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6041706
大小:38.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8-07
《《四以、五注、六环节》物理教学模式》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四以、五注、六环节》物理教学模式尝试四以(物理学基本特征)1、 以创设问题情境为切入点;2、 以观察实验为基础;3、 以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为核心;4、 以提升学生科学探究能力为重点。五注(努力方向)1、 注重营造民主氛围,倡导赏识,增强学生自信心;2、 注重自学,促进合作,勇于挑战;3、 注重启发、引导、点拨,实现“做中学”;4、 注重资源整合,促进生成、鼓励创新;5、 注重激发兴
2、趣,依靠本能、挖掘潜能。六环节(一节课中要有四季,道法自然,五行课堂之道)一、(一节课的春天----生发之机。眼中有物。)情景导入,发现、提出问题、揭示研究方向,初步探究;-----本条说明:本条主要指创设引人入胜的情景,联系学生的经验,实现从生活走向物理,激发学生的动机、兴趣和求知欲,发挥学生天然地好奇心。二、 (夏季---生长之机,探寻物中之理。)个体自学、组内群学分享(思路、方法)、质疑释疑,深化探究;-------本条说明:1、个体自学,要求教师敢于放权,学生自己会的就不讲,而是让学生自己学,同学合作能会的就看问题
3、的难易程度分级组织自学,要特别注意,没有难度的问题最好别讨论,走形式作秀最讨厌人了;72、组内群学应该是有层次的,最有效的是先进行两人小组学习(体现一帮一最为关键)、然后是四人组(问题稍有难度前后座讨论、分工要明确,要有组织等分工)、最后才是六人或八人组(问题难度较大时,两个大组组合,这时要有新的分工,大组长等角色要重新确定人选),六人或八人时主要是要为进行展示而组成的大组-----“展示”要体现大组共同的研究成果,特别是一个大任务可分解成多个子任务时最好使用大组,这时可以几个任务分别由不同的组完成,展示的结果应该是大组整
4、体意志的体现,特别忌讳提问时不是针对小组提问,只说某人的意见,发言人应代表小组,其他成员应及时补充,不必顾忌教师是否允许或意见的对错,要“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暴露思维中存在的问题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一、(夏末秋初-----生长转收敛之机。理出有因,见物见理。)组间分享(思路、方法)、相互质疑释疑,师生互动,精讲、点拨完成探究,得出结论;---本条说明:小组展示时,其他组应针对该组提出质疑,本组要进行答辩。倾听重要但经历倾听后的挑战才能检验学生倾听时是否真正在动脑思考了。教师在展示中的作用尤为重要,学生遇到认知冲突、思维障碍,
5、引导时教师最好要“装聋卖傻”“难得糊涂”,重在引导、点拨“诱敌深入”,最后让学生达到“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醍醐灌顶”、“豁然开朗”的境界。这样主导作用才得到了更好地发挥,若通过引导、启发学生说的、理解的还不全面、不深刻,教师就要及时补充;若通过引导、启发学生还是弄不懂,这时教师就要好好地讲,并且要讲的透彻、讲的精彩、讲的让学生终生难忘。我们提倡探究式教学但不要排斥讲解,尤其是上层次“点穴”式的讲解,让学生领悟其中的道理才见真功夫,这样的讲解区别于我们以往的灌输式教学。总之,对小组学习方式的运用要灵活,有目的
6、性,针对性,实效性,而不是泛泛的说说或走形式。评价时也必须做到个人和小组兼顾,发展学生的个性,鼓励学生的创新精神,培养团队意识。二、(秋季1----收敛之机。最基本的训练,反馈矫正对概念、规律的认知程度、暴露的问题及时补救。) 当堂训练,点拨释疑,整体提升;---本条说明:基本结论得出后或得出的过程中,都可以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本模式使用时不必拘泥形式和环节的全面性,训练要注重基础性、情境性、典型性。教师要有预设地为学生创造讲想,想,说,写,做的时空,让不同个性的学生都有平等发展的机会和条件。7一、(秋季2-----收敛之
7、机。对学习进行评价)小结,评价探究、建构知识网络;---本条说明:通常指课堂小结环节,4与5两环节不必拘泥其先后顺序,重在实效。当概念、规律结合学生的经验、知识结构等得到初步应用,基本消除对新知识的陌生感初步形成基本技能时,在此基础上最好能总结出好的记忆方法,不仅减轻机械记忆的难度,而且在新情境中运用时最大限度地克服遗忘,信手拈来、如探囊取物。二、(冬季----收藏之机。真实情景下的问题抽象,分层训练。) 变式训练,拓展探究,完成作业。---本条说明:只有变式训练才能“横看成岭侧成峰”提高学生在复杂情境中揭示问题本质的能
8、力,提高能力。只有分层训练才能最大限度的因材施教,对学生训练要求不要“一视同仁”,要让最优秀的学生力争达到达到“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境界;让基础相对差的学生能够应用基本概念、原理解决一般问题,要尽最大努力提升中等生的能力。冬藏不好春天就没有生发的能力,冬藏过程实质上就是解决问题能力与创新能力提高的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