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初级经济法重点难点总结

2012初级经济法重点难点总结

ID:16135556

大小:35.54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08-08

2012初级经济法重点难点总结_第1页
2012初级经济法重点难点总结_第2页
2012初级经济法重点难点总结_第3页
2012初级经济法重点难点总结_第4页
2012初级经济法重点难点总结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2初级经济法重点难点总结》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一节 法律基础  一、法和法律  (一)法和法律的概念(掌握)  1.法的概念  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反映着统治阶级意志的规范体系,这一意志的内容由统治阶级的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  2.法律的概念(了解)狭义拥有立法权的国家机关依照立法程序制定和颁布的规范性文件广义法的整体,即国家制定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各种行为规范的总和  (二)法的本质与特征(掌握)  1.法的本质——统治阶级的国家意志的体现(可能会出判断题)  重点:  (1)法不是社会各阶级意志的体现,只能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  (2)法所体

2、现的统治阶级的意志,是由统治阶级的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是社会客观需要的反映。  (3)法体现的是统治阶级的整体意志和根本利益,而不是统治阶级每个成员个人意志的简单相加。  (4)法体现的不是一般的统治阶级意志,而是统治阶级的国家意志。  (5)统治阶级的某个成员违反法律,也要受到法律制裁。  2.法的特征特征解释(1)国家意志性法是经过国家制定或认可才得以形成的规范,具有国家意志性;注意:制定、认可是国家创制法的两种方式。法是通过国家制定和发布的,但并不是国家发布的任何文件都是法(注意判断题)。法需要通过特定的国家机关,按照特定的方式,表现为特

3、定的法律文件形式才能成立。(2)强制性法凭借国家强制力的保证而获得普遍遵循的效力,具有强制性;(3)利导性法是确定人们在社会关系中的权利和义务的行为规范,具有利导性;(4)规范性法是明确而普遍适用的规范,具有规范性    二、法律关系  (一)法律关系的概念(了解)——被法律规范所调整的权利与义务关系  (二)法律关系的要素(掌握)三要素解释注意1.主体参加法律关系,依法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当事人(1)任何法律关系最少要有两个主体;(2)我国法律关系主体的种类:①公民(自然人)——最常见的法律关系主体,包括个体户、农户、合伙人等由公民组成的特定

4、主体;②机构和组织(法人);③国家(特定主体);④外国人及外国社会组织2.内容法律关系主体所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1)法律权利和义务是密切联系不可分离的。(2)法律上的权利和义务,都受国家法律保障。3.客体法律关系主体的权利和义务所共同指向的对象(1)能够作为法律关系客体的东西应当具备的特征是:能为人类所控制并对人类有价值。法律关系客体的具体内容在不断发生着演变。(2)法律关系的客体主要包括四类:①物——可以是自然物,可以是人造物,还可以是货币及有价证券。②非物质财富,也称精神产品或精神财富,包括知识产品(智力成果,如著作、发现、发明、设计等

5、)和道德产品(如荣誉称号、嘉奖表彰等)③行为——作为法律关系的客体不是指人们的一切行为,而是指法律关系主体为达到一定目的所进行的作为(积极行为)或不作为(消极行为),是人的有意识的活动。④人身——人体(部分或整体)可以成为法律关系的客体注意:a.活人的整个身体不得视为法律上的“物”;b.权利人对自己的人身不得进行违法或者有伤风化的活动,不得滥用人身或自贱人身和人格;c.对人身行使权利时必须依法进行,不得超出法律授权的界限。      三、法律事实(熟悉)  任何法律关系的发生、变更和消灭,都要有法律事实的存在。  法律事实:由法律规范所确定的,

6、能够产生法律后果,即能够直接引起法律关系发生、变更或者消灭的情况。  按照是否以当事人的意志为转移作标准,可以将法律事实划分为两大类:法律事件和法律行为。类别解释(一)法律事件不以当事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能够引起法律关系发生、变更和消灭的法定情况或者现象。具有不可抗力的特征。绝对事件:由自然现象引起的事实地震、洪水、台风、森林大火等不因人的因素造成的自然灾害相对事件:由社会现象引起的事实。社会现象,虽属人的行为引起,但其出现在特定法律关系中并不以当事人的意志为转移如爆发战争、重大政策的改变等,(二)法律行为以法律关系主体意志为转移,能够引起法

7、律后果,即引起法律关系发生、变更和消灭的人们有意识的活动。是引起法律关系发生、变更和消灭的最普遍的法律事实。 法律行为的分类(熟悉)分类标准分类结果根据行为是否符合法律规范的要求,即行为的法律性质合法行为与违法行为注意:违法行为也可以引起法律关系发生、变更或消灭根据行为的表现形式不同积极行为(作为)与消极行为(不作为)根据行为是否通过意思表示(意思)表示行为与非表示行为表示行为:行为人基于意思表示而做出的具有法律意义的行为;非表示行为:非经行为者意思表示而是基于某种事实状态即具有法律效果的行为,如拾得遗失物、发现埋藏物等。根据主体意思表示的形式

8、单方行为与多方行为单方行为:由法律主体一方的意思表示即可成立的法律行为,如遗嘱、行政命令等;多方行为: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多方法律主体意思表示一致而成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