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6579861
大小:256.09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08-23
《【政治】陕西省咸阳市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陕西省咸阳市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一、选择题1.恩格斯指出,不管自然科学家采取什么样的态度,他们还得受哲学的支配。问题只在于他们是愿意受某种坏的时髦哲学的支配,还是愿意受一种建立在通晓思维的历史和成就的基础上的理论思维的支配。这说明①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②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③科研活动都是自觉地在某种世界观的指导下进行的④应该用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科学研究活动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2.“所谓科学发展观,就是用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来看待和解决为什么发展,为谁发展和怎样发展的问题。”对于以上
2、材料中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认识不正确的是A.世界观决定方法论B.世界观和方法论不可分离C.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构成了哲学D.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不同的两个问题3.《尚书一洪范》记载:“五行:一日水,二日火,三日术,四日金,-lil-l二匕水口润下,火日炎上,木日曲直,金日从革,土爰稼穑。润下作成,炎上作苦,曲直作酸,从革作辛,稼穑作甘。”这是我们的祖先在治理水土等生产活动中萌发的A.唯心主义思想B.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思想C.朴素唯物主义思想D.辩证唯物主义思想4.近代欧洲哲学家康德认为:“刺激人们的感官而引起感觉的物自体的本来面貌是不可认识的;作为一切精神现象最完整的统一体的灵魂、作为
3、一切物理现象最完整的统一体的世界和作为最高统一体的宗教都不是认识的对象,而属于信仰的领域。”以上观点①否认认识世界的可能性,属于不可知论②承认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③否认思维决定存在④认为思维不能正确认识世界10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5.下列观点中体现两大派别对立的是A.“人病则忧惧,忧惧则鬼出”与“世界的本原是原子”B.“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与“存在就是被感知”C.“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与“物是观念的集合”D.“天地之变,阴阳之化”与“我在故我思”7.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结合我国实际和时代特点,建设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更好地发挥认
4、识世界、传承文明、创新理论、服务社会的重要功能,这是因为真正的哲学A.正确反映了时代的特点和要求,是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有力工具B.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构成部分,是社会和时代在精神上的反映C.牢牢地把握住了时代的脉搏,为社会变革提供强大的物质力量D.是“科学之科学”,可以为改造世界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8.《极简人类史》中写道:“我们的星球已经存在了45亿年之久,生命的出现也有约35亿年。相比之下,人类的出现则是比较晚才发生的事情,不过是地球生命史的眨眼瞬间。尽管如此,在地球上曾经出现过的生物中,人类仍然是最有趣、最奇特的物种之一。在近40亿年里,我们是第一个能将知识代代相传的物种。
5、”由此可见①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②自然界与人类社会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③人类社会的产生和发展是一个客观过程④人类在劳动中形成了各种社会关系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910.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全会认为,我国宪法必须随着党领导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完善发展,这是我国宪法发展的一个显著特点,也是一条基本规律。从1954年我国第一部宪法诞生至今,我国宪法一直处在探索实践和不断完善过程中。这一基本规律体现的哲学观点是①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②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要求我们解放思想、与时俱进③矛盾双
6、方既对立又统一④规律是不稳定的,随着社会发展而变化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10.塞罕坝在我国的辽、金时期,被称作“千里松林”,曾作为皇帝狩猎之所。后因开围放垦、连年山火,原始森林已荡然无存,呈现“飞鸟无栖树,黄沙遮天日”的荒凉景象。50多年来,塞罕坝林场两代人用青春和汗水营造起万顷林海,创造出了人类改造自然的伟大壮举和人间奇迹。这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①尊重客观规律,不要人为地改变自然界固有的生态平衡②切忌主观随意,避免对自然界的生态环境进行人为干预③坚持适度原则,防止客观事物向相反的方向发展和转变④坚持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A.①③B.①④C.②③D
7、.②④11.2023年“人脑工程”研究小组将在计算机上制造一个完整人类大脑的模型——“仿真人脑”,“仿真人脑”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从哲学角度看,“仿真人脑”①是对人思维信息过程的模拟,是人意识的物化②其出现发展拓展了人类实践的深度和广度③与人脑一样具有意识能力,但最终还是受制于人④具有特定的主观能动性和主动创造的思维能力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12.恩格斯说:“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这一论断强调了A.认识的来源B.认识的目的C.认识发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