恶之,何必那样束缚自己呢 论语译注读后感(二) 关于《论语》的译注,从古至今有多个版本,流传最为广泛的有宋代朱熹的《论语集注》、清代儒生刘宝楠的《论语正义》,还有现代杨伯俊先生的《论语译注》等等。 最近我在读《论语》的时候按自己的理解译了一下,以杨伯俊先生的《论语译注》为蓝本,加之本人读论语时的感受和想法,希望对那些和我一样想通过学习古圣先贤的典籍对自己有所裨益的人们有所帮助。 起初我在
9、编译的时候可以说只字不敢有违杨先生的想法,原本抄录。()但今天,摘录到第三天,我有个感悟:这距今数千年的典籍能够流传到如今,时代背景完全不同,孔夫子如置身当下,必要曰上一句:此乃星宿外空者也。既然他和他的思想得以保存,我认为,正是为人所用的结果。 但是,朱熹、杨先生,也包括杨先生的弟子易中天先生,他们对于《论语》乃至诸子百家的经典的理解都遵循了夫子们那年那时的本意了吗我说未必。毕竟那个擂鼓震震、战马齐鸣的年代已经离我们远去。我们仍去诵读经史子集,只因为它能够为时代所用,为人的行为做向导。可见,真理亦或信仰,一定
10、是不受时空局限的,更不受人们的身份地位所限。虽然不同时代、不同社会、不同阶级、不同人群对它的理解不同,但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经典教与大家要仁爱,要宽容,要讲孝悌,仍是我们如今的为人之本。子曰:本立而道生。 所以,不要拘泥于某种解释中,按自己觉得舒服合理的解释去看它们,其实越是典籍离我们就越近,因为真理应该是最浅显易懂的,晦涩的不能清楚明白地说出来的,必定是伪真理。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