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新生入学教育

初一新生入学教育

ID:16523931

大小:47.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8-14

初一新生入学教育_第1页
初一新生入学教育_第2页
初一新生入学教育_第3页
初一新生入学教育_第4页
初一新生入学教育_第5页
资源描述:

《初一新生入学教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七年级入学教育                   同学们,大家好!小学毕业后,有的同学们虽然来过几次中学了,但是今天校园的一切,对于同学们来说仍然是新的,例如:新的教室、新的班主任、新的同学等等。那么同学们是否认真地想过了,也要以全新的精神面貌将自己最好的一面展现在老师和同学的面前呢?同学们,中学阶段是人生的关键时期,切不可虚度年华,我希望同学们经常扪心自问:(1)我来学校干什么?(2)父母亲对我有什么期望?(3)我将来干什么?(4)学习尽到责任了吗?(5)我的行为习惯好吗?(6)我有一颗感恩的心吗?这样,学习目的

2、会进一步明确,学习上的动力会进一步增强,学习上的困难就会努力去克服,我们的学习成绩就会在原有基础上有很大的提高。其实不管你准备的如何,现在你已经站在了人生第一次选择的起跑线上(三年后中考),至于能够跑多远,取得怎样的成绩,就看你心中的是否有目标了,接下来就是如何努力和表现了。为了让同学们尽快适应初中的学习生活,走好初中的第一步,今天召开我们班开学教育大会,我的讲话内容有以下几点:小学到初中的转变及如何适应;太平中学校纪校规;学校安全工作要求;对同学们的几点要求。一、小学到初中的转变及如何适应:1、学习环境变化多多  

3、(1)功课从单一到繁复  小学就那么寥寥的几门课,而中学一下子十几门功课全端了出来,老师一人授一门课。这节课刚上完,下一节又换了老师,换了内容,门门有作业,应接不暇。  (2)老师从“抱着走”到“领着走”  小学班主任一天到晚和学生在一起,老师不仅管课内,也管课外,不仅管学习,也管生活,学生一步步都是在老师的保护下前进。而中学,班主任许多事都是布置给班委会,让班委会同学率领大家完成,科任老师深居办公室,你不去找他,他是不会来的。  (3)同学从小伙伴到陌生人  小学更多的是就近入学,同学大都是街坊邻居,早不见晚见,原

4、来就是小伙伴;中学范围可就大了,小伙伴被择校或是重新划片“发配”到不同的初中,几个区的学生聚在一个教室里,面孔陌生。同一年级的伙伴来自更大的范围,必须重新选择朋友了。因此,人际关系、朋友的重新组合、关系的重新确立,对初一学生而言,是一个新课题。  2、积极适应不落后  (1)适应新的学习环境  每位同学都希望自己的成绩优秀,但有的同学在小学时成绩还不错,进入初中后,成绩不稳定;还有的成绩越来越差,以致不能跟上班,于是产生焦虑、不安、失望、悲观等不健康的心理现象。发生这种情况的原因之一,就是不能适应新的学习环境。  初

5、中与小学相比,最大的区别是学科增多了,内容加深了,每门学科分别由不同教师教学。因此,适应新的学习环境就要求同学有较广的学习兴趣,有较强的学习能力,能适应每个老师的教学。学习兴趣是在学习活动中产生的。  我们要学着适应各科教师,熟悉教师的语音、板书、思路、要求以及某些教学习惯。这些方面同学可以向班主任了解,以加快自己的适应能力。只要大家能逐渐适应新的学习环境,就可以不断地提高成绩。  (2)认识自我准确定位  刚刚进入初中的同学自我意识很强,往往过分关注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又常常把自己置于和别人比较的地位。这样虽然有利于

6、激发上进心,但也很容易因自己某些方面不如他人而产生自卑。  进入初中后,很多同学有一定的心理落差,比自己成绩优秀的大有人在,很少有人注意到自己的存在,心理因此失衡,这是正常心理,但是应尽快进入学习状态。记住,进入初中,大家站在同一起跑线上,有3年的时间足以不断提高成绩。因此,家长要使孩子明白“强中自有强中手”的道理,要帮助孩子客观分析自己的长处和短处,给予自己正确评价,并激励孩子不断向目标努力。  (3)适应新的人际关系  在小学生时代,择友的条件是只要能与伙伴一道玩耍就满足了。进入初中以后,人际关系发生新的变化,新

7、同学不再是住处相近的同学,而是来自不同的小学或较远的地区。而且初中生所寻求的是特定的朋友——挚友,他们表面上在一起做游戏、搞活动,或者沉浸在共同兴趣的活动中,但是,通过这些活动了解彼此的心迹,才是他们真正的目的。在这个意义上,他们自己选择的爱好或话题是非常重要的。这是寻找挚友的窗口,通过这个窗口,他们就能够相当准确地找到自己的挚友。因此,同学们进入初中之后,应该有一颗善良的心,主动帮助别人,真诚关心同学,获得真挚的友谊。  3、初中学习方法推荐  听课  (1)听每节课的学习要求;(2)听知识引入及知识形成过程;(3

8、)听懂重点、难点剖析(尤其是预习中的疑点);(4)听好课后小结。  思维  (1)多思、勤思,随听随思;(2)深思,即追根溯源地思考,善于大胆提出问题;(3)善思,由听和观察去联想、猜想、归纳;(4)树立批判意识,学会反思。可以说“听”是“思”的基础、关键:“思”是“听”的深化,是学习方法的核心和本质的内容,会思维才会学习。  笔记  初一同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