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7206175
大小:24.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8-28
《员工招聘:“适合”才是取舍之道》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对于企业而言,员工招聘既是人员补充渠道,也是进行组织更新与优化的最佳途径,因此,招聘优秀员工的意义不言自明。然而,什么样的招聘对企业最有效?员工招聘如何为公司带来真正的竞争优势?怎样避免因招聘失误而付出代价?似乎更是当下人力资源管理者需要认真审视的课题。新员工招聘,“适合”才是取舍之道2013年12月,在东北某高校校园招聘会上,一位衣着整洁、举止得体、干练自信的应聘者深深吸引住面试官***。经过一番深谈,***确信,这是一位德识才学都十分优秀的人才,但作为资深人力资源工作者,***深知,目前公司福利待遇、提升空间都很有限,而这名男生的志向、胆识与抱
2、负已大大超出预想。是就此将其束缚于一方小池内慢慢耗光热情,还是先将其“拒”之门外,让他有机会在更广阔的天地释放才干呢?***有些犹豫……员工招聘“有效”最重要***所在的B公司是国内一家大型集团企业,其赢利能力一直处于同行业的中下游水平。2010年,为配合集团“进军世界五百强”的企业愿景,企业制定并实施了以引进“211”、“985”院校毕业生为主,“一本”院校毕业生为辅的“精英招聘策略”。然而,该政策实施三年后,负面效应显现了出来:企业曾下大力招聘来的“精英”们,到岗之后不是业绩平平,就是个人优势表现不明显,引来基层各大主管怨声不断。更令人惋惜的是
3、,许多员工刚工作一两年便申请离职。这场“精英招聘”就像一个漂亮的肥皂泡,精彩瞬间即逝。人才是企业发展的基石。虽然招聘优秀员工可为企业注入生机和活力,推动企业的进步与变革,但企业一旦对人才定位不准或定位过高,其结果必然适得其反。B公司的“精英招聘策略”看似高端大气上档次,实则缺少现实基础。该企业在人才招聘上主要存在以下两个问题:招聘标准盲目求“高”,导致招聘计划完成率偏低。由于公司在招聘中一味追求高学历、名牌院校、对口专业,忽视了企业现实实力的大小和管理水平的高低,没有衡量企业未来的发展潜力,因此,近三年来的招聘计划完成率尚不足50%,这在一定程度上
4、制约了基层用人需求。学历要求无法满足层次多样性岗位需求。正所谓“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企业需要不同层次的员工,以完成不同岗位的职责与分工。本科生理论知识过硬、可塑性强,但企业基层一线岗位大部分要求实际操作,更需要那些动手能力强、工作踏实,能长期扎根的专科毕业生。然而,随着“精英招聘策略”的出台,企业很快陷入尴尬境地。一方面,专科生因学历问题,在投递简历环节就被企业拒之门外;另一方面,名校精英进入企业后,由于现实与理想之间的巨大落差,心理产生不适,入职不久便选择离开。20currencydeposit,weprescribeapassonaregul
5、arbasis,qilucardaccountonaregularbasis),certificatebondsandsavingsbonds(electronic);3.notdrawnonabanksavingscertificate,certificatebondsapplyformortgageloans,acceptingonlythelender这种无视企业现实需求的“精英招聘策略”,不但对企业毫无益处,甚至直接导致两种不良后果:一是招不到人;二是招不对人。企业招用“适合”的员工,远比盲目追求“优秀”和“精英”更为实际。“人岗匹配”有学
6、问有效招聘是指组织在招聘过程中,利用决策、组织、协调等职能来优化招聘活动,合理配置招聘工作过程中的各种资源要素,提高招聘的管理效率和水平,从而最大限度地实现招聘目标的过程。要想在人才辈出的招聘现场找到与企业发展相配备的人才,企业则必须树立科学、理性的用人价值观,遵循“人岗匹配”原理,从众多人才当中招聘最适合企业需要的人。所谓“人岗匹配”,就是按照人适其事、事宜其人的原则,根据员工素质和水平,将其安排在最合适的岗位上,保持个体素质与工作岗位要求的同构性,从而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显然,这种匹配是双向的,既要让人成为业绩提升的最活跃因素,又要使物得以
7、最经济地利用。企业透过这一人力资源“招聘与配置”的最优化模式,可以有效地分配资源,保障组织的公平与活力,从而达到人才与企业的“双赢”甚至“多赢”。在人力资源的具体实践中,重点是要把握好“人岗匹配”的四层要义:工作要求与员工素质相匹配。员工招聘过程中,企业大多关注应聘者是否具备企业需求的能力素质,并不顾及新员工的主观感受。有人曾将高考、首次择业、工作三年、工作七年、面临退休这几个时间点归纳为个人职业生涯的“五大窗口敏感期”。因此,人才在这些关键节点一旦意识到问题的存在,并产生“屈才”的感觉,毁约离职将不可避免。据统计,2013年,近三成企业校招毕业生
8、毁约率达30%以上。企业一厢情愿地把发展寄托在“精英”身上,但“精英”却不一定适用。工作报酬与员工贡献相匹配。这种匹配关系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