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6774075
大小:71.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8-24
《【语文】四川省绵阳南山中学2013-2014学年高一10月月考试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绵阳南山中学高2013-2014学年高一10月月考语文试题1、全卷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2、答题前,请考生务必将试卷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3、1——8题填涂在机读卡上,其余用黑色或蓝色钢笔或圆珠笔直接答在答卷上。一、语文基础知识(10分,每小题2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躯壳(ké)追溯(sù)巷道(hàng)遒劲(jìng)有力B.携带(xī)颓圮(pǐ)尽快(jìn)自怨自艾(yì)C.虱子(shī)青苔(tái)下载(zài)瞋目(chēn)而视D.薄饼(bó)间道(jiān)创伤(chuāng)
2、不屑(xuè)一顾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笙箫概叹家俱城兴高采烈B.长篙木炭打鱼船震耳欲聋C.九洲宫阕股份制欢度春节D.粹火戳力万户侯悄无生息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字词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这些文章或记政治、外交的风云变幻,或记杰出人物的嘉言懿行,都是千古留传的叙事名篇。B.夕阳下流淌的康河,波光潋滟,栩栩如生,河畔的金柳姿态婀娜如妩媚的新娘,动人心弦。C.东西伯利亚——太平洋原油管道方案在21世纪初的反复变更,折射出了莫斯科以油气资源为筹码、在东北亚国家间纵横捭阖的手腕。D.为纪念宋美龄逝世10周年而设计的一枚邮票发行后,不止台
3、湾民众提前排队购买,不少大陆集邮爱好者也前来抢购。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语意明确的一句是()A.经过班长再三解释,才使他怒气逐渐平息,最后脸上勉强露出了一丝笑容。B.当夏日来临,河水满溢时,哥哥经常瞒着我和弟弟去河里游泳,摸鱼。C.文艺作品语言的好坏,不在于它用了一大堆华丽的词,用了某一行业的术语,而在于它的词语用得是地方。D.不少家长尽管早就意识到校车安全的隐患,但迫于无法接送等种种无奈,仍不得不把孩子送上一辆辆拥挤的校车。7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10题。(14分)召公谏厉王弭谤厉王虐,国人谤王,召公告曰:“民不堪命矣!”王怒,得卫巫,使监
4、谤者。以告,则杀之。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王喜,告召公曰:“吾能弭谤矣,乃不敢言。”召公曰:“是障之也。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是故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故天子听政,使公卿至于列士献诗,瞽献曲,史献书,师箴,瞍赋,矇诵,百工谏,庶人传语,近臣尽规,亲戚补察,瞽、史教诲,耆、艾修之,而后王斟酌焉,是以事行而不悖。民之有口犹土之有山川也财用于是乎出犹其有原隰衍沃也衣食于是乎生口之宣言也善败于是乎兴。行善而备败,其所以阜财用衣食者也。夫民虑之于心而宣之于口,成而行之,胡可壅也?若壅其口,其与能几何?”王不听,于是国人莫敢言
5、。三年,乃流王于彘。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为川者决之使导决:疏通水道B、为民者宣之使言宣:宣扬C、近臣尽规规:规劝D、若壅其口,其与能几何?与:赞许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A、夫民虑之于心而宣之于口项伯夜驰之沛公军B、善败于是乎兴于是太子预求天下之利匕首C、是障之也,防民之口,甚于防川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D、三年,乃流王于彘度我至军中,公乃入8.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文记叙周厉王暴虐无道,用高压手段乃至杀戮来镇压人民的不满和反抗。B、召公用治水的道理,形
6、象生动、深入浅出地向厉王阐述了弭谤的危害。C、召公用天子治理天下从谏如流的故事,阐明国君只有虚怀若谷、广开言路,做事才能不违背事理。D、厉王刚愎自用,对召公的忠言置之不理,最后把敢于直谏的召公流放到了彘。9.用斜线(/)给下面一段文言文断句(断句不超过6处,2分)民之有口犹土之有山川也财用于是乎出犹其有原隰衍沃也衣食于是乎生口之宣言也善败于是乎兴10.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共6分)(1)行善而备败,其所以阜财用衣食者也。(2)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7三、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溪亭林景熙清秋有馀思,日暮尚溪亭。
7、高树月初白,微风酒半醒。独行穿落叶,闲坐数流萤。何处渔歌起?孤灯隔远汀。11、诗人运用了哪些反映时间变化的意象来表现其情感?(2分)12、请结合全诗,评析第三联中“穿”、“数”二字的艺术效果。(4分)四、名句名篇默写13.默写。(6分,每空1分)(1)携来百侣曾游,。(毛泽东《沁园春·长沙》)(2),乌蒙磅礴走泥丸。(毛泽东《七律·长征》)(3)像我一样地,默默彳亍着,。(戴望舒《雨巷》)(4),沉淀着彩虹似的梦。(徐志摩《再别康桥》)(5)又前而为歌曰:“,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荆轲刺秦王》)(6),浑欲不胜簪。(杜甫《春望》)五、(17分)阅读下
8、面的文字,完成14—17题。柴达木看山马卡丹自小生长在山村,日夕与山厮磨,山中四时景致看得都有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