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6997122
大小:22.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8-26
《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的现状及趋势》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的现状及趋势【摘要】全球气候变暖影响到人类生存,同时制约经济的发展。当前,必须改变人类消耗的能源结构,进而发展低碳经济。低碳经济是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的可持续发展经济模式。低碳经济有利于解决气候危机、能源危机以及经济的持续增长。低碳经济在我国的发展面临很多制约因素,采取有效对策措施,促进低碳经济的发展,以实现我国经济的绿色发展之路。【关键词】低碳经济、新能源、低碳技术、碳源碳汇 一、引言 1.低碳经济的背景。当今,全球气候变暖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与此同时,全球人口和经济规模的快速增长,能源导致的环境问题更主要地表现为大气
2、中二氧化碳浓度升高带来的全球气候恶化。在这样时代新背景下,低碳经济、低碳技术、低碳生活方式等新概念、新政策相继而生。低碳经济涉及广泛的产业领域和管理领域。变革能源、经济、以及价值观,实现新的经济发展范式,走向生态文明,应用创新低碳技术与创新机制,通过低碳经济发展模式与低碳消费生活方式,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2.低碳经济的概念及发展。低碳经济是一种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其实质是能源高效利用、清洁能源开发、追求绿色经济增长,其核心是能源技术和减排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和制度创新以及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低碳经济出现在2003年的
3、英国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英国意识到了本国的能源安全和气候变化的威胁,英国正从自给自足的能源走向主要依靠进口的时代。2007年7月,美国参议院提出了《低碳经济法案》,表明低碳经济的发展道路成为美国未来的重要战略。2007年12月,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泰国巴厘岛举行,制订了应对气候变化的巴厘岛路线图。该路线图为2009年前应对气候变化谈判的关键议题确立了明确议程,要求发达国家在2020年前将温室气体减排25%至40%。2008年7月,G8loanapprovalandpostcreditapprovalofficer/atal
4、llevelsinaccordancewithcreditapprovalrules,licensingandeventualexerciseofcreditdecisionpowerofpersonsorinstitutions.Reviewfindingsandreviewcomments,accordingtotheBank'scredit峰会上八国表示将寻求与《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其他签约方一道共同达成到2050年把全球温室气体排放减少50%的长期目标。3.我国对低碳经济的认识。2007年6月,中国正式发布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
5、案》。2007年12月,我国发表《中国的能源状况与政策》白皮书,着重提出能源多元化发展,将可再生能源发展列为国家能源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不再提以煤炭能源为主。2008年1月,清华大学率先正式成立低碳经济研究院,重点围绕低碳经济、政策及战略开展系统和深入的研究,为中国及全球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出谋划策。2007年9月,胡锦涛在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会议上,明确主张发展低碳经济,研发和推广低碳能源技术、增加碳汇、促进碳吸收技术发展。国内部分专家学者对低碳经济的观点。学者牛文元认为,建设低碳城市,需要加快以集群经济为核心,推进产业结构创新;以循环经济
6、为核心,推进节能减排创新;以知识经济为核心,推进内涵发展创新。二、低碳经济发展的现状中国经济快速发展是以消费大量能源,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当前,低碳经济在我国发展面临着许多问题。 1.低碳经济发展困难缓慢。我国的能源利用效率低,能源主要靠煤、矿产资源的消耗,温室气体排放量高于其他国家,经济发展与减排目标双重压力矛盾突出,我国当前处于高能耗阶段,同时也是高碳经济时期。由于国际分工,发展中国家成为能源消耗大国。为了经济快速发展,我国的高碳经济仍将继续保持下去。应用在低碳经济的低碳技术的特点是涉及面广、难度大。低碳技术是发展低碳经济的关键,由于低碳技
7、术涉及到国民经济各个部门、领域,以及社会再生产过程,由于一些低碳技术难以实现,严重制约低碳经济发展。比如煤炭发电行业,我国高碳的火力发电仍是主体地位,但煤电的整体气化联合循环技术满足不了低碳发电要求。交通运输部门限制汽车二氧化碳的排放,但是缺少新能源动力的配合,太阳能、氢能利用技术处于进一步研究阶段。2.loanapprovalandpostcreditapprovalofficer/atalllevelsinaccordancewithcreditapprovalrules,licensingandeventualexerciseofcredi
8、tdecisionpowerofpersonsorinstitutions.Reviewfindingsandreviewcomment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